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推理或反叙式侦探小说,如同“叙述性诡计”一样,都是推理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倒叙推理类的小说通常在故事一开篇就会揭露凶手,所以故事的看点并不在如何一层一层剖析谁才是真凶,而是看侦探如何抓到凶手。
这类侦探故事通常会以凶手的视角展开,犯人将先实现一宗完美犯罪,等侦探登场后,再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来查明真相,抓到凶手。由于破案关键一定会在故事的前半段犯罪过程中,已经通过叙述充分告诉给了读者,因此,倒叙推理也被视为“最公平的解谜推理”。
由于倒叙推理不好写,对侦破过程要求较高,既要有较为科学、可信的侦破知识,又要求侦探的侦破过程具有相当的可读性,而不是写成一个刑侦科普,所以这类小说作品很少。
所以,今天推荐6本以倒叙为主题的悬疑推理小说。
《紧闭的门扉》
[日] 石持浅海
7.7(1131人评价)
在久违的同学会上,你有想杀的人吗?
倒叙推理之杰作
一本无底可泄的推理小说
动机令人们惊艳
七位校友在高级民宿里举行了一场同学会。
故事一开头,伏见便杀害了学弟新山。
现场的门始终未曾打开。
所有人都以为新山只是吃了感冒药在熟睡。
然而头脑聪明的优佳却产生了怀疑。
冷静的凶手与冷静的侦探进行了一场长达九小时的博弈。
凶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杀戮之病》
[日] 我孙子武丸
7.6(7285人评价)
「为什么占有我?」
「因为我爱你。」
「为什么要杀死我?」
「因为我爱你。」
日本推理文学史上最另类作品
被称为「感官世界」小说版
性与杀戮极端残酷的演绎
无删节出版印发内地读者持续争议
变态的杀人狂徘徊于深夜的都市中,将噩梦中的场景演绎为真实的画面,却只是为了追求永恒的爱。
当杀戮成为习惯,正义与法律不值一提。这不是罪,而仅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点与线》
[日] 松本清张
7.7(3051人评价)
两个女招待到东京站为老主顾送行。三人在13号站台上看到,女招待阿时和一个男人在15号站台上车。
几天后,在九州海边发现他们的尸体。警方判定是殉情自杀。
但一个警察觉得很蹊跷:在繁忙的东京站,一天中只有4分钟能从13号站台看到15号。难道真的会那么巧?
他们逐渐走到死者身后,在逐渐接近案件真相的时候,一股震撼心灵的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歌唱的白骨》
[英] R. 奥斯汀·弗里曼
7.6(401人评价)
午夜文库曾经出版过一本侦探小说叫《歌唱的白骨》,这本书并不那么出名,但意义非凡。作者奥斯汀·弗里曼塑造了主人公桑代克医生——一名技术高超的法医,他是“福尔摩斯式”的人物,并将“科学鉴证”在破案中的分量大跨步地提升到可以直接用来拍“CSI系列”的地步;但同时作者又用故事颠覆了“福尔摩斯式”的侦探小说,1912年弗里曼在《皮尔森杂志》发表了名为《布罗茨基命案》的短篇故事,是历史上第一篇“反叙式推理”(Inverted Detective Story,这是弗里曼在1924年提出的概念),也叫做“howcatchem”,现如今我们称为“倒叙推理”。
《歌唱的白骨》收录了包括《布罗茨基命案》在内的6篇倒叙推理小说,史无前例。相对于绝大多数以寻找凶手为目的的侦探小说,倒叙推理是将读者的注意力放在罪犯如何逃脱或警察如何瓦解犯罪计划之上。
《恶意》
[日] 东野圭吾
8.7(1683人评价)
“死了。”男人说。
女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
死了,男人心想。
他简直要笑出声。
他心里藏着最深的恶意,深到连自己都无法解释。这仇恨深不见底,这股恶意究竟因何而起?即使赌上全部的人生,也必须达成目的。
人气作家日高邦彦在临出国前被杀,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此人供认自己是一时冲动犯下了罪行。案子到此已经可以了结。可办案的加贺警官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找不到凶手作案的动机,凶手也一直对此避而不谈。加贺不愿草草结案,便大量走访。渐渐显露的真相让他感到冰冷的恶意——
《恶意》是东野圭吾挑战写作极限的长篇杰作!从未遇到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
《不完全犯罪》
[日] 鮎川哲也
7.9(161人评价)
任何看似完美的不在场犯罪都有破绽可寻……
“用逆向算法推算一下就可轻松得出答案。这是我自己比较独特的做法,每当遇到用常规方法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会试着使用逆推的方法解决它。”
“逆推?”
“对。我认为,只要有破绽,终究会暴露出来。”——鬼贯警部
完美的时间、完美的地点、完美的人证物证……犯罪者,是否真的另有其人?
包裹在木箱中的美少女尸体,究竟是如何避开众人的视线,出现在另一个地点的?
同样的一节车厢,为何当中会有一名被指为“不存在的乘客”?
连鬼贯警部也束手无策的“完全犯罪”,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不知你是否已经看过几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