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是否该从课本中删除的问题,又一次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其实早在多年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丁启阵就指出这篇文章该删,其实丁教授有很多自己的理由,并非冲着“朱自清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一点去的。却偏有网友片面地理解丁教授的想法,各种指责他,一怒之下丁教授不得不发博文澄清。
其实关于课本中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是否该删的问题,不只是丁老师一个人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大诗人席慕蓉女士表示《愚公移山》没有环保精神,应该被删,也受到了网友们的指责。陕西教授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体现的是愚忠,也应该被删除。
个人认为,这些教授和诗人愿意关注教育,是很好的事。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错,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去为难他们。我们只需要就事论事,看看他们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就可以了。
事实上,对于很多课本中的诗词,作为一线教师,小美也听到过不少家长的看法。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雁门太守行》,近日就有家长和我讨论,他认为因为这首诗最后7个字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们了。家长在顾虑什么?其实说到底,他是认为这最后7个字体现的是愚忠。我们先来读一读李贺这首诗,看看家长们说得有没有道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七言古诗目前被收进了初中课本中。对这首诗,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黑云压城城欲催”这一句, 这一句一语双关,既是写景也是叙事。诗中一个“压”字,将紧张的气氛,沙场的肃然之气写得淋漓尽致,是流传千年的名句。
但这首诗之所以能入选课本,显然也不光是冲着这个名句,毕竟有名句的诗作太多了,但课本中能收录的作品却有限。把它收入进课本中,在小美看来至少有以下两个理由:
首先,这篇诗作的作品是李贺。李贺是唐代继李白、王维和杜甫等人后,最有名气的诗人之一。而且这样一位诗人的作品《唐诗三百首》中却一篇都没收录,当然古人有自己的思虑。《唐诗三百首》里没有,若是语文课本中也没有他的作品,那李贺这样一位唐诗风云人物必然会被多数人忽视,这显然是一种遗憾。
其次,既然要选李贺的诗作入课本,那自然该选最能代表李贺风格的经典作品,恰好这首《雁门太守行》就符合这一要求。在这首诗中,李贺式的浪漫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了首句外,次句写甲光,三、四句写塞上秋色,五、六句引入易水和寒霜,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塞上图景,当真是妙不可言。
有了以上两个理由,《雁门太守行》入选课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事实上,古代众多名家对这首诗的点评也是相当高的,明代大文人杨慎及清代大文人沈德潜都点赞过,沈潜德更是称其是“字字锤炼而成”。
诗是好诗,那么家长说的最后7个字体现的愚忠问题,是否真的有道理呢?最后两句确实写的是将士们愿为君死,只为报答君上黄金台式的知遇之恩。句中“黄金台”是一个典故,相传是燕昭王所筑,他筑了一个高台,将黄金放在上面以招天下人才。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种忠君的想法确实与我们当下的文化不相符,但咱们看历史不能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在当时来说李贺这首诗中体现的“忠君”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的忠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等于忠于故土,何况将士们报答的是知遇之恩,李贺诗已经讲明白了这一点。若是因此就认这篇妙诗该被删除,那很多古诗词都不用读了。因为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很多作品里,都有这种情况。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老师在教这篇文章时正确地引导,相信孩子们都是能理解的,家长完全没有必要顾虑这一点。教授也罢,家长们也罢,关心孩子们的教育没错,但真的不要太较真和钻牛角尖了。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