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这个问题挺好。假设,保障层次和保障范围,还要保障内容等所有内容均一致(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不同公司的总是会略有区别)

同样的保障内容下,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费会有差距,其实有差距是完全可以值得理解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差异为什么那么大

首先不同公司的产品,价格肯定是会有差异的,这在整个社会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哪怕外观和品质完全一样,换个标就能让价格差上一大截,这一点上,想想大家去买衣服就能深有体会了。你就说两个牌子的衣服在质量和保暖上有本质的差别吗?有差异的无非是外观设计,但是这个外观设计一旦规模化批量生产后,均摊到每一件商品上,这个成本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说,想想自己平时用的手机和汽车,全拼配置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有不同的价格差呢?

一方面是品牌溢价,这是现代消费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影响,你用这个牌子的东西,可能只是喜欢这个牌子,深层次下可能是认同这家公司的背后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不同公司总会额外给自己的客户一点点小福利,用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搞什么粉丝会等等。

这些所有的成本最后都会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并且以一分钱换一分价值的形式固化到消费者心中,使得消费者坦然接受这个价格差。

其次,我们倒推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中,为什么会有这个价差的存在

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先讨论的是,保费的定价基础是什么。

人寿保险的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组成。以预定死亡率和预定利率为基础计算的保险费为纯保险费,纯保费是保险金给付的来源,纯保费的总额与保险金的给付总额应达到平衡。附加费用用于保险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开支,也就是预定费用率。(由于寿险期限较长,它的费用较为复杂,有些费用只在保单第一年存在,有些费用分摊于保险合同有效的整个期间;有些费用可表示为固定常数,有些费用可表示为保费或者保额的一定比例。)

为什么同一个保险公司报价不同(几乎同等条件下)(1)

预定死亡率,可以理解为概率统计下,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一般都是根据国民生命表做测算,不同保险公司在这个地方用的预定率都是源自于同一个国民生命表,在经过保险公司自己的风险选择。

预定利率,可以看做是保户未来的一种收益,或者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可看做是单纯依据死亡率计算的保费的折减。因为它在保单有效期内,也就是长达几十年内都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对于传统寿险是极其重要的。

预定费用率,这个最简单,就是保险公司的一切运营开支,包括房租水电,以及人员工资,还有销售佣金等。

有了这三个概念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保费上的差异了(就如同把一个手机从零配件到终端销售上,都进行了拆解,很容易推导出来)

先说预定死亡率,在同一个区域经营,不同保险公司都是以同一个国民生命表为基础,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就是在于后两者。

预定利率呢,保险公司提前拿走了我们的钱,要按照一定的利率进行计息(其实就是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同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不一样,有的会按照1.5%,有的会按照3%,这个是保险公司自身的定价,和外界没什么关系。看起来一年两年的没什么关系,但是长期复利下来,也是非常高的一个金额。

最后说预定费用率,先说一个前提,根据2020年的1月2日监管颁发的【普通人身险精算规定】,长期健康险的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也就说我们买一款重疾险,至少有65%的钱花在了保险本身的价值上,流通环节的成本不超过35%。了解现代商业社会各项商品加价的朋友,应该能明白这个费用率几乎算是最低的水平了吧。而在实际生活中,为了竞争,有的保险公司更是把附加费用率降低到11%上,也就是接近90%的保费都是纯保障用的,甚至有的保险公司会以近乎赔钱的费用卖重疾险。

为什么同一个保险公司报价不同(几乎同等条件下)(2)

而对于大型保险公司或者是知名度较高的保险公司,就不用过多考虑这些竞争,在预定费用率方面通常会做得较高,当然保费也会比较贵。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了,不同公司的产品有价格差异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会有意地用价格价格进行区分。而在保险领域,从产品的预定利率上是不同险种价格差异的内源性因素,从产品的预定费用率上是价格差异的外源性因素。

然后,对于保险产品而言,不管价格的贵或者便宜,其保险合同上约定的权益都不会因此而减少,这是购买保费便宜的险种的客户最大的后盾,这个是受法律保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