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用到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核定需要平均工资,基本养老金调整需要平均工资,甚至经济补偿金计算也需要平均工资,但这几个平均工资并不是一回事。最近几年,在社平工资和岗平工资以外,又新出了全口径平均工资,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社平,岗平,个平,全口径平均工资,会直接影响社保缴费和个人钱包,一定要搞清楚。另外,为啥每年公布完平均工资,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又拖后腿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工资总额

1.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个人所得税、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最低工资标准

1. 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付工资。其组成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劳动者在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2.职工如果没有向单位提供正常劳动,请事假或者休病假,单位按其实际提供劳动的情况或有关规定支付工资,工资额是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病假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的80%,指的是扣除由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之前的工资。

3.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略有差异。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综合考虑各地居民每年的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职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水平、失业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别,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差异也会较大。

工资涨了社保缴费基数会变低吗(这4种平均工资直接影响社保缴费和你到手的工资)(1)

本表数据时间截至2020年3月31日,仅供参考。

明确完工资总额和最低工资标准两个概念以后,咱们来聊一聊平均工资的事。

三、社平工资

1.社会平均工资包含的人员为在岗职工、离岗职工等。

2.一般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年度)从业人员总人数(在岗职工、离岗职工等)。

四、岗平工资

1.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包含人员为在岗职工。

2. 一般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年度)在岗职工总人数。

五、个人平均工资

1. 个人平均工资主要与员工本人有关。

2. 一般指员工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年度)全部工资总额/12个月。

六、全口径平均工资

1.为贯彻落实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决策部署,减轻企业缴费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依据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2020年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执行全口径平均工资。比如北京、沈阳等地区,早已开始执行全口径平均工资。

2.全口径平均工资主要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础,加权核算。

3.采用全口径工资以后,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城镇全体参保人员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以此来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工资水平较低的职工缴费基数可相应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缴费负担。

七、4种平均工资的使用

1. 全口径平均工资执行以前,一般将社平工资作为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将岗平工资作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全口径平均工资执行以后,一般以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

《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49号)文件规定:

1.对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各省(除湖北省外)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下同)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的政策,廷长执行到2020年6月底。湖北省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继续执行到2020年6月底。

2.各省2020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继续执行2019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标准,个人缴费基数上限按规定正常调整。

工资涨了社保缴费基数会变低吗(这4种平均工资直接影响社保缴费和你到手的工资)(2)

沈阳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的规则,仅供参考

注意: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各企业可以按照企业类型享受相应政策扶持。另外,各省2020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继续执行2019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标准,个人缴费基数上限按规定正常调整。

2.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为了保障在职员工的利益,也就是用于保障给单位提供正常劳动的群体的利益。还可作为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的下限标准。

3. 个人平均工资主要可应用于经济补偿金计算、工伤待遇的计算等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八、为什么每年公布平均工资以后,很多人感觉又拖后腿了

每年各种平均工资发布以后,无论是对比社平、岗平、全口径平均工资,很多上班族表示已经哭晕在厕所,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又拖后腿啦!主要原因如下:

1. 目前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城市、不同岗位收入差距很大的。高收入的群体虽然数量少,但是平均下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低收入群体的平均工资拉高很大一截。要真正反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仅看平均工资是不够的,其实统计部门不仅要发布平均工资,也应发布工资中位数、众数、高位数和低位数,通过对比这些数据,反馈出来的信息会更加客观和全面。

2. 平均工资并非实发工资。平均工资一般指的税前工资,包括五险一金、也包括所有货币类和非货币类费用。另外,咱们也应该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少数人工资水平确实高,甚至高的离谱,高的让你难以想象。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对于某些低收入群体,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拖后腿”了。

写在最后:

1.不同的平均工资,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慎重,切勿弄混,否则直接影响个人的腰包。

2.平均工资只是一个参数据而已,所谓“拖后腿”也只是一句戏言罢了,我们应理性吃瓜。

工资涨了社保缴费基数会变低吗(这4种平均工资直接影响社保缴费和你到手的工资)(3)

小伙伴们,今年你被平均了吗?

欢迎留言!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人事通,分享身边的人事那些事儿,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