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王府紧挨恭亲王府东面,西城区毡子胡同7号,一个喧哗,一个幽静,我曾几次试图进入王府都没成行,于是慢慢也就淡化了。看或不看,她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留下心中的美好吧。

有时,我更喜欢看一些没有修饰的王府和四合院,喜欢他们不加粉饰原始的美,不矫揉造作;更愿通过我的双腿走过北京每一条胡同,拍一些照片、讲一讲故事让人们了解原汁原味的北京,看到胡同的美,多一些记忆和留恋。

阿拉善王府让我好奇是因为与《红楼梦》曹雪芹有特殊的关系,想一窥与恭王府并称荣、宁二府相关的容貌,可似乎没有确证,是一种说法,但俞平伯题签,周汝昌作序《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倒也确证。再有是蒙古王爷的府邸在北京不是很多,大多在蒙古当地都有王府,所以在北京的王府规格就不是很高,但也精致有特色。

据悉,阿拉善王府初为蒙古厄鲁特部阿拉善王哈巴图哈尔的第三子阿宝被招为康熙帝之婿的驸马府,时为1704年,雍正二年(1724)封郡王,府始称阿拉善王府。乾隆三十年(1765)阿宝次子罗卜藏多尔济封亲王,1782年特诏世袭罔替,此时府称罗王府。清末袭王名塔旺布鲁克扎,故府称塔王府,辛亥后塔王之子达利扎雅居此,府名又称达王府。建筑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东路为正殿部分,西路是住宅,住宅后部有花园四周有府墙。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1)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2)

站在王府大门口,看着院内的景象,一座苏式的灰楼也是印证久远的年代。遥想当年,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东路有一座西式小楼,楼上的南侧是玻璃廊子,就是现在时髦的阳光房,院内种有玫瑰花,楼后是祠堂; 西院的房屋都是中式建筑,院子里种有很多的桑树、海棠树,又叫“海棠院”,海棠院的北墙有垂花门,穿过此门就进入一四合院。这是何等的景象。可这一切是否还在?我不知,只愿留住心中的美好吧!

进入民国时期,阿拉善王府为节省开支,曾把王府东院租给辅仁大学幼雅园,府内西院的不少平房也都出租了,以补充日常开销,没有像北京的的一些王府落破售卖了,如今为一单位宿舍使用。

阿拉善王府还与一位曾经的清朝“大阿哥”有关,那就是慈禧准备替代光绪皇帝的端亲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光绪二十五年冬,慈禧召集王公重臣宣布立溥儁为“大阿哥”,预定庚子年让光绪帝举行让位礼,并改元“保庆”。由于义和团事件及八国联军入侵,致使此事破灭,位于官园的端王府被烧,端王一家发配新疆,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同样流放新疆,溥儁的皇帝梦到此终结。被流放的载漪父子辗转逃到了内蒙古,住到了内蒙古阿拉善旗罗王府妻舅家。溥儁还娶了罗王的女儿为妻,并在慈禧死后返回北京,满清灭亡后,溥儁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参议,并领月薪五百元。但1921年之后,这个职位就被取消了,加上溥儁本就是个挥霍无度的浪荡子,还吸食鸦片,一掷千金的捧戏子,很快败光了所有的家产,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贫困潦倒的溥儁最后只得借住在妻弟塔王的家里,1942年,溥儁死在塔王府里,时年五十七岁。看看这些,多少繁华都将成为历史。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3)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4)

顺着清净的府墙向北而行,想要寻觅王府的一些痕迹。透过府墙依稀可看到府内装修一新的屋顶。可以想到,现在什刹海片区是个保护区域,正在加大维护与整治,自然也一样对王府进行修缮。高大的绿树沉淀着北京胡同文化的底蕴,瓦檐上的兔子草在蓝天下那么好看,让人心情舒畅,感觉回到了孩童时胡同里的感觉。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5)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6)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7)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8)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9)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说北京胡同里的蒙古王爷府)(10)

北京的王府、寺庙、宅院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被单位使用,无法进入;有些成为大杂院,破坏了原有的结构,无法看到原本容貌,多数时候不好进入打扰住户;还有些腾退后修缮开放了。期盼能好好保护和恢复这一蒙古王爷的阿拉善王府,早日进去走一走,看一看。

多年行走胡同,见证了北京胡同的变迁,享受其中的惊喜与安宁,希望每个人到北京的胡同走一走。我是行者撂跤,一个北京胡同的记录传播者,真拍实感,喜欢您的关注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