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自起源至今。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法即字法,是以书法为基础,参照篆书的艺术特点,对入入印文字进行艺术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故人们将篆刻创作中结字之法简称为“篆法”。中国文字自创作之初,就是以“象形文字”为本源。象形文字随着最初的描摹外象转变为符号化的特征,构筑出汉字体系独有的空中结构和笔画时序。通过篆刻在其上面来体现自然界、社会界的情感的等。而刀法顺应着篆法的这种种变化,成为篆刻创作中密不可分的关键要素之一。

篆刻入门基本笔画教程(篆刻初学者入门技法)(1)

六醉心醉

我在《篆刻刀法百讲》一书看到“即晓篆法,乃论运刀”、“刀法笔法,往往相应”,可见篆法与刀法之间密不可及的互存关系。篆法只有经过刀法的雕琢,才能在印面上形成立体可观的线条。而刀法也必须依据篆法的结构走向,才能确定行刀的方位与距离。

在篆刻创作中,篆法起着制约刀法的主导作用。想要营造一些艺术风格时,应该考虑用小篆类的或者是金文大篆类的,因为对篆体的不同,刀法体现出来也不一样。小篆篆法刻出来的线条宜表现出匀和细腻的,以达到圆柔光润的效果;金文大篆刻出来的应是笔势飞动,沉着大气的效果。

篆刻入门基本笔画教程(篆刻初学者入门技法)(2)

冰心玉壶

初篆法制约刀法外,刀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篆法。比如秦诏版文字,这是秦始皇下令刻在金属器物上的一道诏令。其实,秦始皇明明颁布了“书同文字”以规范后世小篆的范本,可却还出现很多巨大的差别,其原因在所刻的材质不同造成的。因此,古代的刻工们根据刀法对结构的对称、端庄严谨的小篆进行改造,形成字形大小差落、线条简朴的风格。

篆刻入门基本笔画教程(篆刻初学者入门技法)(3)

秦诏版

同理,汉印中也有大量形态变异的篆法,如将军印大多率意结体,字形或大或小,线条忽粗忽细,这可能和军中急于行令,没有时间进行雕琢有关。刀法恣肆纵横,刀痕显露,使得汉印平方正直的章法布局,因为不拘小节,篆法有些七零八落,参差不齐,充满强悍的视觉冲击感,成为后世篆刻的取法楷模。

篆刻入门基本笔画教程(篆刻初学者入门技法)(4)

汉·安远将军章

篆固有体,而丰神流动,庄重典雅,俱在笔法。然有轻有重,有屈有伸,有仰有俯,有去有往,有粗有细,有强有弱,有疏有密,此数者各中其宜,始得其法。

学篆刻要刻苦,用心去学,不可中途放弃。刀法改造法的另一成功范例,就是文人算刻兴起之初,为了追汉印线条古拙飞动、奇正相生的精神风貌,特意在运刀时加强了起伏変化,以连切成线、抑扬顿挫的切刀法来“超轶尘鞅、独撷古茂”,并由此开宗立派,成为后世浙派印风的滥觞。

好了,今天小牧也说了很多关于篆法这方面的知识点,大家好好消化一下,我们下期再见。


对于“篆法与刀法”有疑问或新的见解,欢迎各位书画印友留言交流。

更多资讯可百家号,头条号,淘宝,微信公众号搜索:牧心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