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采购商排名 进博会全球供应链巨头冯氏集团发布跨国采购报告解析全球采购动向(1)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侯隽)11月5日至10日,冯氏集团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为期六天的展期中,冯氏集团重点展示了集团主要零售品牌与IP授权合作案例,涵盖时装服饰、玩具、家具、食品、美妆等多个领域,凸显了自身在日常消费品领域的丰富品牌管理经验。

官方资料显示,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香港,是一家私人全资拥有的跨国集团。冯氏控股是冯氏集团的主要股东,集团的核心业务涵盖消费品市场的整个全球供应链管理,包括贸易、物流、分销及零售。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利丰有限公司、利标品牌有限公司和利亚零售有限公司。集团的私营零售业务包括利弘投资有限公司、利时控股有限公司、利童服饰(控股)有限公司、玩具“反”斗城(亚洲)业务及Suhyang Networks。

“二刷”进博会,勾勒未来供应链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冯氏集团已连续两届参展进博会。

据悉,冯氏集团旗下首个全球智能供应链系统展示服务平台——利程坊(Explorium)已于2018年入选首批进博会“6天 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为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展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本届进博会期间,冯氏集团旗下子公司利丰供应链还与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进博会为新起点,围绕全球供应链构建展开深度合作,开启进出口物流全新篇章。

“中国制造”正在变成“中国管理”

本次进博会期间,冯氏集团围绕“国际经贸变局下中国的对外开放与企业未来路向”、“国际经贸变局下全球供应链新格局”两大议题,与政府嘉宾、合作伙伴、媒体同仁们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在研讨会后正式发布了《跨国采购报告》(后简称“报告”)。

这一报告由利丰研究中心及冯氏集团遍布全球的业务部门通力合作编制,涵盖各国发展和采购动向、主要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原材料价格趋势、宏观经济指标和外汇汇率等内容,旨在借助集团对供应链上下游产业的长期洞察与专业研究,向各方展示分享全球各国的发展现状:即采购成本的不断上升刺激零售商和品牌商透过自由贸易协议和贸易优惠制度获得更多节省关税的机会;生产和采购成本上升继续成为服装企业本年度最主要的两大业务挑战等。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亚洲新兴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为国内零售商提供了多样化的采购机会,而“一带一路”倡议也成为了中国进口市场的发展新引擎。

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及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告诉记者,“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贸易商,对很多国家地区都比较熟悉。”张家敏进一步向记者强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正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他表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正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其生产能力,已从过去人们所熟知的“中国制造”正在变成“中国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