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年前,K-M9中的L-M20(M11)、M-M5(M4/H17)、K、P-P27(M45)白人分离出去之后,剩余的人群染色体突变为M214,接着又分为N、O,但Gm血型仍然是afb1b3,而没有象印欧人一样突变为fb1b3N、O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过,进入东南亚,这期间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种的基因剩余的N、O的另一支留居西亚(苏美尔、伊朗、巴基斯坦)故土,到后来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伊朗-阿富汗的先雅利安文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在未来地球上最先消失的人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未来地球上最先消失的人种
5万年前,K-M9中的L-M20(M11)、M-M5(M4/H17)、K、P-P27(M45)白人分离出去之后,剩余的人群染色体突变为M214,接着又分为N、O,但Gm血型仍然是afb1b3,而没有象印欧人一样突变为fb1b3。N、O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过,进入东南亚,这期间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种的基因。剩余的N、O的另一支留居西亚(苏美尔、伊朗、巴基斯坦)故土,到后来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伊朗-阿富汗的先雅利安文明。
4万年前,在东南亚的密林里,N、O演变为黄种人。黄种人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在与棕色人种的对比中,渐渐占据了优势,并最终将自己居住区域(华南-东南亚)的棕色人种不分男女全部予以种族灭绝,而不是同化融合。也就是说,此时华南南部和东南亚随着黄种人的到来,Y染色体发生了C、D被O的替换。
2.5—3万年前,O-M175后来又突变为沿海支黄种人O1-M119、中间支黄种人O2-P31、内陆支黄种人O3-M122。
沿海支黄种人O1称澳泰族群,线粒体单倍群B4a,B4b,M7b是其母系特征。O1后来又突变为O1a-M101、O1b-M50/103/110。在北部湾一带,O1孕育了很长时间。1.4万年前,O1向东迁徙,散布到了整个广东和台湾的海岸线上,台湾的原住民就是此时始形成遗传基础,后来发展成为百越。稍后,O1又有部分沿着越南海岸南下,后来发展成马来族群。1万年前,广东西部的百越和东部的百越发生了差异,西部群体后来演化成仡佬族(又向西北迁徙到了贵州,建立了夜郎诸国,同化了当地的许多南亚语百濮族群),而东部演化为侗傣族群。
中间支黄种人O2又称南亚(百濮)/澳斯特罗-亚细亚,形成于柬埔寨-泰国,并散布于整个中南半岛(除缅甸北部)、中国云南省东部、广西省和海南岛,今中国的佤-德昂-布朗、缅甸-泰国的孟族、柬埔寨的高棉族、越南的京族、马六甲族、尼科巴族、印度的蒙达族、斯里兰卡的维达人都是其后代。另外,百越民族中,泰国泰族的65%、中国壮族的35.95%也是O2的后代。O2后来又突变为O2a-M95、O2b-SRY465,O2a又突变为O2a1-M88/111、O2b又突变为O2b1-47z。
内陆支黄种人O3-M122,最初聚集在缅甸、中国云南省西部,O3后来又突变为O3a- M324,O3b-M164、O3c-M159/Line1、O3d-M7、O3e-M134。O3a又突变为O3a1-M121、O3d又突变为O3d1-M113、O3e又突变为O3e1-M117/133。O3e1进一步突变为O3e1a-M162。
当时,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距今7万年)不仅仅造成了海平面下降、大陆边缘延伸,另一个效应是一些不高的山都是积雪冰封,使得南岭等山脉成了黄种人向北进入长江流域的天然障碍。1万年前,冰期结束,使得黄种人大量北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各地的黄种人中燃烧了起来,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被拉动了。黄种人的北上分三条路线进行。
