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1)

江阳沽酒客想来遵循孔老夫子的教导,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总是有很多东西,偏偏加上神神叨叨的东西,立马看客云集。也不知道是文人的悲哀,还是看客们的狂欢。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知道从何时起,有了科学后,便能解释大多数的谜题,但是依然那些神秘莫测的,科学也无法探究,就被披上迷信的外衣。

其实迷信你不能否定它多数就是骗子的伎俩。战国时期魏国的魏国人西门豹,就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而且他深恶痛绝那种愚弄老百姓的神棍,所以才会把女巫送去喂养“河伯”,废除了这个陋习。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2)

治理水患天灾,哪能靠牺牲人来作为代价呢?显然是不文明的表现。但是在西门豹死后的数千年来,依然还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因为这个地方太大,很多人在解不开的时候,就会走极端。

所以我们对迷信是不推崇的,但是有些流传至今的东西,虽然已经不再大众,却一直没有熄灭它神乎其神的消息,这里就有一门行当,总让人一些人心中畏惧。那就是鲁班的传人木匠。

鲁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他并不是姓鲁,人家是,姬姓,公输氏,字依智 ,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今天有人总结说,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3)

这句话乍一看没啥子的,但是有个毛病,就是鲁班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经历了很多代而形成的的一个体系。

是不是这样的呢?沽酒客没有证据,所以还是把鲁班当一个历史人物来先谈一谈。鲁班生活的年代,春秋时期,这个事情中国好像还不属于封建王朝,按照历史学家认为,是奴隶分封的时代。

但是又是一个极其遥远可以充满想象的时代。于是这个时代各自诸子百家层出不穷,今天留下来的,其实还是道家、医家、儒家为主,有人说鲁班应该算是墨家。

其实不对,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4)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才会有这样的误会,鲁班今天看来给我个人感觉,就是他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发明家,因为他的很多发明完全超越了时代。

历史一旦久远,什么花样都能给你编出来,当然《鲁班书》就是这样来的。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5)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也有人说是上中下三卷,上中都可以,唯独下卷不能看)。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称--《缺一门》(另名有待考证)。

鲁班其实不能简单看成一个木匠,但是他的后来者,自然这个流派的人,有一支就称为木匠。在古代的木匠跟今天的区别很多,分别种类也很大。全国各有差异。

四川一带流行的叫掌墨师或者掌脉师。据说以前只有到了这个程度的木匠,才有资格建设房屋、亭台楼阁等,甚至更大规模的工程。而且他相当于今天的总设计师,不过不同的是,总设计师设计好了有人去一一实现,掌墨师父则完全自己既能设计,又能全部到位,当然也会让跟班或者徒弟做一部分,而最关键的由他来敲定。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6)

这个并不神奇,不过就是能工巧匠罢了,但是最主要的是他们这个行业里,据说在过去一般人的都不会得罪,而且非常客气,因为怕他们使坏。

这个使坏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偷工减料,而是做一些见不得人的手脚,让主人家非常难受,这里就是有许多神奇而匪夷所思的事情。

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江阳沽酒客其实早年听说过许多关于老木匠的怪事,但是只是听说,至今没有见过。但是接触个几个泸州农村的老木匠给沽酒客聊了不少奇怪的事情。

首先老木匠师傅告诉沽酒客,一般的东西他们也会做,但是那个不算法术,也就是一些技巧,比如主人家不落教(泸州方言,意思做事情不靠谱,说话不算数),就有可能小小惩戒一下。比如该木匠跟我说,之前年前时候跟师傅去跟当地一个土老肥即地主老财打床。就是建一张床。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7)

这个老财主比较抠门,说好的价钱,快完了就是这样挑,那样嫌弃的,非要扣一些。师傅不高兴,就趁老财主不注意,不知道在这个床上做了什么手脚,财主晚上一睡觉,翻身就听到床发出的声音好像喊还钱一样。

财主简直睡不好,没办法只好找师傅来化解,多拿了钱了事。其实就是按的一种机关作用。但是财主还以为师傅会啥子法术,包括做门也是。

师傅说他学得是上册就是手艺人,学下册的全是害人的,但是自己也得不到好,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要害人自己都要遭报应。所以你看以前农村一些瘸子,独眼的有可能就是修炼了下册的。但是他们那些法术确实能害人,所以正常的木匠是不会师傅也不允许去看学这些的。

鲁班书原本和手抄本的区别(鲁班书分上下册)(8)

现在很多木匠都不敢钻研《鲁班书》,这是为何,《鲁班书》对木匠来说无异于《葵花宝典》一般的存在,众人熟知,金庸笔下的《葵花宝典》虽说是独步天下的绝世武学,可是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开篇第一句话就让人恐惧了,还怎么练!

但是老木匠跟我说,农村一些走投无路或者心术不正的人还有或多或少有人学这个的,他们害人也自残,虽然得不偿失,但是其神奇之处,至今无法科学解释。不过他绝对一定有它的诀窍只是没有被揭开而已。

比如水能化掉竹子的筷子,比如一根谷草藏着主墙内,能让已经不得安宁,又比如无缘无故让人肚子胀大,随便一把干草烧成灰喝了就化解等等,总之各自仿佛神话故事里的内容,在下册中有所记载并且能做到。

今天木匠的很多艺人都不在了,年轻人学习这个的少了,中国建筑方式大量西化,工业化和机械化替代了人工,木匠者虽然还有,也是在以下偏远地方或者农村还存在,城市里面如果不是主人有这样的喜好,他们发挥不出什么功效,说白了,这个时代,匠人都缺少了很多土壤,至于神秘的鲁班术到底如何,更像是民间摆谈的茶余饭后的闲话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