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臧克家,我们自然会想起他的一篇诗作——《有的人》。该诗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创作,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直到现在依然收录 ,一代代人都能背出其中的经典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实,被称为“农民诗人”的臧克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有的人》只不过是其中一首;他也和很多现代文人都有着真挚的情谊,鲁迅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今年是臧克家先生诞辰110周年,本期《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诗坛巨匠。
家里长工成创作原型
臧克家,山东诸城吕标镇臧家庄村人,生于1905年10月,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臧克家诞生在一个中小地主家庭里,这也是一个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祖父都在前清得过“功名”,他的父亲是从山东政法学堂毕业的。
不少介绍臧克家的文章都曾提及臧克家的家学渊源。李涛、周锦江在《臧克家——文学史上的“世纪师翁”》一文中介绍,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爱诗。祖父为人严肃沉默,令人不敢接近,但一高兴朗诵起诗来,声音里就饱含情感,进入诗的境界而成了另一个人。小时候,祖父教他念古诗,当时臧克家虽不了解,但却能背得滚瓜烂熟。祖父又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总是亲手写春联,而年少的臧克家就负责按纸。八九岁的时候,臧克家上了私塾。在私塾读书的那几年,他已能背熟60多篇古文,长点的像《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短些的像《陋室铭》《读孟尝君传》等。
在青岛的这段时间不光是臧克家创作生涯的重要时期,也让他结识了不少文学大家。凭借着在国立青岛大学求学这层关系,臧克家得以聆听闻一多、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前辈的教诲,有的成为臧克家的亲密朋友。大家诗歌唱和,其乐也融融。这段岁月给臧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他多年之后重返青岛时会说:“青岛啊,如同久别的故人……”
臧克家与王统照、梁实秋的师生情
在青岛的五年,恐怕是臧克家一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没有繁忙的工作,远离战火和硝烟,在青岛的碧海蓝天之间,他得以放松心情,致力于诗歌的学习和创作。国立青岛大学是由德国的万年兵营改造的,共有五六座楼房用作教室和宿舍。臧克家常在宿舍苦吟以至夜夜失眠 ,高高的石头楼上不能安枕,他就住到莱芜二路一个亲戚家中,与一个佣人挤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屋里。在这里他写了第一批诗,并为上海《申报》写了一些杂文,他把这间小屋叫“无窗室”,作品便叫《无窗室随笔》。
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秉承不拘一格的办学传统,倡导开放创新的精神,大兴民主办学之风,使得国立青大一时间大师云集。李磊先生在《臧克家与青岛》一文中提到,中文系先后教过臧克家的有楚辞研究专家游国恩、张怡荪,还有沈从文、方令孺、丁山、闻在宥、萧涤非等。著名戏剧家赵太侔教过臧克家英文。在这期间来任教的先后还有:老舍、洪深、王统照、赵少侯、孙大雨等文艺前辈,有的成为臧克家的亲密朋友。
臧克家在青岛经常去拜访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王统照。人称青岛文坛拓荒者的王统照,1926年从北京来到青岛定居。1927年在观海二路49号购地筑屋,以此为家居住了30年。臧克家和王统照是同乡又是姻亲。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臧克家经常捧着诗到王统照的寓所去向他求教,寓所“大铁门西向、院子很小,一进大门,右有一座小平房,两个通间,这就是会客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匣《全唐诗》”,“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有时,王统照会拿出臧克家爱吃的家乡饭:煎饼、小豆腐”,“极简单,但极可口”。
梁实秋的翩翩风度,也让臧克家难忘。臧克家的诗集《烙印》出版后,他很快写了文章介绍这本小书,并对臧克家“不曾因了同情心的热炽而抛弃了艺术的立场”表示赞赏。1934年臧克家毕业后,就没有再见过梁实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收到梁实秋从海外寄赠的两本大作,臧克家甚是惊喜。张洪刚在《臧克家与梁实秋的师生情》一文中对二人晚年的交往有过记载,1987,当臧克家得知了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的消息后,于11月3日写下《致梁实秋先生》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实秋先生,我特别想念您。自从1934年,我山大毕业离开青岛之后,隔山隔水,暌违已有五十三年之久了。人不见面,思念却难断。您的行踪,偶尔从新闻报道中得到星星点点,这也聊慰我情……我虽步履蹒跚,但愿意奉陪您,游览颐和园,荡舟北海上。参观规模宏伟的新落成的北京图书馆,互相扶持登上八达岭,纵目长城,如果精力充沛,可以看看这几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特别是秦始皇的兵马俑。我可以陪您吃吃东来顺的涮羊肉,全聚德的烤鸭……来吧,来吧。”梁实秋于1987年11月3日在台北逝世,生前没有看到这封信,巧合的是臧克家写完信的时间与梁实秋逝世的时间为同一天,这可以说,是臧克家送给梁实秋最后最真挚的礼物。
臧克家和郑曼的故事
1934年,臧克家于国立山东大学毕业,到山东临清中学教书。此后,他辗转于抗日救亡前线,后来到重庆隐居。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和郑曼喜结连理,开始了一世情缘。
