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1)

文 | 米粒妈

学校门口,刚放学的男孩女孩三五成群走在一起,家长也可以趁这难得的机会交流交流经验。

抱歉,米粒妈说得有点不严谨,只有女孩家长可以好好聊天,男孩家长是不配的!

男孩家长聊天得一心多用,比如米粒妈,嘴里的话还没说完,眼神就跟着米粒的身影飘向远方~~~

男孩们见面是格外兴奋,你打我一下,我撞你一下,莫名其妙地追赶,又莫名奇妙摆开对打的阵势。

在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学校门口,谁还能心无旁骛地聊天呢?没轻没重的男孩,太考验妈妈的心脏了。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2)

给男孩自由,他能把地球拆掉

男孩这个物种,一次次挑战着米粒妈的认知。

米粒班里有对双胞胎男孩,米粒妈看到他俩一起走向学校的场景,心里很是羡慕。两个孩子一起玩一起学,家长陪孩子也不用耗尽洪荒之力了!

米粒自己在家玩的时候就经常抱怨,“要是有个双胞胎就好了,没有代沟,俩人一起玩多开心!”

米粒妈对双胞胎妈妈表达了羡慕之情,双胞胎妈妈却险些哭出来。

“一起玩?这么说吧,他俩在家,除了打架抢东西,就是拆家。比二哈都难带!”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3)

就像,俩人昨天玩得特别好,没打架也没闹,妈妈想着太难得了,就躲在房间里美美地清净了会儿。

可多年斗争经验又提醒她,如此安静必有蹊跷。她去客厅一看,差点晕过去。

餐桌仰面朝天地在餐厅躺着,两个孩子安静地“半趴”在餐桌上,拿着螺丝刀互相配合地在拧螺丝。

4个桌腿已经掉了3个,小哥儿俩做着最后的努力。

在餐桌旁边的地上,散落着原来餐桌上的东西,刚大卸八块的变形金刚,还有满地乐高……

米粒妈看着她一脸憔悴,默默脑补了米粒乱扔乐高,米粒爸炸毛的场景,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同情。

给男孩一个工具箱,他真能把家拆掉,更何况是两个男孩。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4)

前不久,一位妈妈脖子上挂着密码锁去消防站求助了。

她说,儿子喜欢玩锁,结果把密码锁扣在她脖子上了,密码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锁打不开只能来消防站求助。看这位妈妈的眼神,不甘中带着一丝倔强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5)

看着这位妈妈脖子上的锁,米粒妈真是胆小,幸亏锁没那么紧,不然连妈妈的安全都成问题。

男孩的破坏力和想象力,真是让人难以预料。

虽然说,米粒妈早就放弃了让男孩向女孩一样文静成熟懂事的幻想,具体米粒妈在《男孩妈妈续命秘诀:不要试图跟女孩攀比》里写过。

可是,男孩总该有长大的时候吧?破坏力和让老母亲的操心程度,应该是递减的吧?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

就算米粒这么大的男孩子,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纯的童心,像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一样的童心。

有个圆形的东西就想当球踢,有个杆子就必须爬两下,看到同伴就忍不住追上几百米。

天大地大,哪里都能野,你用金箍棒给他在地上画个圈,他都能立地疯魔。

一个男孩,最多是自言自语自导自演,几个男孩凑在一起,所到之处真的是寸草不生,惨不忍睹!

米粒妈想起带米粒看火星展,3个男孩在一起玩,那场面堪称“大型灾难现场”。

他们的妈妈,最初还是好言好语地相劝,“要安静,小点声,别跑,别追,别打”,然后提醒变成了警告,好言好语变成了威胁恐吓。

最后彻底放弃,把他们扔到“迷失星海”,让他们彻底迷失去了。

看到那几个妈妈的尴尬,我不由地再次佩服自己的智慧:来这种需要安静的场所,男孩不配有朋友,特别是同性朋友,谁带谁尴尬!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6)

束缚过多,有违男孩天性

男孩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物种,给他自由,让他释放天性,他能上房揭瓦。可要真管得太严束缚太多,又会让男孩少了那份朝气和活力。

小区里有个跟米粒同龄的男孩,米粒小时候跟他一起玩过,但越到后来玩得越少。

用米粒的话说,跟他一起玩太憋屈了,不能跑不能闹,说话大声都不行,更别说踢球了。

男孩父母工作都忙,大部分时间是奶奶带。听邻居说,孩子有次从沙发上摔下来,没什么大碍,却差点引发家庭大战。

从那以后,奶奶就看得特别严,稍微有点危险的都不让碰,真的是捧在手心里养大的。

那孩子现在比米粒高一头,妥妥的大长腿,可体育却出奇得差。

跳绳摔跤,跑步摔跤,学校的体测连及格都够呛,更别说体育运动了。偶尔在小区里碰到他,也很少跟同龄人玩,都是一脸羡慕地看别人追跑打闹。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7)

男孩的天性是好动不好静,充电五分钟,待机一整天,这不是性格决定的,而是由激素决定的!

