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时代到汉武帝前期的这段时间内,中国文化界呈现的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直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才真正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当中,流行几千年而不衰。儒家学说推崇的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人们要进行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人进步,而学习不仅仅使人懂得大量知识,还能深悟事理,方能游刃有余地遨游天地之间,在面对问题时处乱不惊,轻松化解。

现实中最精辟的顺口溜(民间最有名的十条)(1)

古人常说"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力行",明辨就要要求人们说话玲珑,讲求技巧,这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为什么那些成功人士能够如此出众?除了选择对的方向,还能适时静心做好分内之事,另外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以好的口才博得他人欢心,在这些的支撑下,当然能够成就一生事业了。无论什么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此时的一句话就能够看到平日的修养了,说得好就事半功倍,说得不好就会得罪人,而古人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就算损人也让人无法找到破绽,而民间最有名的十条"损人金句",带着文雅骂人,文化有限都难以听懂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现实中最精辟的顺口溜(民间最有名的十条)(2)

第一条,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很明了,就是批评别人的能力不济,没有追求,连烂木头都不如,甚至比粪土还要差,在社会当中,这句话几乎都是长辈对后辈的评价。

第二,六老而不死,是为贼也。这句话就是说,那么大年纪了,还没有死去,简直就是浪费社会资源,辜负口粮,有很大的过错,听到解释后,真心觉得非常毒嘴。

第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带有歧视女性同胞的意思,应该受到摒弃,却不知怎的,竟然成为现代社会束缚女性的枷锁。

第四,弱由也,不得其死然。这是说人不得好死的意思,文化有限真的听不懂。

现实中最精辟的顺口溜(民间最有名的十条)(3)

第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的名言,形容人的视野眼光非常短浅,完全看不到外面世界隐藏的机会。

第六,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说一个人犯了过错,自然会受到上天惩罚。

第七,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说的是人没有了礼仪,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不同,还不如老鼠身上的皮囊。

现实中最精辟的顺口溜(民间最有名的十条)(4)

第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杜甫用来骂那些官宦小人的,意思是少了你,也不会影响地球的转动。

第九,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几十万人没有抵御就放下武器,形容人胆小如鼠。

第十,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用这样的话来调侃那些有心人,尽管动了小心机,依然得不到任何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