中间支黄种人南亚(百濮)民族的一支南蛮(苗瑶),北上经过贵州、到达四川,接着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西尽三峡川东、北达豫南豫中、东抵鄱阳湖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苗,Y染色体是O2a*,后来汉藏部落O3d混入南蛮,而南蛮的O2a1则脱离南蛮混入南部百越。 南蛮先后创造了石门皂市下层文化(为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岭(湖北京山县)文化(前3000—前2000)→湖北龙山文化(青龙泉三期,前2400, 与中原龙山文化有较大区别)四种新石器文化。 中间支的南亚(百濮)民族的其他支,没有随苗瑶支北上,而是继续留居中南半岛故乡。
内陆支黄种人O3沿着四川的几条大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北上,(另一种途径折返向西经喜马拉雅山南麓达阿富汗,然后经新疆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东进) 来到了黄河上游地区,形成了所谓汉藏(羌华)民族。
由于广西、云南、中南半岛、海南居住着百濮,湖南北部居住着苗瑶,所以沿海支黄种人的百越民族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正东。8000多年前,广东东部百越开始萌发新石器文化和农业文明,并分三支迅速扩张开来。第一支向东北迁徒进人江西,形成干越;部分干越后来东迁进人浙江,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於越先后创造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000年)、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分为马家浜和崧泽两期,为前4300~前3300年)、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与山东龙山文化有更密切的联系)、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前3200~前3000年)。於越民族继而又从江苏进入山东,与当地的苗瑶、通古斯融合创造了先东夷文化。第二支渡海迁徙到台湾岛,形成了台湾平埔族的一部分。第三支在广东和福建内部扩张,闽越向北分出了东瓯,南越向西分出了西瓯。西瓯和雒越融合形成了壮族,唐朝时壮族一部继续西迁到西双版纳、南迁到老挝、泰国,征服并同化当地的百濮土著,形成傣族/泰族。今壮族的17.9%、泰国泰族的10%、越南京族的7%、柬埔寨高棉族的8%、土家族的20%拥有M119。
公元前,在汉族的扩张压力下,百越民族纷纷离开东南沿海。特别是闽越在强制移民政策下,几乎完全离开了福建。部分闽越群体逃亡到了广东,并渐渐向西迁徙到贵州,演化成了水族。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
同属黄种人东部沿海支的南岛民族,沿着越南海岸南下,来到马来半岛,征服当地的南亚百濮土著,接着向南面广阔的大洋进发。公元前3000年之后,扩散到了印尼、菲律宾。公元后又进一步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吉尔伯特(基里巴斯)、关岛查莫罗、加罗林群岛(波纳佩-雅普-特鲁克)、帕拉乌、瑙鲁]、美拉尼西亚[斐济、莫图、雅比姆、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波利尼西亚[新西兰毛利、乌维亚、萨摩亚、汤加、图瓦卢(艾利斯)、钮埃、库克群岛拉罗通加、社会群岛塔西提、土阿莫图、马克萨斯、夏威夷]。波利尼西亚南部群岛的棕种C含量浓厚。
4、黄种人进入北方取代棕色人种
1万年前,沿海支、内陆支的黄种人分别北上,阿尔泰在与吐火罗人(Y染色体单倍群为P)第一次混血的基础上,又与当时北上的两支黄种人发生了第二次混血,形成黄棕混血的黄种人北亚人种。东部阿尔泰通古斯混有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但也混有很多内陆支成分O3(可能是进入文明时代后加入的);中部阿尔泰蒙古混有较多的内陆支成分O3;西部阿尔泰突厥也开始混入了大量的内陆支成分O3。
