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家、大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有一段纠缠多年却又最终未能修成正果的情感经历。

梁启超的情爱之路(为何四次拒绝迎娶何蕙珍)(1)

青年时的梁启超。

【何蕙珍告白,梁启超拒绝】

1891年冬,梁启超与大家闺秀李蕙仙完婚。此后,梁启超为政治奔走或者海外流亡,而李蕙仙则承担了家庭的重担。

1899年12月,梁启超赴美国檀香山处理保皇会事务。客居此地的半年内,一位当地侨商的女儿何蕙珍(芳龄二十)担任梁启超的英文翻译。那时的梁启超二十啷当岁,风华正茂,文名著于海内外,何氏早就是他的铁杆粉丝了。

某日,何家设宴招待梁启超,席间何慧珍即向他索要照片留念,梁慷慨相赠。不久,一位好友拜访梁启超,婉劝他娶一既懂英文又懂汉语的女子做夫人。梁启超对朋友所说的那位女子心知肚明,立即谢绝。

1900年5月24日,何蕙珍的英文老师宴请梁启超,何氏出席作陪。临别时,何氏说:“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莫忘我,但有创办女学堂之事,以一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最后一句就是这位女子大胆的真情告白了,但梁启超不为所动。

1913年9月,梁启超出任民国司法总长。听到梁启超由日本归国任职的消息,何蕙珍便从檀香山来到北京,欲与之结秦晋之好。梁启超在司法部客厅公事公办地招待了何氏,何氏也明显触摸到了那种客客气气的距离,只得怏怏而返。

1924 年,梁启超原配李蕙仙病逝,何蕙珍又从檀香山赶来,旧事重提,但梁启超仍然婉辞。

梁启超的情爱之路(为何四次拒绝迎娶何蕙珍)(2)

梁启超与儿女。

【梁启超爱不爱何蕙珍?】

梁启超四次拒绝迎娶何蕙珍,是他不喜欢这位年轻的姑娘么?不是,梁启超对她一见倾心。就在何氏英文老师宴请梁启超当晚,他写信给李蕙仙,信中说:

余归寓后,愈益思念蕙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于不能自持。明知待人家闺秀,不应起如是念头,然不能制也。酒阑人散,终夕不能成寐,心头小鹿,忽上忽落,自顾平生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

由此可见,梁启超不仅喜欢何蕙珍,而且是非常喜欢。不过,跟妻子汇报自己恋上另一个年轻女子,这真的好么?

在檀香山期间,梁启超陆续写了24首情诗,表达对何蕙珍的爱恋与思念。其中有一首这样吟道: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把何蕙珍视为“第一知己”,不能不说梁启超的确深爱着她。

梁启超想不想娶何慧珍?想!他曾向妻子暗示他的念想:

吾因蕙仙得请习官话,遂以驰骋于全国;若更因蕙珍得谙习英语,将来驰骋于地球,岂非绝好之事。

梁启超的情爱之路(为何四次拒绝迎娶何蕙珍)(3)

梁启超与妻子李蕙仙及孩子在一起。

【梁启超为何不娶何蕙珍?】

至于梁启超为什么不娶何蕙珍,也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根据梁启超留下的信件,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吾尝与同志创立一夫一妻世界会,今义不可背”。坚持一夫一妻的信念,尊重女权,摒弃一夫多妻的旧伦常。

第二,“余今日万里亡人,头颅声价,至值十万,以一身往来险地,随时可死,今有一荆妻,尚且会少离多,不能厮守,何可更累人家好女子。”我在江湖漂,随时会挨刀,家中多一人就多连累一人。

第三,“若如蕙珍者岂可屈以妾媵”。如果将她娶来,只能做妾,这是辱没人才。

第四,“此事安可以禀堂上?卿必累我挨骂矣;即不挨骂,亦累老人生气”。当梁启超暗示自己想娶何慧珍之后,李蕙仙似乎将此事禀告了公婆,而梁启超深怕惹恼父母。

第五,“君父在忧危,家国在患难,今为公事游历,而无端牵涉儿女之事,天下之人岂能谅我?我虽不自顾,岂能不顾新党全邦之声名耶?”为自己的声名和使命考虑,不能沉溺于儿女私情。

梁启超一大堆理由,最终辜负了何慧珍的一片痴情。不过,梁启超说不可违背一夫一妻的主张,显得有点虚妄。实际上,他在1903年就娶了侧室王桂荃。对于这桩婚事,梁启超从不张扬,尽量讳避。他提到王桂荃时,多称“王姑娘”、“三姨”或“来喜”。

参考资料:梁启超《梁启超年谱长编》;程郁《近代男性知识分子女权思想的产生极其矛盾——以梁启超为典型案例》

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