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金标品牌(金东品字标品牌建设答卷亮眼)(1)

经过前期公开征集,5月10日,金华市公布“企业品牌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结果,推出十大典型案例和21个优秀案例,金东区数量居金华市第一。其中,金东区企业“李子园”“开尔新材”的品牌建设案例被评为十大典型案例,“白马实业”“大维高新”“亚虎工具”“华丰电动”“普莱得”“金顺工具”的品牌建设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

“‘品字标浙江制造’代表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公司的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尺寸规格、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都远超行业标准,‘品字标’公共品牌赋能我们公司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我们在众多国家级标杆项目竞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尔新材”品牌总监杨雪梅说。

品质为基,标准先行。从杭州武林门地下通道到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从香港地铁站到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从人民日报社新大楼到澳洲黑德兰港商业中心,从港珠澳桥隧到北京大兴机场,再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光滑、锃亮、极富视觉美感的搪瓷装饰墙板见证“开尔新材”品牌的发展历程。2008年“开尔新材”主导起草《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行业标准,2017年主导起草《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浙江制造”团体标准,2018年“开尔新材”通过认证成为浙江省首批“品字标”企业,品牌强企从此开启新征程。

“开尔新材”发展模式只是金东区众多优秀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东区全力推进“品字标”品牌建设,全面发力打造发展标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定位要求,深入挖掘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科学制定品牌培育计划,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截至目前,金东区共有“品字标”企业31家,在库培育企业12家,数量位居金华市前列。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如何使“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持续发力成为一大难题。区市场监管局质量与标准计量科负责人曹金福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他们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推动完善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联席会议和质量监管两项机制,把好“培育库”及“推荐申报”两道关口。在品牌培育创建过程中,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充分听取企业所在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将好企业好产品及时纳入品牌培育库,确保品牌建设工作梯度推进。坚持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质量监管机制,引导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推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落实,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建立“两项机制”,不断健全培育体系的同时,该局还完善“一个体系”,强化品质双轮驱动。曹金福介绍,目前他们正着力健全特色产业“浙江制造”等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努力打造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优质产品生产企业。“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网上营销,推动‘品字标’品牌企业在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加大‘品字标’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围绕消费需求打造品牌,制定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和运营,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曹金福说,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政策、送理念、送标准服务,将“好企业 好产品 好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铸就品牌、品牌赢得市场”等质量管理理念灌输于企业家,不断提高质量素养和质量意识。

截至目前,金东区共有电动(园林)工具生产企业获得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4家,区政府质量奖5家,通过“品字标”认证6家,主导国际标准1项,参与国家标准4项,主导行业标准3项,参与行业标准12项,主导“浙江制造”团体标准7项,逐渐成为金华电动(园林)工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记者 鲍莉)

(来源: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来源: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