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是一部由希区柯克执导,詹姆斯·斯图尔特、格蕾丝·凯利主演的悬疑片,堪为希区柯克悬疑影片的代表作之一。
该片讲述了摄影记者——杰弗瑞为了消磨时间,偷窥自己的邻居,观察他们每天的生活,并由此识破一起杀妻分尸案的故事。
这是一部打着鲜明的希区柯克烙印的作品。一开始,我就被它很有意思的镜头感吸引。
因为场景单一,摄影和表演需要非常突出,摄影确实也做到了!开头交代人物背景的长镜头,取景十分成熟和美观,房子也棒呆。这种多层构图,令我想到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甚至有种看了一台舞台剧的感觉,这就是非常有意思的普通市井生活吧。假设把后窗故事开展成一个电视剧,即使没有悬疑,也会变成特别有趣的情景剧吧。
1954年的电影,70年后来看,还可以将人拉回50年代,把自己放到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情境下。
电影开头部分特别好玩,尤其是杰弗瑞那打了石膏的双腿——作为摄影记者的他,由于一次意外摔断一条腿,不得不在轮椅上过一段无聊的日子。
因为腿打了石膏而只能整天坐着,杰弗瑞的活动范围几乎就是静止地靠在窗边,演员詹姆斯·斯图尔特除了惟妙惟肖地模仿行动不便者以外,没有什么肢体动作;整个剧情中,他三分之一的戏份都只是张望的表情——每一次张望都不同,每次张望后的反应也不同;在如此狭窄的表演空间中,他能做出这么生动精彩的演绎,这个演员的演技真心不错!当然,这也很考验一个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和拍摄的技巧。
时值纽约的盛夏,周围的邻居们日夜都敞开窗户,杰弗瑞透过窗户观察周围的邻居们,各家窗口的生活也都在变化着:每个角色也都塑造得生动立体(如作曲家、独居女人、养狗的夫妇、芭蕾舞蹈演员等等)。
这位体态迷人的舞蹈女演员,每天身穿胸罩短裤、迈着优美的舞步干家务。
一位独居的作曲家经常坐在钢琴前创作,干家务时也不例外;这对无子女的夫妇,热得躺在三楼阳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
二楼推销商苏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时可以看见两人口角;一楼的单身女子似乎总也找不到伴侣,被杰弗瑞称为“寂寞芳心”;一对新婚夫妇搬进公寓后忙不迭地亲热,随即放下窗帘,此后就难得亮相。
总之,男主杰弗瑞窥视的窗口就像一块块电影银幕:寂寞女人是剧情片、新婚夫妇是情色片、钢琴家是音乐剧、芭蕾舞者是性喜剧、生病女人那里是恐怖片。各个窗口里的配角,戏份都不多,但各个表现力极强。
杰弗瑞就在窥视中打发无聊的时间——出色的摄影师基本都有一个职业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意无意地去观察人间。
杰弗瑞其实并不寂寞,每天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病体生活的护士斯泰拉,总是埋怨他不赶快娶几乎十全十美的女孩丽莎,而自认散漫自由的杰弗瑞则担心丽莎能否和自己真正相处愉快。
这二人的对话很喜感。护士的表现也很出彩。我很喜欢这种说话的腔调!
聪明美丽,热爱着他的女友丽莎露面了!一现身就艳压全场!
要说就一个穷记者,不该有丽莎这样档次的女友,可是换个丑女做女主,电影也没人爱看了——就冲女主满满的颜值,这电影很难打低分!
灯光是为了营造气氛的需要,而不只是照明——利用光影和服装制造人物形象,希区柯克真正懂得导演技术的根本。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颇有意思。
从颜值上看,演员格蕾丝·凯莉和男主角詹姆斯·斯图尔特,有种格格不入感:男主老相又邋遢,衬托着女主完全的美貌——这样事业成功的女性,却屈尊着一副家庭妇女的姿态,大概这就是真爱了吧。男主角却对其无视甚至冷淡,这么一个大美女都做到这份儿上了,杰弗瑞还是一脸“我无动于衷”的直男气质,这是典型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啊!
