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生活,究竟要不要仪式感?

早两年,这个讨论话题,曾非常的热门。

支持的人认为,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里,添一点仪式感,并不是简单的说说。

所谓的仪式感,能够让循环往复的生活里,让某一天,某一刻,某一事物,变得由此不一样。

三千弱水,取之一瓢。

这一瓢原本普通寻常的水,自此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不过,反对的人认为,不必要的仪式感,实在是繁文缛节,徒添麻烦。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2)

再说回喝茶上,到底泡茶喝茶,需不需要仪式感?

按理说,需要。

喝好茶,须得遵照一定的章法,用心的冲泡,认真的品尝,才能感受到完整的滋味。

不过,如果是形式大于实用的仪式感,不要也罢。

如果每回喝茶时,都需要洒扫庭除,焚香奏曲。

那么,一不留神,桌上的茶就彻底放凉了,不再好喝。

这样白白的泡毁了一款好茶,岂不是很浪费?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3)

《2》

不必要的仪式感之——宽袍茶服泡茶。

有一回,和李麻花到外面喝茶。

那家茶庄的茶艺师穿了件宽袍的茶服,给客人们泡茶。

那件深褐茶色的汉袍,袖子宽且长,像极了京剧里的青衣戏服。

那位茶艺师在泡茶分汤时,好几次险些要把客人的茶杯拂倒,看得实在让人尴尬。

能够看得出,那位身材偏瘦的茶艺师,穿上这件不大合身,并且袖子过款的茶服,很影响泡茶的动作发挥。

穿上那样一件,袖子长,袖子宽的衣裳,任凭是平常泡茶动作再熟练,也难免要受到影响。

很显然,这样的宽袍茶服,适合摆拍,却不大适合现代的泡茶要求。

袖子宽了,泡茶动作慢,出汤时间慢,很容易将好茶泡坏。

让一款原本风味极好的优质茶,因为泡茶时间过长,内质物过量浸出,导致风味下降。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4)

以至于一泡好茶,白白的被浪费。那倒是真的很可惜。

从茶艺的礼节上,按千里休“和、敬、清、寂”的茶道观点。

喝茶过程,以清简为美。

泡茶时,如果是女性茶艺师,仪表妆容以淡妆为宜。

不适合浓妆艳抹,喷洒香水,会影响嗅闻茶香的体验。

冲泡功夫茶时,泡茶人宜将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不大卫生。

服饰搭配上,不适合夸张,以朴素、大方、实用为宜。

顺心的喝一杯好茶,在冲泡环节上,不需要太复杂。

过于穿凿,反倒失去了清茶之美。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5)

《3》

不必要的仪式感之——悬壶高冲。

先来给新茶友们,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悬壶高冲,是指泡茶注水时特意的提高水壶,从高处注水。

在很多的茶艺表演上,会有这样的做法。

其实就盖碗冲泡来说,悬壶高冲很不实用。

一来,从高处注水,水流急,水压强。

急遽而下的沸水,容易引起水花四溅。

很容易因为不留神,导致注水量过多,过满则盈。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6)

二来,用盖碗冲泡散茶状的白茶寿眉,干茶的条形比较蓬松。

标准器型的白瓷盖碗里,放入5克的干茶。

枝叶衡阔的梗和叶,会隆起不少。

如果这时采用高冲的方式,往下注水。

很容易会有水花四溅,弄湿桌面,甚至于烫伤人手的风险。

盖碗冲泡白茶,正确的注水方式,建议是从低处注水。

将烧水壶的壶嘴,尽量的靠近盖碗。

并且,在一开始注水泡茶时,建议用环壁注水的方式,由外往内,注水点靠里收拢。

往低处注、环壁注,更能让干茶均匀的被浸润,容易更好的充分释放茶味。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7)

《4》

不必要的仪式感之——出汤刮沫。

刮沫,指的是刮去茶汤表面的茶沫。

茶沫为何物?

