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开元寺——转自《好山好水》微信公众号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今年暑假期间,2021年7月25日,泉州市申报的: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悉,整个泉州地面,宋元年代的文化遗产达22处之多,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的开元寺(东西双塔)名列其中。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据介绍,开元寺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庙规模宏大,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7.8万平方米,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景点沿着南北向的中轴线有山门、拜亭、拜庭、桑莲灋界(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此外,还有东西两侧的石塔和东西两廊。天王殿也就是大开元寺的山门,现存建筑是公元1925年修建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为唐代的石柱风格。石柱上前后有三对木制楹联,中间一对“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题写。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侧远一点拔地而起的东西两石塔和近旁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东西塔是大开元寺知名的景点,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高4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和象征。

拜亭前有个大石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当有活动的时候就特别热闹。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大榕树,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元、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

前方居中的就是主体建筑桑莲灋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开元寺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

近些年的修缮中,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后方缓坡上,复原修复藏经阁等诸多建筑,整座开元寺呈现园林式,设有东、西、南、北四处门庭出入,成为一处旅游、观光、朝圣的好场所。

上次到访泉州开元寺是1996年仲夏,应正在泉州求学的堂弟之邀,上泉州做三天两夜的旅行。抵达市区的当天傍晚时分,两人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开元寺游玩。从靠近泉州幼师校舍那端的大门进入,感觉似公园。时间飞梭,一别已廿五载。2021年9月6日,上泉州办事毕。下午,距离返回动车出发时间尚早,我们从动车站广场搭乘私家车,再次抵访开元寺,这次从南面的正门进入。

山门门楣匾额“紫雲”,里头悬挂“勅大开元万寿禅寺”竖匾额。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走在南面的西街石板路上,远远望见东塔的伟岸身姿,而近处的西塔则被繁茂高大的林木所遮挡。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山门门楣匾额“紫雲”,据传说,当时建寺时,天空紫色祥云缭绕,故名“紫雲”。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一脚楹联“净心印日非空非色见如来”不小心拍糊了。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身材高大魁武二神将戎装打扮,服饰相同,脸及左脚掌朝向略有不同,面对面威严端坐山门楼两侧神殿上。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精美古朴的花格窗棂。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山门楼里面前后有三对楹联,中间一对“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楹联,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题写。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

山门口对面临街的照壁“紫雲屏”。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

往东塔的旁门开着,其他方向的两个关闭。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东塔(镇国塔)。位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前东侧,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建5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改为13层,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十三年(1186年)重建。宝庆三年(1227年),改成7层砖塔。嘉熹二年(1238年),僧本洪改建为石塔,只造一层,后僧法权续建到第四层,天竺讲僧天锡续建第五层和塔尖,前后12年。塔为花岗石仿木八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塔盖上有铁香炉、铜宝盖,塔顶的八角翘檐角铁链和塔刹相钩连,塔刹尖顶装上沃金葫芦。塔身分为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等部分。塔内中心部位为石彻八角形塔心柱,外为回廊,塔心以横梁、斗拱与塔外墙相连结;外壁正面设四门,侧面设四个凹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以减少上层压力;门的两旁各刻有高2米、宽1米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天神、佛弟子等浮雕造像,龛的两旁则刻服饰、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形态逼真的雕像,五层共80尊。环塔身有檐廊,廊外有平座扶栏。塔基上有须弥座,直径18.5米,周长60米,高1.5米,束腰部分用辉绿岩浮雕佛传图像40幅,雕工精细。全塔高48.27米(底层高7.37米,二层7.19米,三层6.73米,四层6.22米,五层8.05米,塔刹11.18米,基座直径1.50米),共用大柱40,大小梁各40,大斗192,小斗440,大拱112,小拱80,全部用巨大的花岗岩石雕成。

五层,由基座和塔身构成,塔身呈八角形,每个面都有左右对称佛教人物浮雕,栩栩如生,每层开东、西、南、北四道门。

一层塔旁有警示牌,严禁触摸石塔,文物保护之需。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

一层塔身八面浮雕。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

基座周边浮雕图案,同样栩栩如生。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

东塔(镇国塔)的简介及平面图。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

东西双塔抗震史话。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

宽敞明亮的东廊。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宋塔。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

