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曾给不少试验车做过试车报告,但要把技术报告写成散文“白话”出来,这还真是个挑战,今天试一试。
我还在ZF调动力总成时,长城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自主品牌客户,他们旗下的新车型,十有八九都送来做过调教。长城的产品特性,各种细节的改进,甚至如果往他们的柴油车里误加了汽油,还能跑多远,我作为一个供应商工程师,再清楚不过了。
VV7是最近很火的一款网红车,也是长城的高端品牌“WEY”的一款产品。现在,网上各种评价已铺天盖地,但说好说坏都有,不少关注VV7的朋友一时间失去了方向。当然,车无完车,关键得知道哪里不够好,是不是在你可接受范围内。
所以诺诺很愿意借这次为长城做评测的机会,给观望VV7的朋友呈上一份客观真实的试车报告,作为购前参考。
OK,赶紧回归正题。作为ZF的前工程师,拿到这车后,其实最想看看变速箱到底如何。故障率我暂时评价不了,但是变速箱性能,尤其是极端性能,我是可以评价的,于是策划了一个大家看得懂的“坡道耐久测试”。
对DCT变速箱而言,最挑战的工况之一就是高滑摩工况,这种工况下发热量激增,很考验热管理和调教。
提示一下,做坡道测试不加载,都是耍流氓。我们抱了好几个假人到车里,还坐了三个壮汉压舱,加上后备箱的沙袋,载重量达到455kg左右(厂方定义的最大装载重量是520kg)。
在上海想找个坡,可不容易啊!我们选择了一个坡度25%的标准坡道,在一个38℃的下午,坡道耐久试验就开始了。
我们会在这个坡度上,仅操作刹车和油门,重复坡起动作,试验间隔30秒,计划先做40组看看效果。当年给某大厂测试湿式DCT,45组就是一个坎,之后就开始出现超温报警、振动,所以先看看VV7是否能撑到40组。
很人性化,VV7的行车电脑里可以直接读取变速箱油温,我们记录也方便。
初始温度67℃,最开始的十几次坡起,温度明显升高,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就稳定在81~83℃了,无论怎么折磨就是不增加,显然热管理开始发力了。
再接着测试,温度就开始下落,并稳定在79℃左右。直到我们做完50组,车子依然没有出现明显抖动,也没有出现超温报警,提示靠边冷却之类的。
OK,能定性说明就够了,借来的车子就不用往死里测了。在热管理水平上,这台7速DCT变速箱性能的确让我叹服,说俗点,就是比较耐操,我期待VV7投放市场后,用真实的用户反馈来验证这个推断。
发动机
现在国内几乎都在搞直喷增压,一片热火朝天。但在性能表现上细看的话,自主品牌普遍和海外大厂还是存在相当差距的。
评测摘要:发动机怠速平稳,中低转速噪音控制良好,但加速响应还不够激进。
其实加速响应好不好,只有司机知道,对乘客无影响,因为乘客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踩的油门踏板哈~。
嫌迟钝的话,那就买宝马,涡轮响应快,跺脚就推背,毕竟宝马在发动机研发和动力响应速度上投入的心力不是一点半点,只需要预算翻倍就好。
闲扯几句哈~。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国人驾驶风格大多温润轻柔,觉得这是爱护车子的良好用车习惯,好多司机开了N年车,都没上过6000转;就算有敢于地板油的车主,他们“用其极”的概率也十分低。
但在选购车子时,发动机性能和参数却是很多人买车最关心的话题,使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啊?功率如何啊?最大扭矩多少啊?… 仿佛把车子买回家,时刻准备去飙车一样。