其实,臧克家和郑曼早就相识,臧克家离开临清后,曾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及其所属几个军的军部做抗战宣传工作。那时候,郑曼正在第五战区下属汤恩伯部队一个高级将领家中担任家庭教师。两人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爱好,而相识相知,最终相爱。1942年8月,臧克家和郑曼在重庆结婚,他们住在市郊农村。那时,生活是十分困难的。臧克家靠写作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郑曼则在一个卫生实验院工作。1946年,他们前往上海,过上了平静的日子。可是1947年的初夏,一封信函却打破了两人平静的生活,信中提到了臧克家的两个儿子。
原来,臧克家曾有过一次婚姻。据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诗歌》报主编祁人在其《半世夫妻一世情——臧克家和郑曼的故事》记述,臧克家同前妻离婚时,两个孩子都不愿跟着前妻走,就一直在老家跟着姑姑长大。如今,孩子们流浪到青岛,在一所“流亡中学”读书,生活无着落,靠摆小摊卖烟度日。接到信后,臧克家夫妇夜不能寐。郑曼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孩子接来,她对臧克家说:“一定要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可臧克家是进步人士,经常受到特务的监视,自身安全都不能保障,又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
郑曼明白了臧克家的顾虑 ,也解开了他的心结:“我早已想过了,困难确实很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从这两个孩子出生以来,你这个做父亲的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你给他们寄的那一点点钱,他们需要的是良好的教育,是父母的爱心阿!你经常用革命的诗篇去教育青年,怎么能听任自己的儿子在什么‘流亡中学’接受教育?如果有一天他们走向敌人的一边,你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
贤惠的妻子令臧克家大为感动,就这样,臧克家的两个儿子来到了上海。据说,郑曼用她的温柔和贤惠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房间太小,她就在楼道上搭几块木版,隔成一个小房间,让孩子们暂且安身;她把他们当作自己亲生的孩子,每天关心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快就打消了孩子们对继母的疑虑和隔阂。
为毛泽东改诗的臧克家
解放后,臧克家和郑曼被分配到人民出版社工作。1956年底,臧克家又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这一时期,“反右”运动正在展开,不少知识分子受到错误的批判。但幸运的是,臧克家却逃过了一劫。据说,当时有人拿出臧克家写的文章,要加以批判。而这一时期,毛泽东正对诗词发生浓厚的兴趣,并邀请臧克家前往中南海畅谈诗词。正是毛主席约他谈诗的事,无形之中形成了对臧克家的保护。于是,有同志为他说话了:“主席正同他谈诗呢,他能是右派吗?”
臧克家和毛泽东在诗词方面的共同爱好还促成了一段佳话。由于对古典诗词与新诗的观点相当接近,他们谈诗论词常能引起共鸣。由此,臧克家一手促成了毛泽东诗词在《诗刊》上的公开发表。此后,臧克家又写了不少文章对毛泽东诗词进行阐释。
据著名诗评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在《为毛泽东改诗的臧克家》一文中记述,臧克家还参与修改了不少毛泽东诗词。那是1957年初,毛泽东约请臧克家和诗人袁水拍去做客。臧克家借此机会向毛泽东请教,《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腊象”的“腊”怎么讲。毛泽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的“腊”可能是指“真腊”,即柬埔寨的古称,古柬埔寨出产白象。臧克家建议改“腊”为“蜡”,这样,“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就更加对应,“蜡象”也更通俗,毛泽东欣然同意。1964年元旦,在《毛泽东诗词》出版前,臧克家将自己所提的23条意见,交给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臧克家说,后来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采纳了23条意见中的13条。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特约撰稿 田野
◎链接民国年间北大清华曾有零分录取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有着十分优良的“破格录取”传统。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也参与了阅卷工作,他负责国文阅卷。他看到一位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写得非常棒,便给了满分。可后来得知,罗家伦虽然国文很厉害,可数学却考了零分。怎么办呢?胡适在招生会议上,力主“破格录取”这位偏科严重的考生。幸运的是,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支持胡适的建议,最后,力排众议将罗家伦招进北大。
事实证明,蔡元培和胡适的决定是正确的。罗家伦不但成为“五四运动”的得力干将,1928年,还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
胡适“破格录取”的不仅是罗家伦一位。1933年,“合肥才女”张充和报考北京大学。四门功课中,张充和除了数学为零分,其余三科都考得很好,总分超过了录取线。但是,那时候北京大学出台了一项规定,数学为零者一律不准录取。当时胡适已经担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他很喜爱张充和的才华,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北大录取了张充和。作为“破格录取”的受益者,罗家伦在清华大学也“破格录取”了不少大师级人物。
1929年,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虽然国文、英文考得不错,但数学只考了15分(另有一种说法是考了零分)。当时,校长罗家伦召钱钟书至校长室谈话,特准他入学。
1931年,吴晗报考清华大学,他的数学成绩比钱钟书更烂,他是货真价实的零分。如果放在今天,吴晗连普通大学的录取线都达不到,可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据《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