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及回到巴黎的拿破仑,用了点强硬手腕,总算当上了第一执政。眼下,他要处理的问题就是重新夺回意大利。经过马伦哥战役的胜利,拿破仑重新控制了意大利。这个时候,他打算和俄国人搞好关系,都计划和俄国联合出兵打击印度英军。没想到的是,俄皇保罗一世被人给暗杀了。拿破仑知道后气得要死。尔后,拿破仑又和英国签订了亚眠条约,取得暂时的和平。但是背地里,英法都在积极准备下一场战争。拿破仑又从第一执政到终身执政,进而寻求登上皇帝宝座。
拿破仑想当皇帝,这和袁世凯想当皇帝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权的统治者,而袁世凯大多数人是反对他称帝的,也就说他的功业和威望不够。也有人反对拿破仑当皇帝,他的对策也是残酷镇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全部秘密在于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
但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共和的政体一旦发芽,就会深深扎根下去。历经反复,法国最后还是共和国。即便强人如拿破仑,帝国也只不过维持了十年。拿破仑自己也明白这点,他曾这么说过:“如果我的子孙再不值得这个伟大国家的爱戴和信任的话,我的心灵也就不再护佑他们了。”
拿破仑加冕典礼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拿破仑法典》陆续公布施行。《拿破仑法典》确认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品等、男女都有同等继承权等原则,对欧美等国家的立法影响甚大。拿破仑很欣赏这部法典,他在圣赫勒拿岛的回忆中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想想这一年是1804年,清朝嘉庆年间,西方人人平等、男女同权的思想就以法律的形式深入人心了。
拿破仑在法国搞得风风火火,奥地利、俄国、英国也没闲着,第三次反法联盟正式成立。这时,拿破仑的头脑中已酝酿了两个作战计划,一是海上作战计划,即横渡英吉利海峡,冲向伦敦。二是陆地作战计划,一旦出征英国推迟或失败,如何避免因陆上敌人的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熟知拿破仑的人都知道,他的弓上总有两根弦,当发生某种情况阻碍着一项计划实行时,他已有了另一项计划在心中。
这一点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弓上总有两根弦,凡事都留有后手。因为世间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既然你想到了,你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向前看一步。甚至要形成相应的机制予以保障。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很关键的一招就是在局势最危急的时候,从远东调来了大量预备队。为什么在这个点上投入?因为这个时候是斯大林最难受的时候。但你最难受的时候,预备队就可以发挥威力了。
奥斯特里茨战役作战示意图
接下来就是拿破仑一生最经典的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炼金君将会用一期视频专门进行介绍。这里简要谈一下我对这场战役的理解:
首先,拿破仑故意示弱,将俄奥联军主力引入预设聚歼阵地。拿破仑将部队摆开在10公里宽的正面。俄奥联军不寻求正面突破,而集中近六成兵力攻击法军右翼,企图切断法军撤回维也纳的后路,进而寻求全歼法军。俄奥联军的这种战法问题在哪里?炼金君认为俄奥联军没有意识到兵力上的不足。总体上而言,法军有7.3万人,俄奥联军10万人。但是,你的策略是企图整体包围,这就需要至少一倍于敌的兵力才有把握。其次,对关键阵地关键性估计不足。这个关键阵地就是普拉岑高地。其实只要这个阵地不失守,拿破仑讨不到太多便宜。最后,炼金君认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联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一世年轻、战争经验缺乏。可以看到,杀场老将都会显得比较胆怯、谨慎,比如司马懿、比如库图佐夫,看上去退却、避战,但他们只要逮到机会就狠撕,同时避免可能的失败。军事行动本身就是风险性很大的事,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才是最根本的思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