现实情况是,宝马那么好的发动机,好多人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开,常年憋屈,闷出一堆问题,事实证明走这种激进发动机路线并不适合国情。
我个人觉得,一款机器在国内要大受欢迎,还是关注在温和驾驶风格下如何做到低故障率,这样的发动机才能在国人心中永垂不朽,所以大家不用纠结VV7的发动机响应速度,关键还是看日后的故障率,和厂家的保障力度。
对了,如果使用Sport模式,加速之后会有所缓解,而且原地可以很轻松地“响胎起步”,看来有意关掉了驱动防滑,提升驾驶乐趣。
动力总成扩展性
VV7的DCT变速箱还提供了混动接口,说明WEY品牌下未来还有新动作,混动上来后,油耗下探就是分分钟的事,堵车工况搞到3升/100km以内不是梦啊。
我在后桥附近发现了一个疑似“预留”的空间,这里装得下一台带电控执行器的差速器哦,而且后悬架设计时,也把后桥半轴的空间也给留出来了。
我猜测长城后面还会给VV7增加四驱款型,提升越野能力,当然,更好的配置也要卖更贵的钱,这就是为品牌溢价空间所做的提前准备。
悬挂
评测摘要:减振系统的刚度和阻尼调教恰到好处;侧倾控制可以加强一些。
如果考评直线行驶性能,不论是平整路面还是起伏路面,地面颠簸的冲击,被悬挂过滤后的声学品质,VV7已经达到了40万元的外资车厂的水平,说通俗点就是快速通过路面起伏的那种“Bon~Bon”声音,轻柔而紧实,这个大家可以去4S试驾体验,立刻就能验证。
而且VV7用的减震器,有独到的防尘设计,大大减少沙尘随连杆进入,损坏油封的可能性,有望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我觉得宝马应该看到这个方案,宝马的那个减震器防尘套啊,跑了2万公里后,防尘套就出现“歪瓜裂枣”状,失去弹性,有的还怂上去了,防尘效果显著下降,基本和没戴套一样,沙子随便进出,后面啥时候渗油,就看人品了。
另外,还是和宝马相比,VV7在快速变道和高速过弯中,表现出的侧倾略大,完全在意料之中。
经常看诺诺的技术贴的可能都知道,侧倾是把双刃剑,改善乘用车的侧倾并不是啥技术难题,就那么几大手段,但都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
比如用更硬更短的弹簧,比如换用更粗的平衡杆,都会牺牲舒适性。宝马呢,认准了操控和运动的死理,爽了司机,得罪了一车人(我喜欢!),保时捷更是如此。
长城的定位应该和宝马不一样,所以讨好自己的定位人群就好,也不必吐槽。
转向
评测摘要:一个字,“灵”!
这个项目,我没有发现什么负面感受,但也得说说,顺便让大家知道一些评价转向系统的小技能。
VV7用了电子助力转向,也就是EPS,这是我的老本行,我从2001年就开始接触EPS开发,对EPS颇有感情。
我平时多数时间都在玩宝马,方向盘重那是家常便饭,突然拿到VV7,方向盘好轻,真不适应,还在路试单上记为“转向过轻”。
但是体验到第三天就觉得方向盘手感其实恰到好处,因为毕竟不是操控之车,中国有多少人买车喜欢方向盘重啊?让很多女车主觉得好上手,应该是更明智的。
这套EPS,简略的说:
*手感的平顺度,一流;
*手感随车速的变化,一流;
*手感对称性,一流;
*中位死区控制,一流;
*回正特性,一流;
至于是哪家供的EPS,我就不多嘴了。
EPS有一个小特性,不重要,但是很考标定水准,就是End-of-rack detection,中文硬翻译叫“齿条终点检测”,我更愿意解释成“撞墙手感”。
意思是当你把方向盘打到极限位置时,助力系统是不是能及时识别,及时减少电机助力,给你模拟出一个柔和且敦实的“撞墙手感”。