不过这可能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那个时代的男主角多少还是有点居高临下看待女性的,更多的是把控着观众,而不是顺从于观众。
导演把细节做得很到位——男主是知名摄影师,一开场就有镜头,表现他房间里女明星封面照的底片,暗示他和时尚界的女主就是这么认识的。按说记者这种行业,有名无钱,女主想让他转做时尚摄影师,收入高,还不用东奔西跑,但杰弗瑞坚决不愿意。
电影全部是室内戏,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看不到半小时就会加快节奏——后边就撑不住了。
杰弗瑞和丽莎的谈话,大意就是爱情里的驯养和反调教:丽莎说,结婚以后夫妻俩互相交流思想,男主说,那是你们高档小区的场景,咱这里就是夫妻俩为了琐事吵吵闹闹……
大约就得这么看这电影才有意思!仔细品味各个阶层的对话,而不是一味讨论破案的某些细节。
讲真,格蕾丝美得太上流社会了,这个角色真心适合25岁的她。不仅目光如炬,张张照片都透着不可直视的贵气。男主居然对这种女孩爱搭不理,这种事情在现实不可能发生。
前面说过,杰弗瑞的记者不算什么高收入行业,普通白领吧。但这位男主有才气有名气还有个性!就不爱一本正经地住高档公寓,就爱住普通住宅楼,图个热闹有人气。这就是个性强的艺术家脾气,这种人很可能是有的。
另外,如果说男主有钱有地位,该住大豪斯,那就没有众生相可看了。
最可贵的是丽莎爱才,不看重财,还会不断地发起温柔攻势。直男杰弗瑞看起来是不情不愿,其实两个人很配!比如他俩的亲吻,让人觉得特别缠绵特别温暖。
格蕾丝又换装了——这种芥末绿!很少人能把绿色穿得好看,太吸引眼球了!金发雪肤,没有任何问题。
这件衣服的剪裁得也很别致啊,类似中式立领,把我看呆了。穿这身衣服,对人的身材和颜值,要求得有多高啊!
这身行头到现在都是经典,还被林志玲复刻过,但是云泥之别啊。
脱了外套,内搭更加精致,这简直就是秀色可餐嘛。
面对穿这样一套诱人睡衣的女性,若还能保持矜持,男主是真有些不知好歹了。
当格蕾丝换上第三套无比熨帖的黑色礼服——这里的每件衣服都是为她量身定制的。我就明白了:这电影看的不是情节,而是看独特的运镜与特殊情况下的气氛塑造……
就比如,看格蕾丝.凯莉的魅力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极致地绽放。
吸引我的地方,从来不是什么情节的悬念,作为悬疑片,它没吸引我,但抛开悬疑,作为剧情喜剧来看,就特别优秀了。
比起波罗的那些情节,这电影里是小儿科,关键是男主只凭观察得到的线索,怎么才能让人相信他的分析,要证实是比较难的。男主作为摄影师,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确实强,先说服了护士,又说服了女友。
格蕾丝的这条花裙子好看!俏丽大方,有一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不同于其他服装的距离感。
从那只小狗被杀,杰弗瑞、丽莎和护士斯泰拉再度紧张起来,丽莎勇敢地帮助男友打探杀人嫌疑犯的消息,冒险去疑犯家送信,用自己的行动让男主一步步改观,欣赏自己。
为了找到真凭实据,两位女士决定亲自寻找证据。这组深夜挖坑的行动,完全用镜头说话,不需要任何旁白。
丽莎甚至潜入嫌疑犯的家里——爬窗子的动作太像跳芭蕾舞了,穿高跟鞋翻窗跨栏,也优雅得不行!
我对她的勇气真是钦佩极了,简直另眼相看,你觉得她只懂得花钱买首饰买衣服去高级餐厅吃龙虾,是个肤浅的花瓶吗?等看到她有勇有谋,能飞檐走壁,去杀人犯家里找证据,你又重新被她迷住了!
这是真心喜欢她——再精彩的剧情也不如俏皮娇嗔,为你煮粥温酒、更衣爬墙的丽莎来得实在。这个机智勇敢的姑娘,骨子里有冒险精神。
莉莎在寻找证据时被堵在屋子里,杰弗瑞及时报警,才使她免遭毒手。这趟终于没有空跑,她居然向杰弗瑞示意:自己已经找到了证据。
看看,这么十全十美的妻子去哪里找啊,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破案抓得流氓。幸亏有这么个事件,男主才发现丽莎身上不同一般白富美的亮点,那就互相欣赏迁就融合吧,不然怎么可能走到一起?不能想象的。
经历过这件事,男女主的感情升华了——女主愿意抛下华服美饰,换装穿平底鞋,长裤衬衫,看西藏游记,跟男主一起体验生活。
男主到最后也终于接纳了人家并且钦佩有加了吧。
但是还有你意想不到的,在最后一幕,丽莎趁杰弗瑞熟睡,扔下冒险的书,换了另外一本杂志——其实还是重新拿起了时尚杂志——很有情调的结尾。
——这不是欺骗,这是在“征服”爱人,她证伪了他对她的判断,但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真实,是很值得倾羡的。
希区柯克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他讲的故事,而且还在于他讲故事的方法。从开始的矛盾纠结到结尾的平静有序,他把一部谋杀片的悬疑一点一点娓娓道来,而这一切又只是发生在从一个房间的窗口向外辐射100米的范围之内。“如果你看到的是一部关于谋杀的电影,一级;看到的是一部关于偷窥的电影,二级;看到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三级,看到的是一部从无序到有序的电影,才是最高级。”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没有那么好,但这的确是一部兼具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佳片。这我还是能自己给出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