基本上茶沫的主要组成,是茶皂素,属于种天然物质。

茶友们在喝茶时,大可不必将茶沫视之为洪水猛兽。

泡茶出汤时,非要刮沫不可。

经现代科学证明,茶皂素具有一定的消炎、杀菌作用。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

茶沫,最早的时候,唐宋人视之为“汤花”。

文人的笔墨里写,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

可见,对古人们来说,茶沫是值得赞美的, 刮沫完全是大煞风景的做法。

而发展到了现在,不少茶友在泡功夫茶,或者看茶艺表演的时候,刮沫的做法很常见。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8)

在村姑陈看来,对于一杯好茶来说,茶沫的存在可有可无,不需要在意。

不过,为避免影响出汤时间。

最好的做法, 是不建议刮沫。

盖碗冲泡白茶,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在一开始冲泡的时候,需要快出水。

倒出茶汤的时间,不能有过多的犹豫。

要不然,就很容易白白的浪费了一泡好茶。

快出水的要求,具体起来很严格, 从注水开始计时,到大部分茶汤倒出,时间宜在7-8秒内。

通常,优质的高山白茶,在前八、九冲,都可以用这样的快出水方式。

又或者,在一款好茶的滋味,还没落下去时,都需要快速出汤,避免让泡茶时间过长。

要不然,茶叶里的内质物,容易过量的浸出,泡出来的茶汤滋味过浓过重,就不好喝了。

对好茶来说,出汤刮沫,不仅会耽误茶汤倒出的时间,还白白的浪费了茶皂素。

从整体的喝茶体验来看,损失不小。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9)

《5》

不必要的仪式感之——逢茶必洗。

现在到外面去喝茶,洗茶是基本的操作。

喝功夫茶,不少茶友已经习惯了逢茶必洗。

但是,真的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洗吗?

答案是未必。

品质好的茶,质量足够有保障的茶,是不用洗茶的。

一方面,所谓的洗茶,是指第一冲快速出汤后,再将这泡出来的头道茶汤,倒掉不喝。

以此,来用作洗茶。

从科学的层面上看,这样的“洗”,其实作用很有限。

如果是品质不堪的烂茶,茶叶的表面附着不少的杂质,那光是靠这样简单的洗茶,根本就没有帮助。

那么,这类的劣质茶,在喝茶之前, 通过洗茶,对整体的茶味,丝毫没有帮助,并且还洗不干净。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10)

另一方面,如果是品质出色,产区和工艺都无可挑剔的优质茶,那么根本没有洗茶的必要。

内质满满的好茶,一经冲泡,丰富的茶味物质便能够释放到汤水里。

有科学研究数据显示,第一泡茶汤是茶叶的精华所在。

茶氨酸、多酚类物质、水溶性糖、维生素等养分物质,含量最高。

如果白白的,将这第一道茶汤倒掉,实在太过浪费!

对村姑陈来说,冲泡太姥山高山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从来不洗茶。

盖碗泡武夷山的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水仙等岩茶,也不洗茶。

冲泡桐木正山烟小种、金骏眉、大小赤甘时,同样不洗茶。

对这类,产区环境极佳,茶友做茶精细的好茶而言,洗茶是对茶味的辜负。

对待好茶,每一分的茶味精彩,都不容错过!

逢茶必洗的茶桌仪式感,没有必要。

煮茶器泡茶要注意什么(茶服泡茶悬壶高冲)(11)

《6》

舒心的喝一杯茶,不需要形式主义。

特别是,当形式的作用多于实际用途时,反而会影响好茶的滋味发挥。

这在茶桌上,倒是显得本末倒置了。

泡茶喝茶,选择正确的冲泡方式,让一款好茶的风味得到最大程度的完美发挥。

这才应当是,每位爱茶人的追求。

过分的追求不必要的仪式感,水中月,镜中花,只能是白白的错失好茶!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