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铃铃》被一部分人“只看演员表就知道是烂片/只看预告片就知道是烂片/看完了果然是烂片”,这事儿完全不意外。毕竟是“群星云集的港产喜剧”吧,命该如此。是否喜欢这部电影,要看观众是否有迷影情结吧?有些人看它就如归于故里,能够体会它的幽默感和精彩,有些人则不能。正如有些人真心喜欢《2049》,有些则不。试片那天从影厅出来的时候同行的反应就两极分化很明显。

妖铃铃的最新预告(事实证明妖铃铃)(1)

在当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啊——这一代有观影习惯的城市青年,有几个还会被邻里之情打动?别说跟邻居混熟了,跟真亲戚都没那么深厚感情吧?还有,几个人愿意对身边的陌生小孩温柔?几个人拒绝升职加薪一夜暴富买别墅?更何况,养一大堆手下然后训练他们扮丧尸,当一个这样的万恶地主好像还挺有意思的厚?干事业,赚大钱,上班时间全公司一起过足戏瘾,片尾还收获亲情,沈腾竟成全片最大赢家。所以铃姐这种戏假情真的桥段,全建立在“市井人情”的基础上。可惜贵支素无共情力,所谓“市井”一转眼就成了non-core function,对老人可以控煤,对病人可以控药,对女主人可以放火,对闺蜜可以关门。

铃姐在《妖铃铃》里不是租客,而是江湖儿女。这点又和吴镇宇、方中信扮演的阿明、阿仁相似。有江湖夜雨,又天真无邪。以前没发现吴君如有这样世故又天真的特征,可能她的喜剧形象太闹了,不给人细想空间。但昨天提起来的时候有友邻提醒,很多港人都这样,

妖铃铃的最新预告(事实证明妖铃铃)(2)

请输入图片描述整栋大楼里的人,明明顶上已无遮头片瓦,早就已经身在江湖,但有“萌贵坊”(或者直接叫兰桂坊?)三个字一围,就恍惚还在象牙塔里。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儿,不出一切平安,出去了就回头无路,八十一难。

妖铃铃的最新预告(事实证明妖铃铃)(3)

《妖铃铃》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挑战:强烈的风格化,会有人不喜欢,也会有人产生距离感。吴君如在首映式上哭着说“我就想要这种风格”,她非常清楚无厘头风格可能会让《妖铃铃》远离一部分观众,但她还是去做了,因为这是从她身体里和经验里长出来的电影。

妖铃铃的最新预告(事实证明妖铃铃)(4)

很显然吴君如交出的答卷的分数并不是很理想,片子表达的情感线稍差强人意,给人更多的 是荒唐而非荒诞,喜剧也变成了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