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长期以来,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最直接和最紧密的相互联系,有着为“三农”服务的光荣传统。在阿克苏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走过了辉煌的昨天,迎来了发展的今天,未来还将面对不断奋进的明天。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网(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的昨天)(1)

图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外景效果图。 (资料图片)

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阿克苏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走过了辉煌的昨天,迎来了发展的今天,未来还将面对不断奋进的明天。

长期以来,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最直接和最紧密的相互联系,有着为“三农”服务的光荣传统。无论是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是八、九十年代,抑或是进入新世纪的今天,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建设服务,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做贡献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

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通过科技扶贫、科技开发、科技推广、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地区经济建设,走上了一条在“育人中兴农,兴农中育人”的新路子,为地区和兵团一师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进入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师资队伍壮大,学生人数猛增,学校规模扩大,教师只在课堂上教学,已经很难适应“三农”的需要。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职业教育走向市场以后,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遇到了新困难、新问题和新挑战。1998年招生明显滑坡,1999年严重滑坡,学生人数锐减,特别是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也只能招到20几个汉族学生,而到了2000年甚至一个也招不到了。就连少数民族学生也只能招到两个班,五、六十个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开始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由单一的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性职业教育转变。2002年3月,阿克苏历史上第一所高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了。遗憾的是,学院的成立并没有很快扭转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严重局面。是“退”还是“进”。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创学院建设发展新局面”的大讨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三农”仍是农业职业教育永远的依托。同时,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这一宗旨,坚持农科教结合这一办学方向,继续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多途径,灵活多样,实用有效的办学机制。

按照这一思路,学院把课堂扩展到校外实训基地和科技园,延伸到农村的田间地头,由原来主要面向初高中招生,转到面向县乡村级干部、后备干部、农业技术员、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等,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学历班、短训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面向在职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种函授,面向社会下岗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等。

通过努力,学院克服种种困难,先后与新疆农大、塔里木大学、地委农办、地委组织部等单位联合开办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综合技术、林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培训班,培训各类涉农人才近2万余人次,基本扭转了招生滑坡、生源锐减的局面,逐渐走上了一条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农科教结合的“双赢”之路。

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克苏农业职业教育走过了一条“起步发展、兴旺发达、徘徊滑坡、缓慢前行”的曲折道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阿克苏作为农业大区,要把握机遇,继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贡献一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