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卢俊,今天我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我出在一个浙江县城,从这里出生,直到我成年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用我朋友的话来说,核心区的三纵三横一个下午可能就会逛完
我一年大概会回去两次,今年国庆我也回来了
路上遇见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开始我是准备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来和大家分享
但是写着写着我却发现我怎么也笑不出来
01
事情是这样的
我开车回去看到了这个广告牌
嗯,就是这一张
当时看的时候还恍了下神,还以为大牌来我们老家开发房地产项目,还是高端的桃花源产品
仔细一看,原来这家房地产品牌名字叫:创融
是的,就是我们那家熟悉的品牌前后名字换了个顺序
这个山寨的离谱程度已经接近于把真叫卢俊叫成真叫卢梭了
另外关于桃花源项目,他们还有一个挺黑色幽默的口号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桃花源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桃花源项目我不知道,但起码创融这个肯定不是第二个
而且仔细看你会发现,这应该是融创的一次体系化的模仿
不论是案名,还是字体,包括在创融自己的官微中我们看到的产品风格
呈现的状态也是这个样子的
包括其他的项目
你也可以看到风格可能有点似曾相识
大概在哪里都有看过
本质上这个品牌属于对目前主流房企一次体系化的模仿,然后在一个县城的落地和深耕
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县城农村,这样的山寨也不是这一个案例
就在我老家还有类似这样的项目,除了创融,我们还看到,对于绿地的山寨
他的全名叫台州绿地,恍惚间以为是绿地在台州的分公司,了解之后才知道和绿地什么关系都没有
其他地方当然也有
比如早几年你会看到很多的金茂大厦,这几年也出来了不少金茂府项目
在广西也有叫恒大名字的小区和恒大没有一点关系
这些案例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对于大量的县城项目开发而言,他们似乎不太在乎品牌,也不愿意在这里花太多的力气
对于名字,对于产品本身,如果有现成的案例,那么模仿和山寨都成为他们最快可以做的选择
02
如果是放在几年前,我看到这样的素材一定是极尽挖苦特质,把这个品牌各种山寨的案例全都找出来和大家吐槽
但是现在的我,有很多话要说
我们都认为创融在体系化的模仿山寨融创
但是我们认真想想,融创的产品体系都是原创的吗
目前行业内的中式园林建筑,是不是都是一个感觉
目前行业内的铝板玻璃幕墙立面建筑,是不是也都一个感觉
或者说行业内有哪家地产品牌的产品逻辑是建立在原创体系内孵化出来的么
看过项目比较多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感觉
就是差不多
我周年演讲分享过这么一个案例
行业内对于户型的设计已经进入了重度内卷的程度
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户型被批量化复制,行业内已经有差不多3年没有进行户型迭代式创新了
同质化产品正在批量化复制
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安全的做法,也促成了行业内原创力不足的窘境
严格意义上来说,房地产行业有比较好的创新土壤么
其实并没有,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好像都不是特别好
行业内最早做绿色科技住宅的企业是朗诗、是当代、是中鹰,但是他们都没办法把这样的新品更好的标准化
反而是后来者金茂找到一条很好的道路将这个理念标准化落地
革命性产品首创如此,更别说什么户型、立面、景观风格、案名之类的原创了
大量的第一个创新项目都要经历市场考验,这需要勇气,也需要周期,甚至还需要一些行业的包容
但是对于地产从业者而言,往往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时间,本质上企业也不给他们这样的时间
在房地产野蛮时代里,创新是最大的奢侈,执行力是最有价值回报的动作
某种程度上来说,山寨品牌和企业的开发商,当初心中也有这么几个选择
而最后呈现的,也是在既得利益面前,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长期价值
03
所以我们看到了创融,看到了台州绿地,我们应该怎么评价
其实我们有很多个角度
但是颇具黑色幽默的是,我们自认为的大牌房企,不论是融创还是绿地,如今都陷入了艰难的现金流危机
暴雷、烂尾、躺平……这些词汇最近两年长期悬挂在他们的头上
这次回家我妈和我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碧桂园在老家的口碑真的不咋地,给的都是又土又自信的东西
第二句:万达的商品房交付不了,听说背后的老板跑路了,最近在维权
是的,那些真的在认真布局三四线企业的房企,如今也都清一色的遇到了现金流的问题
换句话来说,那些真的在三四线规模化,或者品牌化运作的企业,他们都在红利期中背负了一定程度的原罪
而这些原罪在当下的周期中充分暴露了自己的软肋
而品牌价值也在这样的周期转换中快速的瓦解
在硬币的另一面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文章一开头我说的那个山寨品牌,似乎在老家发展的还不错
项目一直在开发,然后在老家还在持续化拿地
地一直在拿,然后我也问了下老家的小伙伴,说这个品牌在当地还算不错
除此之外,他还有了其他衍生产业链,除了做住宅之外,有一天我还看到在当地还有产业城
这家品牌已经开始做全持有类型的
虽然只是在一个县城,但是很明显他已经准备这里深耕了
而那些我们眼里的山寨,反而在县城中具备一定的口碑影响力
所以我还想问大家一次,到底什么是房地产品牌
到底房地产品牌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是一个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的大品牌,从某一些侧面来看是那么的脆弱,有一些山寨的项目,如今却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我当然没有替山寨叫屈的意思,但是什么是地产品牌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想,客户已经在重新定义和二次梳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的产品和品牌在市场端存在严重的错配
产品本身以标准化同质化为核心逻辑在推动,而品牌以速度和规模引以为傲,这两件在客户端没有道理的事情,伴随着行业巨大的力量硬是在B端成为共识和真理
这是行业的问题,但是行业本身却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未来行业会怎么样发展,到底哪些品牌会代替哪些品牌,会不会有什么企业会突然横空出世
这个问题,或许在此时此刻更加值得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