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谷武民

村里街上挖掘机忙碌轰鸣,民房上建筑工人锤子敲打的叮当声、往返叫卖的吆喝声、村民站在胡同口逗弄孩童的嬉笑声.......这种种烟火气的混响化作浚县小河镇袁庄村灾后重建的铿锵协奏曲,显得是那么的悦耳动听。

农民灾后重建最新消息(灾后重建走访袁庄)(1)

● 不误农忙 不愁说媳妇儿,新生活就在身边

“这是刚刚运到家的蒜种,这两天就种到地里。”11月6日,坐在大儿子家院内正在收拾蒜种的袁庄村68岁的侯兰芝大娘看到记者,扭过头笑呵呵地说,家里8口人,9亩多地,全家人分工明确,经过帮扶退水后,老伴儿刘宗胜和二儿子去地里忙平整土地,她和大儿子在家整修房子,备好蒜种。

“如今的日子越过越精神,国家的政策好,农忙有收成,袁庄村重建每天都有新变化,房子盖好后二儿子也不愁说个媳妇儿。”侯兰芝家划分有紧邻的两片宅基地,新房给了大儿子结婚用,老房子她、老伴儿和二儿子居住。洪水过后,老房子被鉴定成了D级危房。

记者看到,侯兰芝家的旧房已经被拆除,刚刚平整了地面,他们家正在商讨建设一层还是两层。

与侯兰芝一个胡同之隔的刘瑞勤家,是李克强总理视察袁庄村时到访的第二户人家。记者赶到时,刘瑞勤没有在家。据袁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治国介绍,刘瑞勤家的儿媳妇最近刚生了孩子,房子刚装修完毕,担心影响孩子健康,在县城租房暂住。

隔着一条街,三台挖土机正在轰隆隆作业。村支书王洪堂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机器与施工人员交流着,铺设房顶、粉刷墙面、打水泥路面的工人正在抓紧施工。看到记者前来,他走下土坡跺跺脚上的泥土领着参观起现在的袁庄新村。

● 116座D级房屋 年底新建全部完工

用工信息村级发布站、帮扶袁庄村灾后重建10-12月份工作安排推进表、袁庄村灾后重建政策信息公开栏......记者来到村委会,墙上的“工作计划进度”一目了然。

村委会会议室,王洪堂指着墙上挂着的袁庄村新建装配式居民平面效果图告诉记者:“充分尊重村民意见,从起初的5种房屋建设方案中,经过全村村民商讨最终定下了这种徽派建筑的2种房屋建设方案。”

此次汛情共造成袁庄村500座民房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该村邀请第三方公司对B级和C级房屋均制定了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已全部修缮竣工,完全具备入住条件。对于D级房屋进行推翻重建,71座房屋遵循村民意愿正在进行货币化落地执行,45座新建房屋中,13座已经下好地基,确保今年12月底前新建房屋全部完工,让受灾群众早日入住新家。

● 未来袁庄外防洪水 内可排涝,徽派风格新村面貌

袁庄新村未来什么样?

行走村头巷里,记者看到家家户户一栋栋房屋在重新修缮,白墙蓝瓦耳目一新,除了主干道按照新标准铺设,小巷里也全部一一硬化,彻底告别昔日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出行难困窘。

农民灾后重建最新消息(灾后重建走访袁庄)(2)

记者了解到,灾后重建该村定位为整体徽派建筑风格,规划有村碑、乡村戏台、儿童广场、畅颐园、党群服务中心、防洪抗灾精神广场等。道路以“一横三纵”推进,房屋全部以徽派风格改造升级。目前正在建设的坑塘水系,配套有停车场、公厕等方便群众的设施,绿化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成型,坑塘水系平时是中心游园,洪水来时是排解内涝的主要渠道。

农民灾后重建最新消息(灾后重建走访袁庄)(3)

浚县派驻袁庄驻村第一书记刘治国介绍,截至目前,铺设给排水管道3494米,埋污水井103个,砌筑围墙2000平方米,粉墙2300平方米。新袁庄的容颜正一步步从规划走向现实,村民们正逐步迈入让他们充满憧憬的未来新生活。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李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