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一边转,球拍一边挥,将拍子挥到肩膀的侧边,球拍的拍头要低于拍柄。”在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内,青岛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青岛大学网球队主教练孟宪欣正在教授崂山区老年大学老年学员打网球。据悉,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崂山区老年大学青岛大学分校正式开启线下第一课,声乐班、无人机影视实操班、服饰礼仪班、网球班等陆续开班,近200名老年学员走进大学校园学习。

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基地(合力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1)

“双师”课程配置高

孟宪欣教授告诉记者,与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相比,网球节奏较慢,更讲究身体协调发力,速度和强度可控,受伤概率较低,并且多是户外运动,更有利于锻炼心肺功能,所以更适合中老年人练习。“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网球的握拍姿势、定点击球和打墙练习。定点击球练习时,正手和反手都须进行练习。网球是奥运体育竞技项目,除了身体竞技之外,还需要大脑思考如何运用战术去战胜对手,锻炼脑部思维,提高反应能力和记忆力,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症。”孟宪欣教授说。

在网球班的课堂上,除了孟宪欣教授这个主教练外,学校还特意为学员配备了一位助理教练,由青岛大学网球队队长、2022年青岛市高校网球比赛女子冠军鲍程菲同学担任,协助主教练完成老年学员的日常教学工作,帮助老年学员纠正一些错误动作。“老年学员上课的热情非常高,练习也十分积极,他们对网球的热爱也深深感染了我。”鲍程菲说。

大学校园受老年学员青睐

走进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整个校园色彩纷呈,枝繁叶茂,崂山区老年大学青岛大学分校的网球班就在这里授课。还不到上课的时间,就有不少老年学员提前来到网球场进行热身训练。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田径和篮球,以前看别人打网球,我也想体验一下。这学期看到崂山区老年大学有网球班,还是在青岛大学校园里上课,我就赶紧报名了,这里环境真好,球场也好,你看我这个球拍也是现买的,150元钱!”今年66岁的学员张先念表示,学习网球很适合老年人,运动强度也不是太大,拍子也不是很重,每次上完课都感觉全身很舒畅。

今年53岁的刘美平春季学期也报名了崂山区老年大学青岛大学分校的网球班。“我以前是学校篮球队主力,非常喜欢运动,后来就慢慢放下了。今年体检血脂也高了,还有了脂肪肝,女儿说让我赶紧锻炼身体,我就报名来学网球。虽然以前没接触过网球,但我感觉强度不是很大,适合中老年人。在大学校园上课真好,大学教授当老师,这师资力量真是杠杠的。”刘美平说。

老年大学搭上“高校快车”

青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宋立峰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顺应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和老年大学普及化的需要,促进所在市区老年人的文化建设,按照《“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青岛大学与崂山区老年大学共建崂山区老年大学青岛大学分校。

共建协议签署后,双方依照“互联网 老年教育”思路,创建“高智银发”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品牌,努力打造终身教育的战略亮点。青岛大学负责分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崂山区老年大学负责分校的统筹管理,统一招收学员,并对分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双方共享青岛大学在职、退休、实习师资和线上线下优质课程,共同举办专家讲座,开展活动合作交流。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将依托青岛大学综合类学科、高水平专家教授师资,以及崂山区老年大学平台、品牌优势,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努力把分校建设成为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努力满足中老年人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保证学员学而不累、学而不厌、学有提升。记者 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