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拍证件照是什么时候呢?

穿着正式,面对镜头,是不是还有点儿小紧张?

或许你不知道,证件照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哦!

在发明相机之前,古代人通过精湛的绘画技术,将人物的相貌惟妙惟肖地记录了下来。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1)

图 | 明·刘伯渊肖像画,纵45.4,横26.4 厘米 |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但是,这些古人“证件照”可没那么简单,他们的衣冠穿着大有来头,还能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其中明朝的官员服饰更是十分讲究,他们甚至将各种飞禽走兽印在了上面。

现在,就请大家一起在明朝公务员“证件照”中探索这份神秘吧!

官制服饰在各个朝代不断演化,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潮流有很深的渊源。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下令废除蒙元制定的服饰制度,改换汉、唐为主的传统服饰。

经过漫长的演化,明朝官制服饰逐渐定型。补服(又称补褂、外褂)的款式、颜色,以及补纹(即绣在补子上的纹饰图案)被最终确定下来。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2)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3)

图 | 左·明朝文官补子图,右·明朝武官补子图 | 选取自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

文绣禽,武绣兽。

明嘉靖十六年,文武官员服饰已有了较为固定的飞禽走兽纹饰,后期也基本沿用,鲜少改变。

对于皇亲国戚、公侯伯子爵,他们就用瑞兽麒麟、白泽。而其他官员则有不同规定。

《明史》记载:

文官一品仙鹤,二锦鸡,三孔雀,四云雁,五白鹇,六鹭鸶,七鸂鶒(xī chì),八黄鹂,九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4)

图 | 明中期织锦云鹤纹一品 | 选取自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

武官一、二品为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pí),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风宪官虽属文官序列,但使用兽图獬豸(xiè zhì)。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5)

图 | 明织锦都御史獬豸纹补子 | 选取自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

画家在细心描绘人像的同时,自然也将这些补子图记录在了画作中。

识得补子上的飞禽走兽,便很容易辨认出文官还是武官,以及他们的品级。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6)

图 | 明·钱三持像(局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钱世桢,字士孙,号三持,他是明代名将。万历二十年,朝鲜遭倭寇侵犯,向明朝廷告急求援,世桢东征游击,立下赫赫战功。

先不看作为将领的威严神态,只观他的补子图案,便知道他是官阶极高的武将。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7)

图 | 明·佚名·钱三持家堂像,绢本设色,131cm×84.5cm |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而另一幅《钱三持家堂像》便可发现,他的家人亲眷并非全是武将,也有品阶很高的文官。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8)

图 | 明·佚名·影像,绢本设色,167cm×95cm |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这幅具体年代不详的影像,则可很容易认出他们是文官家族。

同样的祭祖画作,还有下面这幅。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9)

图 | 明·佚名·影像,绢本设色,265cm×148cm |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上面这幅画作的家族先人早已作古。后世晚辈有人做了官,便作了这幅祭祖影像图。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10)

图 | 明·佚名·沈度乐琴书处图肖像,绢本设色,74cm×112.6cm |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明朝中后期,国力衰微。补子的质量一降再降,方形补子的大小由原先的40厘米降到30厘米,且做工逐渐粗糙。只是补子定式还保持着原样。

明宫服饰对清宫服饰有很大的影响。

清军入关后,清朝的补服和补子也开始逐步确定下来。此后,清朝文武官员补服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出席政事活动,参与祭祀,或参加宫廷活动,都需着补服。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11)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12)

图 | 左·清朝文官补子,右·清朝武官补子 | 选取自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

与明朝补子纹饰有所不同。根据清宫典籍记载,文官一至九品分别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武官一至九品分别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七、八品相同)、海马。

结 语

看似不大的明清方补竟然有如此大的讲究。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内涵之深。

明朝官员所穿的服饰并不限于一件补服,他们在不同场合还需着不同服装。这并非寥寥几语可以讲完,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传统文化,不断探索了解。

编审:张筱曼

责编:邓莫南

策划:彭 锋

编辑:刘梦迪

明代六部官员级别及人数(另类证件照)(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