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白茶: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5-10%)

黄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5-70%)

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70-90%)

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会随时间变化,多为100%)

发酵对茶叶的影响:

发酵是制茶的一种工艺,在发酵过程中茶中会产生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等,不同程度下产生的物质不同,所以茶的味道、口感、色泽会有很大差异。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茶叶的分类)(1)

一、绿茶

口感比较鲜嫩、清爽,但相比发酵茶,对肠胃有一定刺激性,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喝。绿茶是唯一个不经过发酵的茶,茶叶中保留了更多的天然物质,比如茶多酚、茶多糖等,冲泡以后的茶汤主要是茶叶的天然香气,口感比较鲜嫩、清爽,但相比发酵茶,对肠胃有一定刺激性,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喝。

冲泡方法:因为绿茶比较嫩,一般冲泡才

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在1:50比较合适。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代表茶:中国的“十大名茶”中有6款都是绿茶,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和都匀毛尖。

二、白茶

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但因为本身性寒凉,肠胃不好的人建议在饭后饮用。

白茶的制作工艺只有三步,虽然步骤少,但比较难掌控,再加上白茶的种类和产量都较少,属于中国茶叶中的珍品茶,价格也更贵一些。白茶的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但因为本身性寒凉,胃寒的人建议在饭后饮用。

冲泡方法:白茶的叶子比较薄,而且细嫩,水温不宜太高,用90℃左右的热水冲泡,泡5分钟左右,然后过滤茶叶,将茶汤倒入茶盅中即可饮用。喝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

代表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三、黄茶

香气清新,不干不涩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形成黄色。

冲泡方法:黄茶的茶质细嫩,水温太高会把茶

叶烫熟,所以冲泡温度最好在85-90℃之间为宜。按照茶具容量放入四分之一黄茶茶叶,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钟,这么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代表茶:湖南岳阳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四、青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它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一类茶,味道上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回甘的滋味,

冲泡方法:一般冲泡要用100℃的沸水,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等),冲泡后要加盖。注意,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倒干净才不会影响下一泡的滋味。

代表茶: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冻顶乌龙、水仙。

五、红茶

适合脾胃功能差的人、手脚易发凉的人和尿路不畅人群。是全发酵茶的茶,也是中国主要出口茶类。冲泡后的茶色呈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饮用后口腔和喉咙留香明显,口感润滑,不过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

冲泡方法:高水温的浸泡能够促进红茶中的有益成分溶出,所以冲泡最好用刚煮沸的水,在玻璃杯冲泡3~5分钟为佳。最后注意,红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个月后饮用。

代表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云南滇红。

六、黑茶

性质温和,虚寒体质者也较适合。

唯一个后发酵(放着任其自己发酵)的茶,发酵过程中有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口感柔和。

冲泡方法:黑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放久了茶叶上难免会有一些杂质,所以第一次冲泡黑茶,建议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然后用100℃沸水在紫砂壶或者盖碗中冲泡2~3分钟再喝就可以了。

代表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