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头趣知识,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自媒体运营〕和日常干货。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1)

近日,网上有这样的一个视频被挂上了热搜,戳痛了无数人的心。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2)

女子表示,昨天下午四点左右接到儿子的来电说:“妈妈,我想回家。

女子还以为儿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满脸担心的询问他:

“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呢?还是同学欺负你了?”

儿子回答道:

“身体没有不舒服的,只是我现在心里很焦虑,学不进去,你可以来接我回家吗?我已经给班主任请好假了”

听到这里,女子并没有继续多问下去了,也没有劝导儿子学不进也要硬学,而是打算周六再接他回家。

但这时,女子又想到了,是不是儿子也预料到爸爸提前回来了,迫不及待的想快点见到爸爸呢?

然后,女子就让孩子他爸做了孩子最喜欢吃的红烧鱼和扣肉,和买一些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一起去接孩子。

接到儿子后,孩子他爸第一时间不是询问孩子为什么学不进去,而是先给了孩子一个安慰的拥抱,再让孩子回车上好好吃个饭。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3)

随后,女子把父子俩相处的画面拍了下来——语言无需太多,短短几句交流,我懂你。

等儿子把饭吃到差不多时,爸爸才对儿子说:

“儿子你辛苦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把心态调整好穷,一切顺其自然”

儿子点了点头,没有回答。

吃完饭后,爸爸独自一人陪着儿子去人工湖散散步,聊聊心,妈妈则是坐在车上等着。

妈妈之所以没有一起去,是为了给父子俩留点空间,毕竟男生更懂男生。

回来后,妈妈询问儿子现在心情怎么样了?

儿子一脸自信满满地对妈妈说:

“妈妈你放心吧,我现在已经没事了,我待会就回学校上晚自习,不用回家了”

妈妈看到儿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焦虑的问题被解开了,顿时也松了一口气。

这一刻,妈妈特别想对儿子说:

“孩子,不是每个努力的人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会很努力。现在姐姐留下的遗憾,妈妈一生都在自责…所以,妈妈只想让你在最美的年华里不留遗憾。

妈妈也一直在反思自己,妈妈本就平庸,又怎么会接受不了平庸的你呢?

所以,剩下的80天你好好努力,不管考得好不好妈妈都等你回来吃饭。”

看到这里,不由自主的感叹,能懂孩子的父母可真了不起啊。

世上不缺少爱孩子的父母,可真正懂孩子的父母却寥寥无几。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比爱孩子更好的是懂孩子。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评论道:

“是的,孩子这通电话是求助,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反应”

“之前看过一句话,青春期的孩子只要给你打电话说想家。别问去接他。”

“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孩子一句不想在学校,家长们,我们要立即赶到孩子面前,孩子上学真的很辛苦”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4)

是的,如果孩子给家长打电话说,他学不进去,想回家了。

那么,家长们一定先不要去指责和抱怨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而是直接去接孩子回家。

因为在孩子处于焦虑的状态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二字。

大多家长往往在看到孩子因压力大不想学习后,做的第一反应都是训斥,强制要求。

这些做法,不但对于孩子要想释放压力,起不到一点好的作用,反倒会起到一些相反的作用。

记得高尔基曾说过:

“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深以为然。

懂孩子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坚定的力量,并更加有安全感、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也更强。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5)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心酸的视频。

3月16日,在四川医院的楼道里,一个女孩一直站在原地敞开双手跳来跳去的,似乎很快乐。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6)

据了解到,这位来自四川的女孩是因高考失利,没考上父母满意的大学,分数刚好压二本线。

然后,她的父母便强制性的要求她,再复读一年,一定要考上一本。

没办法,女孩只能重新调整心态,满腔热血的再复读一年。

本以为这一次复读,会考出一个好分数,能去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还是失利了,分数依旧处在二本线。

分数出来后,她小心翼翼地跟父母讲:

“我不想再复读了,我想读二本的学校,没区别的。”

妈妈听到女儿说一本学校和二本学校没区别,整个人都要被气炸了,愤怒表示:

“我辛辛苦苦赚钱供你复读,是让你考上一本,而不是二本,你是这样回报我的?给我再复读一年!”

