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目前,福建省下辖9个设区的市。其中,就长乐区来说,人口超70万,名字取“长安久乐”之意,其建县历史已经接近1400年了。

福建省地区人口排名表(福建省一个区人口超70万)(1)

首先,长乐区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在地理位置上,长乐区介于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西与闽侯县毗邻,又与福州市区的马尾区及仓山区一线对称,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就长乐区的历史来说,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孙权建立的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设立典船校尉,所以该地区别称“吴航”。晋朝建立后,今福建省长乐区一带属晋安郡原丰县。

隋朝大业年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公元623年,也即唐朝初期,在该地区正式设立长乐县,对于长乐这一地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意,也即名字的寓意十分美好。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接近1400年了。唐朝上元元年(760年),长乐县治迁到吴航头(今吴航镇)。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长乐县。后晋天福六年(闽永隆三年,941年),改名安昌县。翌年,复名长乐县。由此,在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区的名称变化较为频繁。

福建省地区人口排名表(福建省一个区人口超70万)(2)

最后,元朝时期,长乐县隶属于福州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长乐县隶属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清朝这一历史阶段,长乐县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府。1915年,长乐县隶属于福建省闽海道。1925年,长乐县直属于福建省。1994年2月,长乐撤县设市,也即成为县级长乐市,隶福州市。2017年9月,撤销县级长乐市,设立福州市长乐区。由此,在福建省的各个市辖区中,长乐区可谓最年轻的一个区。如今,长乐区下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总人口约为72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