如果是简单的Duang一下,那就太矬了;如果是绵实的感觉,如同挤到一块厚橡皮上,那就说明标得很好。你们自己的车子如果带EPS,可以体会一下,HPS液压助力就算了,憋死伤车。
虽然转向这么棒,我还是忍不住要提几个建议:
1、建议熄火后依然提供一段时间的助力。目前,VV7和其他绝大多数车型一样,熄火后,方向助力切断(切断也做了圆滑过渡,处处下了工夫),但我作为一个EPS开发人员,衷心建议保持一段时间(如30秒)的方向助力,这对EPS软件策略而言,轻而易举,因为EPS不靠发动机提供动力,但是一旦遇到行车中意外熄火这种小概率事件,驾驶员依然有足够的助力来控制车辆。这不是长城的问题,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子都没考虑到这个,所以诺诺在这里也呼吁看到这篇帖子的汽车工程师,仔细考虑这个提案,千万别等出现一个“熄火门”后,再去做召回和改进,同意的亲支持一下哦。
2、让转向手感也参与驾驶模式的切换。目前车子有ECO、Normal、Sport几个驾驶模式,如果可以在切换驾驶模式时,可以同时关联方向盘手感的改变,就太棒了!想想一下,你激活Sport运动模式时,方向盘一下子变得更沉稳、回弹力度更强,路面感受更清晰,再配合换挡时机的推迟,是不是很爽!?我能在QQ上用一个开关,随时切换明锐和宝马的转向手感,我相信,对于长城而言,这也只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希望下一代的VV7,可以看到这个功能。
制动
这是最最重要的安全系统,我们通常都放在路试清单的首页进行评价,言外之意,制动有问题,后面就别评了,因为安全保障不了。
评测摘要:可控性(Controlability)和调节性(Modulation)不错,容易控制减速度,可以让乘客有很平顺的刹停感受;踏板脚感略偏软。
这里建议可以把踏板的特性调“硬”一些,适当减少踏板行程,给驾驶者更多的驾驶信心。
主动安全
评测摘要:功能齐全,科技装备到位,强势!
我觉得这一部分是VV7的巨大亮点,长城在一款十几万的SUV上提供了40多万合资车才可能有的所有主动安全装备,而且标定得不输给这些洋对手,显然是对这些对标车型做了深度的调研和考证。
车道偏航(提示 主动纠正)、带自动刹车的主动巡航、脱把提醒、并线辅助、防追尾碰撞、防瞌睡,一应俱全。
这些功能我都试过,很好用,让你觉得车子是不再是受你摆布的工具,而更有“伙伴”的那种感觉了。网上有很多评测VV7的视频详细讲解这些配置,我就不多啰嗦了。
需要提一句,我一直觉得在软件功能上进行完善,是自主品牌车企的机遇所在,只要用心去琢磨,就能在几乎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竞争力。
主动安全,自动启停等,都属于这一类,长城的确做的不错,充分挖掘了软件的附加值,给用户带来了极高的性价比。
HMI设计
HMI设计,就是“人机交互设计”的意思(Human-Machine Interface)。
这方面上,VV7和长城旗下其他车型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评价HMI,直观感觉就是,该给你看的,都在眼睛方便看到的地方,该给你摸的,也都在你容易摸到的地方。
人机工程设计方面,尤其对一个走心设计提出表扬!B柱下半段有一个凹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干啥的,哈哈,你看了图能猜出来么?
我家里有小孩,一看便知。身高不足一米的小朋友上车,尤其是SUV,有了这个凹槽作为拉手,相当方便。不信的话,自己生个孩子试试看,就知道了。类似的关爱设计,在不少百万豪车上也没看到,必须表扬一下!
