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中国的“两弹”元勋,我们想到的可能都是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但是不要忘了,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样不可或缺。

今天介绍的这位开国少将曾旭清,就是当年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实验靶场的工程指挥。

50年代两弹一星专家是谁(这位开国少将不懂科学)(1)

1958年,为了配合我国“两弹”项目的发展,中央军委特别成立了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陈士榘上将担任司令,曾旭清少将则是副司令,从此,十万大军在茫茫戈壁中,开始了试验场建设的浩大工程。

这项工程历时数年,直到60年代初才建成,不光要应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那么,这个重要的担子为什么落在了曾旭清将军的肩上呢?

一方面,曾旭清此前一直在华东军区担任工程兵部主任,有相关的经验,另一方面,曾旭清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有他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想当年在长征路上,曾旭清带着部队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过草地,硬是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于1936年冬抵达了陕北。

50年代两弹一星专家是谁(这位开国少将不懂科学)(2)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八路军在晋东南和豫北一带的根据地相对较少,力量薄弱,曾旭清便以民运干事的身份,只身来到山西陵川县动员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

尽管在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方面与日军有着较大差距,但曾旭清总能依据地形等天然优势,展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

1942年春节期间,曾旭清联合当地的县大队和区小队,奇袭齐河一带的日伪军驻地,同时又上演了一出“围点打援”,在日伪援军的路上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前后击毙日伪军300多人,俘虏900多人!

即便是面对日寇的“囚笼政策”,曾旭清也能见招拆招,你挖坑,我就填坑,你盖碉堡,我就炸碉堡,搅得日寇焦头烂额!在1943年的“八月大破袭”运动中,曾旭清共拔掉了日伪军据点130多处,填平了日军的作战壕沟几百里!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曾旭清担任渤海纵队第7师师长兼政委,在他的指挥下,第7师成为我军城市攻坚战的王牌部队。

50年代两弹一星专家是谁(这位开国少将不懂科学)(3)

在济南战役中,曾旭清带领第7师强攻济南城东,一举摧毁敌军城防;在淮海战役中,曾旭清的第7师又成为第一支挺进徐州城的部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拔得头筹;在渡江战役时,曾旭清正赶上发高烧,而且不习惯水战,但他硬是咬着牙艰苦训练了两个多月,然后亲自带队上阵,打过长江,攻占了月浦和吴淞口。

上海解放后,上级深知维护上海治安、保护这个国际大港的重要性,于是点名曾旭清担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一方面继续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另一方面稳定上海秩序,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活和经济建设。因为出色的工作,曾旭清多次受到陈老总的点名表扬。

曾旭清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勇敢干练的将军,因此,把建设两弹试验场的重任交给他,连毛主席都很放心!

曾旭清也确实不负厚望,在大漠戈壁中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最终顺利地将试验场建设完毕,为新中国的两弹研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后来,曾旭清升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在工程兵领域奉献了半生,成为新中国现代化工程部队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1998年10月12日,曾旭清将军因病去世,享年90岁高龄。

——了解更多的开国将帅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开国将帅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