目前,蒙古族血统中,C3占55%,O3占20.5%,O1占4.2%,O2占1%,K占4%,N占5%,R1a、D、Q、J各占2%,RxR1占1%,F 占0.8%,R1b占0.5%。朝鲜族血统中,O2占39%,O3 占30%,O1占2%,O*占3%,K*占2%,J占1%,C占16%,D占5%,N占2%。满族血统中,C占20%、D占6%、N占5%、O占68%、P占1%。 维吾尔族有10%的阿拉伯血统J、3%的印度黄白血统L、39%的雅利安血统R、4%的蒙古血统C、4%的藏族矮黑血统D、2%的芬兰黄种人血统N、14%的汉朝唐朝戍守西域的汉族士兵血统O3。
C3突变为C3a –M93、C3 b-P39、C3 c-M48/77/86。C3-M217(P44)占布里亚特蒙古族的60%、蒙古族的55%、达斡尔族的31%、锡伯族的27%、哈萨克族的45%、乌孜别克族的17%、吉尔吉斯族的10%、维吾尔族的4%、阿尔泰族的23%、雅库特族的11%、土耳其族的1%、喀山鞑靼的1%、古西伯利亚科里亚克族的30%、宁夏回族的23%、藏族的2%、印度讲印欧语的3%、塞尔库普的3%。
C1-M8/105/131占鄂温克族的65%、鄂伦春族的61%、日本大和族的8.5%、阿伊努人的90%、朝鲜族的16%、满族的20%(含C3)、赫哲族的30%。C2—M38占澳大利亚土著的70%、伊里安查亚的25%、巴布亚新几内亚的3%、婆罗洲的17%。 C4-M210占印度(包括印欧和达罗毗图语系)的比例为5%。
D分布于印度安达曼群岛土著(100%)、苏门答腊岛土著、冲绳人(55%)、藏族(50%)、土家族、彝族、缅甸族、克钦/景颇族、瑶族、日本(34.7%)、朝鲜(5%)、满族人(6%)、维吾尔族(4%)、阿尔泰族(4%)、蒙古族(2%)、乌孜别克族(2%)、哈萨克族(1%)。 N所占比例中,布里亚特为27%、叶尼塞鄂温克族17%、中国鄂温克族0%、鄂伦春族的5%、赫哲族18%、朝鲜族2%、满族5%、达斡尔族9%、锡伯族21%、蒙古族5%、阿尔泰族4%、哈萨克族7%、吉尔吉斯族3%、喀山鞑靼21%、乌孜别克族2%、维吾尔族2%、日本2%、藏族5%。
O1—M119所占比例中,布里亚特蒙古人5%、锡伯族7%、达斡尔族4%、蒙古族4.2%、满族5.6%、乌尔奇Ulchi(赫哲亲属)3.8%、雅库特4%、宁夏回族的8%、古西伯利亚尼夫赫6%、堪察加人的6%、科里亚克人7%、朝鲜族的2%、日本人3.4%、叶尼塞鄂温克3.2%、中国鄂温克族5%。
O2—M95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的孟族、柬埔寨高棉族、越南京族等南亚(百濮)语系和中国的苗瑶语族;而且,百越民族如泰国泰族的65%、中国壮族的35.95%也是O2;另外,东北亚O2含量也很高,如日本的O2比例高达31.7%,朝鲜族O2比例亦高达39%,满族的O2 比例为26.4%,赫哲族为5%、达斡尔族为21%、鄂伦春族5%、叶尼塞鄂温克0%、中国鄂温克族2%、锡伯族1%、宁夏回族的2%、蒙古族1%。
O3所占比例中,蒙古族20.5%、锡伯族30%(含O*)、达斡尔族27%(含O*)、满族36%、赫哲族46%(含O*)、鄂伦春族22%(含O*)、朝鲜族30%、日本人20.1%、维吾尔族14%、哈萨克族8%、吉尔吉斯族24%、宁夏回族17%(含O*),中国鄂温克族28%(含O*)、叶尼塞鄂温克族和布里亚特蒙古人为0。
阿尔泰人在黄土高原(突厥)的故土被内陆支的黄种人(汉藏民族)霸占,生活在那里的阿尔泰人不是被屠戮就是向北面的家园逃窜,所以今天黄土高原的居民很少有阿尔泰特有单倍群C的发现。
阿尔泰人在华北(通古斯)的故土遭到了沿海支黄种人的大规模入侵,不过,沿海支黄种人相对比较温和,与通古斯和平共处而不是屠戮,二者逐渐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东夷的C成分相对浓厚。
新石器时代,阿尔泰人在阴山以北创造了以细石器/刮削器在生产工具中占优势的狩猎文化,与阴山以南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仰韶文化有明显不同。商族的母系祖先东夷从燕山地区南下到古河济之间的进程中,一部分阿尔泰人(蒙古群)也随之从大兴安岭山原南下来到商族祖居的赤峰市、朝阳市、承德市、北京市,创造了拉苏克游牧文化之一的夏家店上层文化。
