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如何有效化妆。

一、基础知识

先来了解下基础知识——那些有名的化妆师都会把化妆当成一个体系,所以接下来看看这个体系的组成:

1. 了解美学基础、了解自己

确立标准,扬长避短。从美术的三庭五眼来分析,这主要是基于骨相——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 1/3 就很好看,大多数的好看的人,都是三庭均匀的,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

怎样才能有效化妆(教你如何有效化妆)(1)

如果上庭偏短,眉毛不能太高;眼间距稍宽,要着重强调内眼角;鼻翼稍宽,要重点强调鼻头的鼻影;中庭太长显老气,高光就不可涂满整个鼻梁;嘴唇过小,那就可以把口红往外化;面中扁平比如大 S,则眼下颧骨需要高光打亮。这些都可在后续修容来进一步参考。

2. 产品工具

最好的工具就是自己的手指,很多五花八门的上装工具视自己情况而定,我以前会买上妆刷,但太麻烦基本用几次就闲置了,现在都是用粉饼的自带上妆垫。现在流行的美妆蛋,一定要打湿且挤干水分再上妆,一定是轻拍按压而不是拉扯,然后腮红刷不要挑太大,少量多次避免「猴屁股」妆效。

化妆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修饰,适度就可以让整个五官看起来不同,千万不要把大浓妆当作化妆,化妆最高的境界是,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没有化妆一样。

接下来我们先说粉底:

二、底妆

1. 粉底选择

我的主张是不必一味求贵求白,毕竟大家还是要考虑钱包的感受(大户人家请忽略)和整体观感。亚洲审美偏向白皮肤,但是我们是黄种人,再白也不能忽视自身肤色呀。其实利落、服帖的粉底颜色是更重要的。

粉底液要贴合肤质,油皮可选控油较强的,但这类粉底液绝对不适合干皮,所以大家要分门别类、对症下药。

粉底液还是粉底膏:一般来说粉底液或者气垫就足矣,如果是舞台妆那就要比较厚重的粉底膏了。厚重则意味着对皮肤的负担较重,所以仙女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搞清楚用途哦。

关于粉底色号选择:千万不要涂在手或者胳膊上试色,用在哪里,就在哪里试色,既然是用在脸上的粉底,那就在脸上试,试色时还可以涂抹一些粉底在脸颊与脖子的交汇处,更好判断是否与自己肤色融合。试粉底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光线的强弱」和「光的颜色」。

一些专柜,为了产品陈列更好看,会选择黄光的射灯来照射,这样会让妆容看起来比实际颜色更深,粉底液很容易选择了偏白的颜色。部分专柜小姐很可能不会告诉你这些哒,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细微的差别~这点大家千万要注意!浅色光源更容易显示出真实状态,仙女们在试色时不妨走动一下,去到自然光线的地方看看再做判断。

2. 上妆方法

基础护肤完成后打湿挤干水分的美妆蛋按压轻拍就可以了,但不要拉扯,不然上一步防晒膜就要被破坏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用了防晒就不必再用隔离了,这个隔离彩妆的骗局只是商家玩弄的把戏,是为了让你多花钱,妆前乳也是同理,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你应该是个 2G 冲浪的妹子。妆前的护肤步骤做好了,等待护肤品吸收一会,就可以上粉底了。

3.遮瑕

粉底肯定是有一定的遮瑕效果的,而且遮瑕力度越强质地越厚重,但粉底最大的作用是匀净肤色,要遮瑕就得交给专业的遮瑕产品。

如果皮肤要大块的斑点或者色斑,应该在底妆前点涂,之后再上粉底液/BB/气垫。要用小头刷子一点点上妆,否则就等于白上。局部瑕疵很小,可以在粉底液后点涂。

4.定妆

粉底上完后要用散粉或者粉饼,两者不可一起,否则和刷墙有何区别?散粉可以用大号散粉刷,粉饼则用粉饼按压即可。我是大干皮,所以我画完基本不定妆,不然整个脸看上去像卡了粉一样,但如果你是油皮或者中性皮肤,定妆是一定必要的。

三、修容

1.粉底上完来到修容,不同脸型修容不同,咱们亚洲人脸型扁平,修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五官立体,我自己平时只打高光,在鼻梁,下巴和颧骨,我几乎不打侧影,一个是因为太费时间,另一个就是打不好的话会让脸看起来脏脏的。

2.哪些地方要修容?

