现在大家去寺庙,很多人是为了观光旅游,为了散散心,或者参观一下文物什么的,对佛教并不了解。但是既然到了寺庙,还是应该多了解一点佛教常识,免得闹出笑话。

比如对出家师父的称呼就有很多,和尚、法师、方丈、住持、大师、禅师、长老等等非常多,很多人就有点晕头转向,一见到出家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这些称呼,都是不是随便乱称的,都有它的特定含义。比如“和尚”一词,大家就很容易误会,认为只要是剃了光头的出家人,都可以称为和尚的。其实不是,一个寺庙里,一般只有一个和尚,一般的出家人,是称不上和尚的,只能叫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一般见到不熟悉的出家人,不知道怎么称呼,那就直接称呼“师父”或者“法师”就好了,这两个比较通用。

住持和方丈有什么区别(住持和方丈)(1)

下面专门为大家分享一下“住持”和“方丈”的含义。

我们看电视剧或者电影,就会发现,每个寺庙里都会有一个“住持”,什么叫“住持”呢?

《楞严经》上说,住到如来藏性上,这叫“住”;持究竟坚固的定,而不散失,这叫“持”。所以说“住持”的意思,就是心住到佛法上,能够坚定地依照佛法去修行,令佛法延续不断,长期弘扬下去。

那寺庙里的当家和尚为什么叫“住持”呢?一个住持和尚,相当于一个寺庙的最高领导,俗话说的“一把手”,全寺的修持、寺务、弘法、戒律清规、财政等等事务,都归他一个人掌管。他的责任就是“住持佛法,续佛慧命”。

住持和方丈有什么区别(住持和方丈)(2)

那为什么有的寺院也叫“住持方丈”呢?“方丈”,就相当于“住持”的升级版了,无论大小寺庙,都会有一个住持,但未必有住持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可以拥有一个方丈,一个“住持”只能管理一个寺院,而“方丈”可以管理多个寺院。并且方丈不是一般住持就可以当上的,还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力,经过省佛教协会批准才可以。

住持和方丈有什么区别(住持和方丈)(3)

“方丈”一词,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形容维摩诘住的房间虽小,可设座无限,他的修养很高,接引的人很多,不管多少人到他的小房间都坐得下。后来就以室名代替名称,把寺院的“住持”或“师父”尊称为方丈了。

打个比方说,方丈好比是一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一般不管什么具体事务;而住持相当于分公司的总经理,是分公司的一把手,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