接下来也提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1、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钮比较靠外,也比较凸起,最靠外侧的两个按钮,在转向时容易被大拇指肚误触,建议做得靠里一些,或者平坦一点;
2、仪表盘上的行车电脑界面,我开了好几天也没太搞清怎么个层次关系,貌似有点高深,当然,我都是用开车途中的那点“余光”去摆弄的,没有专门停车去研究,也没去翻说明书。我相信设计优秀的产品,是可以做到在等红灯的那十几秒,随意把玩两下就能悟出所以然的。
3、目前的仪表盘,一页就显示一个信息。我建议一些相关的信息可以排列到同一页,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页数,也省的司机为了看想要的参数,频繁翻页。
4、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一些UI界面美工的问题,可以继续改进,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车内气味
这是我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后。
我拿到手的是开了2000多km的成品试驾车,虽然不知道0km时如何,但就这台试驾车在烈日下暴晒几小时后,车内依然没有什么让人反感的异味,车子开起来,启动外循环,就一点味道也没有了。
这一点我比较满意,因为以前当试车工程师,成天开试验车,这些车子基本都是在气味最浓郁的时候送到我们手里的,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最不喜欢的体验之一。
内饰
VV7的内饰设计成功地向用户传递了精致和略微奢华的感觉,这在自主品牌的内饰设计中是很罕见的。
这一点有点偏主观了,我就不多做叙述,大家以看到实车的感受为准。但不建议拿贵它好几倍的车子去作比,否则依然会有遗憾。我发几张未PS的素颜照,大家感受一下。
内饰品质的某些提升,不大会涉及材料成本的增加。这里我也可以提一下,比如下图这个细节,是中控台左侧和驾驶员车门的内饰特征,高低落差比较大,而右侧就控制得不错。
其实在样车段差调整的时候,设法把位置调得一样高,不会增加材料成本,只是多倾注心力,日后值得尝试。
顺便提一句,我在车门风道连接口上发现了润滑脂涂抹的痕迹,这个细节是用来避免摩擦异响的,说明人家还是在抠细节。
我相信,只要造车的工程师把重要级高的问题搞定了,就会开始扫荡这些修边幅的细节,整体品质终究会一点一点改善的。
外观和车身
至于外观的造型设计,这不是工程师的事情,我就不拿自己的喜好来评论了,大家自己看,是不是顺眼就好了。
VV7停在我家小区的这几天,路过驻足拍照的人不少,小区保安也用“很未来”形容它。在这篇报告里,诺诺主要说点相对客观的。
车子不长,但是轴距很长,所以车内空间就比较大,这是亮点之一。车身工艺不错,缝隙一致性、段差控制都很棒,这是长城不断进步的证据。
OK,说点可以改进的地方吧,比如,前后保险杠和相邻车身之间存在很轻微的色差,在阳光下仔细观察能看出来。
可能有人不知道,保险杠和车身的喷漆并不是一起喷的,保险杠喷漆是保险杠供应商喷好后送到车厂,而车身油漆则是在车厂喷的,所以两个地方的实际油漆成分、色泽可能出现轻微的不一致,就容易导致车辆装配后的色差。
加上塑料材质和金属材质,底色大不一样,同样的油漆喷上去,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会有区别,所以要让浅色车子的保险杠和车身无色差,还是件不简单的事情。这在我们看来都是正常现象,但也说明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加油!
其 他
这可能是篇冗长的报告,我尽量挑选我评测项目里值得拿出来说的干货分享,否则把几百项驾评内容堆上来文章更长。在结束之前我再选几个点聊聊我的入手体会。
1、音响效果不错,至少比我的宝马标配音响强很多。高低音区分度很高,丝毫没有“in Box”的那种混乱感,不过你得找好一些的音源去体验,比如高品质的MP3文件,CD音质的文件等。我建议把均衡器调节下图那样,低音更温暖,高音也更有穿透力。
2、蓝牙,竟然最多只能保留三个手机的连接记录,如果第四个手机要配对,就得挑一个删掉。不知道长城为什么这么限制,是不是让车主养成经常删手机的习惯,否则家里领导很容易知道曾经都有谁上过车,是这个原因么?反正我没想到其他原因。
3、出风口调节设计!这是我巨喜欢的地方,亲自动手调节一下就知道了,那种油润的阻尼感(注意,不是摩擦感),和百万级的豪车不相上下了。调节出风量,是靠旋转外围的亮圈来实现的,目前只有全打开和全关断这两个地方有“咔哒”的响声。