拜亭与桑莲灋界之间宽阔的埕面。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

桑莲灋界即大雄宝殿,“桑莲灋界”匾额,4个魏碑风格大字,在殿门楣顶房檐之上。“大雄宝殿”在厅堂里头主殿顶上,殿四周为通廊连接,独具特色。

据传说,此地原属当地士绅黄守恭(黄氏紫云黄守恭)的桑园,黄守恭是一个 虔诚 的佛教徒。有一天,有个叫匡护的云游高僧察得此地为佛教宝地。便向黄守恭游说,献地建寺,以弘佛法。黄员外起初舍不得,后经高僧再三虔诚苦求,黄员外道:“除非我家的桑树开出莲花,我便答应献出此地建寺。”高僧沉吟曰:“善哉,施主不可食言!”过后不久,黄员外家的桑树果真结出莲花,黄员外感应佛祖灵验,爽快献出宝地。

但献出多少地,黄员外请教于高僧,高僧思索片刻,言:“一件袈裟足亦!”,黄员外连声应诺。高僧将身上的袈裟脱下,往上一抛,袈裟神奇地将黄员外的园地罩住,只在东西两侧袖口露出两块空地,即东、西塔所在……

后来,寺也因此得名“莲花寺”,并在大殿正中悬挂“桑莲灋界”横匾。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此寺便改称为“开元寺”。

黄员外的宅所建在寺东后侧,黄员外的千年桑树犹存。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

因防抗新冠疫情,厅堂正门临时上栅栏,一信众正虔诚 朝里头祭拜。右侧旁门开着,一中年师父站在里头。我上前打招呼,经他许可,走进里头参访,佛祖神像济济一堂,双掌合作于胸前,缓步参拜作揖一番。厅堂空间略为浅一点,但两端甚长。

大雄宝殿中门口,廊上两侧楹联也是: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同一联对,在同一座寺院先后出现两次,也极为少见,应该是管理者出自对朱熹、弘一法师两位古先哲的敬重吧。

据介绍,大殿高20米,面阔9间,进深6间,面积1387平方米,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释迦牟尼,其两旁4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这5尊大佛金光闪烁,法相庄严,工艺精巧,令人叹绝。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处,有两排相向的24尊飞天,将宗教、艺术与建筑极为巧妙地融合起来,堪称精巧绝伦之作。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

桑莲瀛界(大雄宝殿)背面一瞥,正中亦有一扇门。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

黄氏紫云黄守恭“檀樾祠”。据百度介绍,黄守恭(629一712年),字国材,号一翁,唐贞观元年生。先祖黄元方,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郡太守,后隐居侯官(今福州)黄郑巷(今黄巷)。唐太极元年(712年),黄守恭逝世,享年84岁,葬于泉州西郊(今北峰镇招峰塔后村东侧)。紫云黄氏始祖。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

西塔(仁寿塔)。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建七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年间(1174-1189年)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东塔十年而成。规制和东塔同,略小于东塔,高445.06米(底层6.63米,二层6.79米,三层5.80米,四层5.65米,五层8.59米,塔刹8.29米,基座直径2.31米)。石雕工艺比东塔简朴,各层门、龛两旁也有雕像80尊,形态各异,线条粗犷,服饰单纯(大多为僧衣),须弥座束腰部分都是花草禽兽之类的浮雕图案。

据介绍,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

东西塔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它们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雄伟的塔身,奇妙的形制、巧寺天工的建筑、精美绝伦的雕镂均为世所罕见。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

一层塔身八面浮雕。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

西塔基座周边浮雕。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

游客在塔下旁侧的石登上小憩,交流对西塔的印象,交口称赞塔身的精美绝伦。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

一老者正带着小孙女观察墙体上的麒麟 浮雕,特别指导孙女观察麒麟的嘴巴,酷似《西游记》里头猪八戒的嘴巴,只是小样得多。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

两位年长的闺蜜正在龙眼树林间小憩,说着私房话,姐妹情长哟!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

开元寺里头的弘一法师纪念馆,为开元寺的人文历史注入浓墨重彩的一笔(沈义忠摄)。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

我们缓步进入山门、东塔、大雄宝殿、西塔参访。最后从临街西门返出开元寺。西门门柱上楹联:名山妙相开慧眼,紫雲双塔入诗怀”绝妙的境界。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

寺后面同样临街道的便是孙文题写校名的“培元中学”(东校区)。培元中学校区分列街道两侧,采用专用天桥贯通,规模甚大。

据介绍,泉州培元中学由印尼爱国华侨李功藏、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于1904年捐资创办。学校开办以后,曾先后得到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的关怀。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

作者简介

名胜古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

吴志煌,1972年12月生,云霄师范普师班毕业,乡村小学教师,爱好乡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