面对妈妈的强势,女孩没办法反抗,只能乖乖地遵循妈妈的意愿再复读一年。

第二次复读,女孩还是失利了,依旧没考上妈妈满意的分数。

第三次复读,她失去了以前的满腔热血,甚至出现迷茫的状态,不停的反问自己:

“复读这么三年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我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为什么妈妈总是逼我,我真的好累...”

后来,她在焦虑中出现了精神异常,一个孩子的美好青春年华就被这个“我都是为你好”的父母给毁了。

本意是望女成凤,可结果事与愿违。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呢?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故事: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7)

我的女朋友,是个成绩优秀的,情绪稳定的乖乖女,也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只是这段时间,她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一度想自杀。

因为她想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来发展事业,想找喜欢的工作,但她的父母不同意,非要让她选择不喜欢的行业。

她觉得,她从小到大就一直被父母控制着,一直努力活成父母最喜欢的样子,自己也做到了。

为什么现在长大了,父母却还不把自由还给她呢?她现在感觉快被父母折磨疯了。

然后,男生就耐心的陪女朋友聊了好久,鼓励她、安慰她、和她一起承受那些负面情绪。

最终,哪怕她再不喜欢父母的安排,但还是接受了。

直到这一刻,男生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女朋友离“绝望”是那么的近,但她的父母却还在替他们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

作家纪伯伦有一首诗《致孩子》,里面有这样一段: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色,这样的希望也没有错。

但不应该强求,父母们能做的就是提供帮助和支持。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8)

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更优秀,能出人头地呢?

原因有两点:

首先、家长本身很优秀,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达不到优秀的标准的。

因为他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一直在努力拼搏着。

结果,明明让孩子拥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孩子却不如年轻时的自己,又岂会甘心呢?

其次,许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个平凡人,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和实现理想,只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替自己完成。

但我想说,“平凡≠平庸”,平庸或优秀的父母,怎么就接受不了平庸的孩子呢?

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说都是普通人,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

成绩上的不优秀不代表孩子将来一定不优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靠学习出人头地的。

希望家长们要懂这一点。

北大副教授丁延庆曾有一个访谈视频爆红全网,引起了不少家长“醒悟”。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9)

丁教授在六岁时,就能背下新华字典,聪明到连他的父母都意想不到。

而且,他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的,也是非常优秀。

但让人意外的是,明明聪明绝顶的父母,竟然会生出一个极笨的孩子来。

刚送女儿去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跟丁教授讲,她女儿的反应能力要比其他同学要慢一大截,学习成绩也跟不上,明明她上课很认真听,但作业就是不会写。

然后丁教授觉得,会不会亲自来辅导孩子,孩子的成绩就会提升上去呢?

结果,女儿给出的反应让丁教授一度怀疑人生。

后面他才想通,父母智商高,孩子未必智商高:

“而且必须接受,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10)

是的,孩子一生平庸,并不代表一生碌碌无为,更不代表毫无价值 。

所以,接受孩子的平庸又有何不可呢?

平庸,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

写给孩子想家的一段话(妈妈我想回家戳痛了无数人的心:接受孩子平庸)(11)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笨鸟,但给孩子递矮树枝的,往往不是上帝,而是父母。

如果父母给孩子给予正确的教育理念,勇于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孩子又怎么会张不开翅膀呢?

记得作家庆山曾说:

“人需要按照自己的天性走,变成自己真正的样子。就像种子一样,按照内在的节奏和秩序,发芽生长。”

也许未来他们不会成为伟人,不会成为富豪,可是他们却能照顾好自己,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这其实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爱。

只要你相信你的孩子,将来他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共勉!

--END--

我是头趣知识,点个关注,每天都为你更新头趣新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