提个小建议哈,建议拧动亮圈的整个行程多设计几个“咔哒”段位,拧起来会更有手感。
4、车门下包围很彻底,连门槛都包住了,这样的设计很贴心,下车时,裤腿再也不会蹭到门槛上的泥土了。
5、流媒体后视镜,我是第一次用到,用摄像头 显示屏替代了光学后视镜,的确刷了我的三观。其实长城的工程师绝对知道,VV7设计成这个炫酷的造型,必然牺牲视野。
本来后窗就很小,后排头枕上调会进一步遮挡,后窗视野就所剩无几了。采用这个方法,的确是大胆且聪明的举动。
只是这个后视镜你需要适应一下,头一次开VV7肯定觉得别扭,因为每当你抬头看后视镜时,你的眼睛得合焦到后视镜屏幕上,距离也就半米,再转过去看路的话,又得合焦到几十米开外的路面上。这样眼睛就有一个切换焦距的过程,刚开始一定不大习惯。
但是流媒体后视镜上的视野广,显示画质不错,尤其是夜间,会胜过肉眼视觉效果,屏幕对暗部细节有提亮作用,遇到过亮的灯光又因显示屏最高亮度限制而不觉得刺眼,用过就觉得不简单了。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你看到什么再也不取决于后视镜调节角度了,遇到不同身高的司机或者你使用不同的坐姿,不用再调节后视镜角度了,而缺点就是你没法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排乘客的脸,因为摄像头是装在车外的…(高位刹车灯附近藏着)
6、切入P档就自动激活电子手刹。这个设计比较人性化,不用你再去触发电子手刹。但是我不大习惯这个功能,有时车子没停到位,想再挪一把,或者误入了P档,再摘出来,才发现给油车不动,原来是电脑自动帮我“拉手刹”了。
7、空调很给力。空调这玩意虽然连重要系统都算不上,但如果空调不给力,足以摧毁你对整台车的满意度,性能再好,你却连开的欲望都没有。
最近上海特别热,中午可以到42℃,如果下午要出门,我很不想钻进露天停放的车子里,但VV7的空调好,就算一直在外面晒着,开起来也能很快吹冷。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觉,我拿温度计测了一下,风量3格(最大7格)。
8、无钥匙进入。只能说“不看说明书害死人”,我一直觉得这车无钥匙进入功能是“只锁不解”,每次锁车时,摸一下门把手外的刻度图案就好了,但是要上车时,怎么摸也不见解锁,只能掏出钥匙按解锁键。
直到快还车那天,我翻了一下说明书才搞明白,原来解锁要摸另一个地方(门把手内侧)!!
说到说明书,我见过长城很多款车子的说明书,这次的说明书是内容制作最精美的,尤其是线条图,已经有了岛国的电子产品用户手册那种插图精细度了,甩很多车企几条马路。我拍了两张照片,大家一起鉴赏一下。
我的天,突发奇想,我前面提到的HMI(人机交互界面)的那些强迫症审美问题,完全可以让这个“说明书团队”去撸一遍,效果一定巨棒!
9、这个好像是车内空气净化器,尚不能评价效用如何,但是厂家已经考虑到这个了,很周到。
10、这个储物空间,简直就是为大屏幕手机准备的,比较贴心,也很顺手。但是这个又窄又深的槽子,藏污纳垢后会不会难以清洁呢?
11、VV7的造型设计得很潮,视野有所牺牲,不过别急,我有解决方案。建议驾驶员调高坐姿,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身高170cm,调到最高坐姿,除了视野改善,还能充分体验SUV高坐姿的霸气)
结尾
综上所述特征,加上才十六、七万的价格,VV7的确是一个杀气腾腾的搅局者,正如长城所希望的“要把价格打回原形”,这款车做到了很高的性价比。
很看好VV7上市就大卖,而且我估计很多自主品牌OEM都会考虑赶紧买几台回去拆了琢磨的。
知道么,长城有一个貌似很朴实的座右铭“每天进步一点点”,细思极恐,如果你一年365天都在进步,很多事情都有机会做到极致,一年下来必将面目全非,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不管长城是不是做到了,牢记这句话,作为举国上下汽车从业者的个人信条,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不旺都难。
OK,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希望诺诺这篇白话试车报告容易理解,能够对大家购车起到严重的拨云去雾作用。我去长城出差多次,也遇到过不少趣闻轶事,这家公司除了VV7之外还有很多叹为观止之处,感兴趣的话,我改日再分享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