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清晨6点30分,东方泛起鱼肚白,震后的石棉县城,抢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6点30分,已在驻地整装待命的国网四川电力(雅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接到指令:今日,要接通王岗坪彝族藏族乡临时安置点应急用电,并为临时码头提供警示照明和应急照明。

受“9·5”泸定6.8级地震影响,国道108线和省道217线石棉段出现多处塌方,道路受阻,各方救援力量由陆路转水路,再转陆路进入王岗坪彝族藏族乡开展抢险救援。

眼里有光何惧路长(心中有光何惧山水相隔)(1)

临时安置点帐篷接入照明设施 雅电集团供图

眼里有光何惧路长(心中有光何惧山水相隔)(2)

灯光下,安置点群众有序领取晚餐 雅电集团供图

接到指令后,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立即着手准备物资。3台应急发电机、300升汽油、3000米导线以及数百个开关等总重量超2吨的抢险物资在队员的肩扛、手抱下,迅速装车完毕。

上午10时许,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抵达新民临时码头,立即着手安装码头应急照明电源与警示电源。

一个半小时后,一盏200瓦的应急照明灯和数十个可闪烁的警示灯安装完毕。

“震后抢险救援每分每秒都很宝贵,现在进入王岗坪只能依靠水路,应急照明电源安装完毕后,可为夜间救援船只、救援队伍行进和抢险提供应急照明,确保安全。”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党员、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曹浩介绍。

13时20分,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乘坐冲锋舟,携带设施设备从新民临时码头向王岗坪彝族藏族乡进发,该队伍也是首支由水路向王岗坪挺进的电力突击队伍。

14时50分,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抵达王岗坪临时码头,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曹浩带队负责王岗坪临时码头的应急电源安装工作;另一路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张洪全带队,先行赶赴王岗坪临时安置点,开展帐篷接电前期工作。

16时08分,王岗坪临时码头应急电源完成安装,留下一台应急发电机和汽油后,曹浩和队员们立即赶赴王岗坪临时安置点。

王岗坪临时安置点作为震中附近的临时安置点之一,共有受灾群众和抢险人员近600人。

3000米长的导线从一顶顶帐篷门前穿过,一个个明亮的灯泡被逐一安装在帐篷顶部……经过两支队伍近四个小时的突击,19时40分左右,石棉县王岗坪临时安置点通电,100顶帐篷灯光亮起!“水路奇兵”终于照亮了“震后王岗坪”。

夜幕降临,饭菜飘香,亮起的灯光照射在每一名群众的脸上、心上,淡定、有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只要心中有光,何惧山水相隔。望着在灯光下排队有序领取晚饭的安置群众,12名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露出了笑容。

正当已连轴转了14个小时的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准备返回王岗坪供电所休息时,接到通知,电已送至王岗坪。

“接到通知后,我们没有多想,立即起身,将临时安置点的供电由应急发电机转接到了低压线路上,这样能更加安全可靠地保障临时安置点用电。”张洪全说。

22时,队员返回供电所,终于吃上了一口热饭。不多时,灯光熄灭,鼾声四起。

他们深知,更艰苦的工作还在后面,只有养精蓄锐,才能不负“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使命。

本报记者 杨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