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对男孩的心情和精力会造成影响,是让男孩精力旺盛的主要原因。

睾丸激素让男孩更关心等级差异,对竞争更感兴趣,让男孩身高猛增,情绪高昂,不怕失败 ,敢于竞争。

如果对男孩过于约束,男孩在物理和心理上没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旺盛的精力无处释放,可能就会另辟蹊径,用其它方式让人不省心

13岁的男孩涛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玩游戏的时候认识了网友小周。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8)

涛涛经常说,父母管他管得太严了,严到他想离家出走的地步。

已经满18岁的小周听说后,不但没有劝涛涛,还帮他介绍了一份在餐馆后厨的工作。

就这样,13岁的涛涛轰轰烈烈地离家出走了,父母报警才把他找回来,还好没出什么事儿。

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不但让他们精力充沛,还可能让他们冲动,做事不计后果。

所以说,养育男孩太考验父母智慧了!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9)

教育男孩要抓大放小

俗话说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要有度,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

米粒妈是觉得,不管是教育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把握基本的大方向,10个字就可以概括:不伤害别人,保护好自己

虽然是简单的10个字,男孩理解起来却不容易。对没轻没重的他们来说,如何把握尺度是最难的。

什么是伤害别人的行为,什么情况下又要保护好自己?让男孩把“边界感”这3个字刻在脑子里,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米粒因为个子小,小时候没少挨欺负,为了让米粒清楚欺负和伤害的定义,米粒妈可是格外费了一番心思。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10)

米粒妈在《对,我就是那个帮孩子打架的混蛋大人!》里写过,我帮米粒打架的事儿。

米粒小时候胆子小,带下楼的玩具经常被人抢走,米粒也不会反抗,只会呆呆看着,当时真是急得不行。

终于,有一次米粒妈出手了,在有人抢他玩具的时候挺身而出,拦在身前对他说,“你要玩米粒的小车,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米粒在我身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可那孩子伸手就抢,米粒使劲护着也快护不住了。米粒妈又放声大喊,“喂,不能抢弟弟的东西啊!”

男孩的奶奶听到我的喊声,把孩子接走了,米粒的小车才算保住。

事后,我表扬了米粒,“你刚才很棒,没有让小宝把车抢走,妈妈表扬你!”

我没料到米粒竟然对我说,“妈妈,你也很棒!”

米粒这句话对我的触动挺大的。我帮他打架的行为他都看在眼里,这事儿虽小,也算一次保护自己的示范。

那我以前没有干涉的态度,算不算一种胆小逃避呢?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11)

我不敢说我做得一定是最好的,很多妈妈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我是觉得,在我帮米粒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会看到:自己被人欺负,应该怎么维护自己;抢别人东西,打人推人是不对的,是应该引起众怒的。

从那以后米粒确实有了进步:从被人欺负时躲起来,到自己参与,最后一个人面对,还学会了英雄救美打抱不平、狐假虎威借力打力。

米粒妈在《听说儿子在学校打架,我第一反应是……》里写过米粒在学校为女同学打抱不平勇斗班霸。

在《普娃儿子别扔,养养还有惊喜》里写过米粒在乒乓球室勇斗不讲理的大爷,让米粒妈在学霸妈面前扬眉吐气。

说来说去,教育最后总是要回到那句老话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理论知识一箩筐,大道理说破天,都敌不过给孩子亲身示范的影响大。

二哈不是拆家就是咬主人的衣服(生儿子就像养二哈)(12)

孩子有了边界的概念,知道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再紧要的就是要学会“看人下菜碟”。

就像男孩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你推我一下,我打你一掌的。两个实力相当的男孩儿,习惯了这样的打招呼方式,推推打打没问题。

可是,如果没心没肺的男生,对着娇滴滴的小女生来上一巴掌,只怕女孩爸爸眼睛里会冒火,撸起袖子准备磨刀霍霍向牛羊了。

人和人相处,其实都有一套“潜规则”,所以我才说是“看人下菜碟”。当规则让人感到舒服,就能成为好朋友,让人不舒服,那就很难有深交。

米粒妈在《现在的小男孩都是这样交朋友的吗?》写过,米粒跟现在的好朋友小坤,就是看对眼儿的的情投意合好兄弟。

最后,米粒妈想说,家里有男孩的,要学会抓大放小,大方向把握住,小细节上适当装聋作哑。

毕竟,书包乱点,鞋子脏点,作业乱点,都无法掩盖住男孩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不知道怎么成为科学又靠谱的好爸妈?不如来看看米粒妈好文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