需要打阴影的地方通常在头顶的发线、眼尾、眼角、颧骨下方、下颚两侧以及鼻梁两侧。

需要打高光的地方通常在鼻梁骨、眼睑、颧骨、下巴、眉骨及额头。

·高光

首先在眼下三角区部位涂高光。目的是让泪沟消失,苹果肌膨起来,看起来青春活力~记住高光是三角区而不是眼袋位置。

鼻梁、T 区和下巴几让五官更立体。

·阴影

脸颊处打上阴影,阴影会让脸颊看上去是稍微内凹的,网上有很多确定颧骨下方位置的方法,比如说用小勺子盖住颧骨,在勺子下方扫阴影,仙女们可以试试。

鼻梁两侧涂上阴影会让鼻子看起来更高挺。这一步可以完美地修饰所以鼻子问题。

推开抹匀晕染融合。这一步很重要,否则整体妆容不自然硬邦邦脏兮兮的。

可以用美妆蛋,也可以用刷子,无论哪种小颜都习惯用按压的方式让颜色融合得更好。

强调一点:膏状修容在定妆前,粉状修容在定妆后。

四、腮红&眉毛

·方形脸

Tips:1、用比肤色深一号的粉底,在额头两侧与下颚两侧打深。

2、腮红从笑肌往太阳穴斜打。

3、眉毛建议圆形弧度的眉型,中和方形脸的角度,颜色比发色稍微浅一点即可,色调最好一致。一般灰色、灰咖色比较自然。这点所有脸型适用。

·圆型脸

Tips:1、用比肤色深一号的粉底,从耳中到下颚部位打深,尤其脸颊两侧颜色要深一点。

2、腮红从笑肌往太阳穴斜打。

3、眉毛须带有点稜角。

·菱形脸

Tips:1、用比肤色浅一号的粉底,把额头两侧与下颚两侧较窄的部位打亮。

2、腮红在笑肌处以画圈手法刷上。

3、眉毛建议较短的自然眉型。

·倒三角形脸

Tips:1、用比肤色深一号的粉底,将额头两侧较宽处打深。

2、用比肤色浅一号的粉底,将较瘦消的下颚两侧打亮。

3、腮红在笑肌处往旁刷出扇形。

4、眉毛建议较长的自然眉型。

·蛋型或长形脸

Tips:1、用比肤色深一号的粉底,在额头中央与下巴处打深。

2、腮红从笑肌往耳际横刷。

3、眉毛以直线一字眉型为主,弧度不要太明显。

上述的第一步也包含了修容,仙女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五、眼妆

1.超简单日常的眼妆

可以用大地色眼影少量多次刷子蘸取上色。睫毛根部可用稍微深色的眼影带过,仿佛如同眼线,配套的刷子要够小。下手要轻哦。这样就足够了,适合平时不喜欢涂睫毛膏的妹子,这样做明暗对比,在凸显自然妆效的基础上也让眼睛有神。

2.正经化法

正式一点的场合当然要精致些,所以化眼妆前最好就把睫毛夹翘,可用睫毛夹,也可用烫睫毛神器,注意安全就好。

再接着,了解自己眼睛的特点和眼睛在五官中的比例,结合眼影和眼线调整眼形。比如眼睛比较圆、眼距合适,但脸比较宽,所以眼影着重拉长眼头、眼尾,让眼睛显得更长。有些人是下垂眼,就不要画下眼影的后半段了,而着重在眼影前半段与上眼影的后半段。有些人是上挑眼,忌画上挑的眼线和上扬的眼影,宜注重下眼影后半段,中和过渡,使之视觉感更和谐。

怎样才能有效化妆(教你如何有效化妆)(2)

了解一下眼影基本化法:

打底色:一般为亚光,眼影盘中的最浅色,作用是把眼皮变干爽,为了后续的眼影更加显色,若为干皮或眼皮上已经有粉底液均匀过肤色了,此颜色可省略。

提亮色:眼影盘中最闪的亮片色,小面积使用,用来提亮眼球中央、眼头,也可做卧蚕,可使眼妆变得更立体。亮片色有膨胀作用,肿眼泡慎用,尤其是在眼皮上方,会显得眼睛更肿。

眼线色:眼影盘中的最深色,贴近睫毛根部画,可使眼睛变得更加深邃,有消除眼睛浮肿、延长眼线、放大眼睛的作用。

过渡色:颜色轻重介于眼线色与提亮色中间,可让深浅色的过渡更加自然。

眼窝色:亚光质地,故名思议画在眼窝位置,一般选用灰棕色,用来加深眼部轮廓。

一盘眼影不一定包含 5 类颜色,但其实眼影可以随意组合,有时淡妆只需要 1-2 种颜色,可以单独使用亮片色、过渡色,也可以组合亮片色 过渡色、眼窝色 打底色等。

化法是先打底——再眼窝——眼头亮色——眼线色——过渡色——亮片。可在下眼角和卧蚕位置提亮使眼睛更有神采。眼影一定少量多次。

眼线:沿着睫毛根部一直到眼尾,根据自己需要,留一点尾巴可让眼睛更有神,心机裸妆则可以不用眼尾,见好就收。如果觉得眼线很难化,一定要将眼皮抬起一点,再用眼线笔。实在不行,那就在桌子上俯视镜子,沿着睫毛根部来操作。

睫毛:其实不用 Z 字型,你只需要从根部刷到尖部即可。可以重复,但不要太多次,否则有可能变苍蝇腿。实在不满可以先贴假睫毛,完后再涂睫毛膏,记得补充眼线就好。假睫毛贴起来不容易,涂上胶水后要稍微晾一下,避免胶性还未发挥。可以把镜子放在桌子上,俯视镜子,这样贴起来会容易很多。

至于其他色彩浓烈的眼妆,其实无非是眼影色彩的搭配,可以尝试将彩色点在眼皮中间,但一定要和其他颜色晕染衔接好。总之呢,还是多练,一回生二回熟。

六、唇妆

很多仙女也就涂个色,其实有时候精致的妆容还是要照顾整体感。

·薄唇

比如我饿嘴巴就是薄薄的嘴唇,那就要做加法。用唇膏将唇部的范围扩大。人中太长那就往上扩一下

·厚唇

这类唇就是和薄唇相反的手法,要将唇部的范围缩小,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遮瑕了,将原本的唇部范围盖住,然后再重新涂抹,在视觉上让唇看上去更小。

·唇峰/唇线不明显

借助唇线笔来描绘出唇峰和唇线,大红唇尤其需要,这样可以避免手残。

·色彩

专业的化妆师不会只用一只单色,给明星的唇色是调了又调。所以仙女们可以手动调色,说不准有惊喜色。另外,吃土色慎选,因为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亚洲人。带有荧光调的灾难颜色也可以弃了,如果你是冷冷白白皮,那请便。

·固色

可能有妹子觉得口红雨衣也并不好用呀。其实你可以涂一遍,用纸巾泯掉一遍,如此重复五六次基本差不多,当然,最后一遍不要擦了。

不过,此法不适用于锃光瓦亮的唇釉和一涂就成膜的不沾杯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