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间,微信通过其官方微信号“微信派”发表声明称,即日起,暂停微信和QQ邮箱漂流瓶功能;28日,微信发布公告,公示已对810多个微信群进行限制处理……近期,微信新规不断,快和首都网警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官方:即日起,暂停微信和QQ邮箱漂流瓶功能

11月30日晚间,微信通过其官方微信号“微信派”发表声明称,微信发现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1)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播色情低俗等恶意内容,是严重触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违反微信平台规范的行为。微信对此始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直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进行坚决打击,限制违规帐号功能使用乃至封停严重违规帐号。

经用户投诉与媒体报道,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

微信一直努力给用户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也提醒大家保持警惕,如遭遇有人使用色情类头像、色情文字、网赚信息骚扰打招呼等情况,可通过微信客户端的投诉功能及“腾讯110”小程序向微信安全团队进行举报。核实情况后,我们将立即处理。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2)

微信再次重拳出击,这些行为将被永久封号!

11月28日,微信发布公告,公示已对810多个微信群进行限制处理,并对3500多个微信帐号进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录等阶梯式处罚。

微信安全中心表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播色情低俗等恶意内容的行为,严重触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微信平台规范。”对此,微信平台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对相关个人帐号以及聊天群组进行坚决打击,并配合公安机关予以处理。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3)

通过对用户投诉提交证据核实确认,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微信安全团队对色情恶意帐号,进行了如下梯度处理:包括且不限于限制使用功能(如屏蔽朋友圈、lbs、摇一摇、漂流瓶、打招呼等)或封禁帐号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进行永久封停。

8月1日起,每笔微信还款按还款金额0.1%收费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4)

7月1日,微信理财通发布公告,宣布调整理财通还信用卡免费规则,自2018年8月1日起,每一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进行收费(手续费的金额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最低0.1元),手续费在用户进行还款操作时,与还款金额一并支付。

对于此次手续费调整,微信方面解释称,每一笔还款背后都会产生支付通道手续费,为了使广大用户享受部分免费的产品体验,腾讯财付通一直在投入成本进行手续费补贴。近年来,随着信用卡还款业务的快速发展,通道手续费成本也在迅猛增长。为了适当平衡成本和可持续发展,微信选择对业务规则做出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覆盖成本”这一理由,此前也出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继宣布提现收费的公告中。

事实上,微信早在去年就对微信还信用卡的收费标准有所调整。据微信去年公布的收费说明显示,自2017年12月1日起,微信就已对每位用户每个自然月累计还款额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进行收费(最低0.1元)。

小编提醒,使用这些头像,群里有这些文字,散布这些内容......或将被永久封号!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5)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6)

微信安全团队出重拳打击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7)

提醒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8)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9)

投诉流程

1、个人投诉:

点击右上角菜单—投诉—发布不适当内容对我造成骚扰—色情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10)

2、附近的人、漂流瓶投诉:

点击个人主页—点击投诉—发布色情骚扰信息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11)

3、小程序投诉:

搜索“腾讯110”小程序—我要举报—选择类别—填写举报内容

微信的漂流瓶在哪里打开,呈事生活漂流瓶(12)

如何正确使用微信

这9种消息千万别发!

微信上任何发言都要担负法律责任,以下这9种消息千万别发!

1、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2、不信谣不传谣;

3、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4、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

5、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6、军事资料不发;

7、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8、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

9、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这4件事千万别做!

微信代购被判刑

去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微信代购刑事案件。被告人罗某、王某、李某、刘某在未取得中国福利发行管理中心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擅自发行、销售,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罗某、王某、刘某、李某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经营罪。

微信上不可销售香烟

福建省一小伙张某未获烟草专卖许可,通过利用网络微信、QQ等方式与他人交易并邮寄发货,非法经营香烟数额24万余元,违反国家法律禁止性规定而被公诉。

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孩子照片

统统晒不得!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会无意间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微信朋友圈投票暗藏惊天骗局

在微信朋友圈投票,想必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这种投票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骗局。去年11月,辽宁警方制作了相关视频,详细讲解朋友圈投票、拉票的诈骗内幕。

警方介绍,朋友圈投票最容易被骗的是报名者。不法分子往往先是许以丰厚的礼品,吸引大家参与报名,借此套取个人的详细信息和邮寄地址。

来源:首都网警 中国普法

发布: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新闻宣传专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