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于我而言,确实如此。
第一次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是失恋了,内心无法排遣的痛苦和想要问到答案的不甘心交织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
为了让自己好受点,我开始一本本读书。记不清我在那间黑色小屋的床上读了多少书,直到我读到余华老师的《活着》。
我被主人公富贵的悲惨命运触动到,哭得泣不成声,神奇的是看完这本书,我的眼睛肿了,但我的“病”却治好了!
再后来,我开始了正式写作生涯,读书更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世界的新大门,在书中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找到了很多困惑自己问题的答案,书更是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书。
女孩们如果你现在迷茫、焦虑,感觉没有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去读书吧,你会开启你的逆袭之路:又美又能赚钱!
我坚持不停阅读的逆袭之路:
1:开启阅读写作变现之路:
我的写作之路是因为讲书稿,就是把一本书的重点浓缩成一篇稿子,可以说我能赚到钱是和读书分不开的!
现在读书直接变现的稿子也不少,讲书稿、拆书稿、书评、书单等。
即使读完书不能直接变现,读书也能给写作提供观点、知识、素材,这在任何类型的写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读书和写作就是标配!
2:不再自我怀疑,内心坚定自信:
我们常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是总觉得自己哪哪都做不好,有很多不堪的经历和过往。
但你一旦知道有人和你一样,尤其是那些做出成绩的人也和你一样有很多“不堪”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自我怀疑,逐渐自信。
我高考数学严重拉分,只上了一个专科,从此以后数学就成了我的“噩梦”,每逢压力大的时候必做梦梦到考数学,但后来我知道了很多名人数学考得也很差,比如著名导演李安、钱钟书。
该说不说,心一下子就“豁然”了(也是没谁了)
我有段时间拖延严重,看到别人都这么自律,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中,直到我看到胡适的日记,他定了个读书的目标,但是半个月过去了胡适一直在打牌。
我又豁然了,还莫名生出一种比胡适强点的感觉,这是肿么回事!
......
正是很多这样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他们身上那个叫作“人性”的共同点,开始慢慢接受自己、不再随波逐流,学着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往前走。
3:不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学习规律、更脚踏实地的生活
读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回归常识和规律,不再浮躁,耐住性子一点点把手中的事情做好。
以前,总爱做不切实际的幻想,梦想有一天突然天降巨财,啪,正好打我脑门上。
或者我做了一个账号,突然间红了、火了,然后......我就不用工作了!
是读书啪啪打醒了我,她告诉我什么叫概率、规律以及常识。
当我觉得自己够努力的时候,她又告诉我很多成功的人所遭遇的挫折和痛苦,我这点努力根本算不上什么!
我刚开始做小红书,粉丝数上不上去,看着别人动不动就十几万粉丝,越看越焦虑,越焦虑越做不下去,她又告诉我,这种焦虑叫作定位焦虑,刚开始做就妄想和别人做了好几年的结果比,能好受吗?
总被书敲敲打打, 最后就成了这样一个情绪还算平和、不再浮躁、偶尔焦虑、更谦逊更努力的人了,还好,我对自己的现状比较满意。
所以,杨绛说,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说得真是绝了!
关于读书的几个小建议:
1:从自己的兴趣开始,喜欢读小说就看小说,爱历史就读历史,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当你获得正向反馈的时候培养读书的习惯就不难了
2:碎片化阅读、深度阅读有时候没那么重要:碎片化阅读被“妖魔化了”,但如果有时间深度阅读谁不喜欢深度阅读呢?关键是现在的时间很少呀,所以不用特在意究竟要不要碎片化阅读,有时候哪怕是一秒扫到了一个点,但是这个点在自己脑中生根发芽了,谁又不能说不会给自己带来变化呢?
3:不要在意读书的数量,要看读书的质量:一本书哪怕有一个点被自己吸收利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这本书就是值得的。
4:不要做“功能性文盲”:读书是为了寻找不同,而不是求认同,不同的思想碰撞才能让我们更能全面地看清这个世界,如果你看书只是为了需求认同你的观点,那么我们读的书也就白读了!
5:10分钟真的能看很多页书,所以不要以为时间少,就不看书!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那就做这几件事:运动健身,早起早睡,多读好书,做这些永远不会错。
如果你别无选择,那你就去读书吧!
你会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