后来的匈奴、坚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种人居于统治地位的棕色白色混血人种。随着突厥人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 公元400年突厥族群的匈奴西迁,演化为保加尔人。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厌达人西迁,一部分被斯拉夫人同化,一部分被保加尔人同化。保加尔人的一支演化为目前的楚瓦什人,保加尔人的另一支被斯拉夫人同化为保加利亚人。中亚北部的突厥族群可萨人、佩切涅格人、乌古思人、钦察人逐渐演化成目前巴什基尔人、库梅克人、诺盖人;后来一部分与西迁的蒙古人融合为鞑靼人。
黄种人乌拉尔支N-LLY22g,后来又突变为N1-M128、N2-P43、N3-Tat,而N3-Tat后来又突变为N3a-M178(M231)。N-LLY22g跟随内陆支黄种人来到黄河上游,并进入突厥地盘,与O3一起征服了突厥,成了那里的主宰,原始突厥语、汉藏语、乌拉尔语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乌拉尔语。前3000年,N途经阿尔泰山,最终西迁至乌拉尔山,形成乌拉尔族群。 乌拉尔族群与当地的占人口多数的斯拉夫-日尔曼人(R)、波罗的海人(I)融合,形成芬兰-乌戈尔人,再后来分成三支向外扩散:向北的一支沿着伏尔加河上游进入北欧,演变为芬兰人、芬兰以北的拉普人(N占45%,I占30%,R1a占20%,R1b占5%)、爱沙尼亚人、莫尔多维亚(莫尔多瓦)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卡累利阿人、科米人(黄种人);向西的一支演变为马扎尔人;向东一支,沿卡马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演变为汉蒂(奥斯恰克)人、曼西(沃古尔)人等。剩下的乌拉尔族群被称为萨莫耶德人,包括涅涅茨人(分布在北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两侧,N占80%,R1a占10%,I占6%,R1b占4%)、塞尔库普人(N占7%,R1a占18%,R1b占6%,C占3%,Q占66%)、牙纳桑人,他们生活在俄罗斯极北地区,是相对纯粹的黄种人。
黄种人沿海支和内陆支大规模来到北方以后,分别对当地的阿尔泰-棕种男人进行了杀戮和驱逐,但保留了阿尔泰-棕种女性(Gm血型是ag axg ab3st)以婚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北迁的黄种人的后代与阿尔泰-棕种的后代是同母异父。 当历史进入了阶级社会,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奴隶的需求使得黄种人对遭遇到的棕种男人不再灭杀。那段时期黄种人才到达的边缘地区,比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日本列岛,棕色人种的成分被大量地保留了下来。
日本列岛在棕色人种绳文人到来时还可以通过大陆架很容易地到达,而当黄色人种来到东北亚时,已成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岛,是黄种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现在北海道的虾夷人(阿伊努人)和种子岛的部分居民就是绳文人的后代。日本的黄种人----弥生人,是春秋战国之后从中国大陆迁入的东夷人(O2 O1)、汉族人(O3)、通古斯人(C1),弥生人在九州岛登陆,然后向本州岛及更东北方向扩张的过程中,对旧石器的绳文人进行了征服和奴役,造成了日本绳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本州岛的北部和库页岛,都还是虾夷人的领地。 从日本各地的遗传结构看,棕色人种的遗传比例虽然是从西往东递减,但各地的该种成分都不在少数。所以日本人总体上应该算是两个人种的混血。日本大和民族的Y染色体类型中,O-M175占54.2%(其中O2--M95占31.7%,O3--M122占20.1%,O1--M119占3.4%);D占34.7%;C1-M8占8.5%;N占1.6%。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中,C1-M8占90%,D占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