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学原文】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1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2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3/而4进食,岂望报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1.饭:名词用作动词,给……饭。

2.以:用。

3.王孙:秦末时期对男子的尊称。

4.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翻译

韩信在城下钓鱼,几位老大娘漂洗丝棉,有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送给韩信饭。最终漂洗了几十天。韩信高兴,对漂洗的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

关于韩信卧薪尝胆的故事(漂母遗食韩信的知恩图报昭示众多不可遗忘的传统美德)(1)

【悟原理】

解惑

1.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与南昌亭长绝交之后,离开下乡,回到了淮阴县,在淮阴县北钓鱼度日。

2.发生了这件事。

3.汉五年正月,刘邦登基称帝,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回到楚国后,派人把给他送饭的漂母接来,送给他一千金黄金。

关于韩信卧薪尝胆的故事(漂母遗食韩信的知恩图报昭示众多不可遗忘的传统美德)(2)

启迪

一、垂钓度日

韩信在受到南昌亭长的白眼之后,一怒之下与其绝交,回到了淮阴县,在淮阴县北的淮河边,靠钓鱼度日。我分析,原因有二:

1.别无他法。韩信以前就因为白吃白喝,不受别人待见,才离开淮阴县,到下乡县跟着南昌亭长蹭吃蹭喝。而他这次离开下乡县再回到淮阴县,肯定没法像以前一样蹭吃蹭喝,因为别人都已经很讨厌他的做法了。而韩信又以他贵族的高傲性格,不屑于从事商业,并且没有其他本事赚钱养活自己,只能这样靠钓鱼勉强度日。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我钓过十来年的鱼,以现在的鱼饵、鱼竿以及对鱼类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在“黑坑”这种鱼密度较大的水体钓鱼,都有很多时候“空军”,即所谓的“十钓九空”。韩信在那个时代钓鱼,我觉得比现在的情况好不了多少,甚至比现在能差很多。所以,韩信钓鱼,在很大情况下根本钓不着鱼,即便钓着了,也不会钓到大鱼能让他填饱肚子,只会钓些小鱼让他不至于饿死。——用现在的话说,韩信钓鱼,钓了个寂寞。

2.师法姜尚。还有一种可能性不大的原因,怀才不遇的韩信想像姜子牙渭水钓文王一样,钓到能发现他才能的人。相同的情况:都是统治者无道,天下民不聊生;都是主人公怀才不遇。不同的情况:当时文王知道姜子牙的大名;此时没有人知道韩信的才能。——因此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大。

二、漂母送饭

以前人们由于取水不方便,井水一般只用来饮用,有些没有井或者井水不充足的地方,饮用水也会取自河中。所以洗衣服都是到河里,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农村,依旧有这样的习俗。韩信在河边钓鱼之时,来了几位漂洗丝绵的老大妈。其中有一位见到韩信很饥饿的样子,便将自己的饭分给韩信——这也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质朴、善良。同时,也能证明,韩信钓鱼的收获微乎其微。因为我们现在如果见到一个人,能随随便便就能看出他饿了吗?肯定是旷日持久的饥饿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

三、韩信道谢

这些老大妈们接连来洗了几十天,每天这位善良的老大妈都会给韩信送饭,韩信过得非常满足。等到她们工作完成,不会再来的时候,韩信向老大妈表达了谢意,并承诺将来一定会重重地报答她老人家。虽然这只是口头承诺,看是也足见韩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只有当人逢绝境时,别人伸出的援手,才能令人刻骨铭心。此时的韩信在淮阴县饱受白眼,在下乡也不被待见,只能靠钓鱼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这位善良的老大妈给他送的饭,虽然不是珍馐美味,但是能让他填饱肚子,这就是最大的恩赐,这也是韩信发自内心感谢的缘由。据民间传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虽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仍旧非常怀念当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便是很好的证明。

四、漂母斥责

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与人交往之道,当受到别人的感谢之时,应当表达自己的谦虚。但是这位漂母好像不是一般人,她面对韩信的感谢,语出惊人:不但斥责了韩信身为一个男子汉,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就想报答别人;还表达出自己给韩信送饭是出于可怜,而非希望他报答。——这也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施恩不望报

中国正史中记载的女性非常少,除了皇亲贵胄之外,对老百姓中的女性记载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凡是能记录在正史中的普通女性,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明大义!不管是像漂母这样的日常琐事,还是各代《列女传》中记载的女性,她们都具备这一特点。每当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古代的女性都这么优秀吗?或者是作者只挑选优秀的女性记录吗?那为什么我们当代的女性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人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虽然比古代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却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我们丢弃了!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关于韩信卧薪尝胆的故事(漂母遗食韩信的知恩图报昭示众多不可遗忘的传统美德)(3)

五、知恩图报

面对漂母这样的回答,我想当时的韩信一定羞愧难当。也许漂母的话也会影响他将来的人生道路,会时时刻刻萦绕在韩信的耳畔——“大丈夫不能自食”!韩信是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大丈夫,这句话很可能会鞭策他,使他走向后来的成功!

汉五年正月,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衣锦还乡。韩信一到楚国,便派人把漂母接来,并送给她一千金黄金作为报答。

君子报恩,十年不晚。韩信在经过多年的奋斗之后,达到了他自己的人生巅峰,兑现了他当初的诺言。知恩图报,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优良传统!

这篇文章的内容,在《楚汉传奇》中都有剧情,不过有所改动。电视剧中韩信亲自到漂母家中,漂母都已经不认识韩信了的情况下,韩信说出实情,并进行了报答。我觉得这个改动更能体现出韩信的知恩图报以及他对漂母的尊重。

关于韩信卧薪尝胆的故事(漂母遗食韩信的知恩图报昭示众多不可遗忘的传统美德)(4)

应用

1.侧重于韩信的钓鱼,我们可以看出,即便生活再穷困潦倒,也不能越过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些有背良心、有违法律的事。只有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一点,在我们当今大部分时候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侧重于漂母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自己的举手之劳,也许会成为别人的救命稻草。虽然她施恩不图报,但是后来韩信却给了她巨大的回报。这也是教人向善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也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好人必有好报。

3.侧重于韩信的知恩图报,我们可以看出,吃水不忘掘井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我们必须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4.最后我想说一点,在帮助别人时,我主张雪中送炭,不主张锦上添花。在雪中的人,对炭的需求程度远远大于锦对花的需求程度!雪中之人,没有炭,可能活不下去;而锦没有花,依旧是锦。由于我自己能力有限,我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时,是会考虑这人是需要炭还是需要花,如果需要的是花而不是炭,我是会考虑不帮的。

——本文史料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