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转发@法治大别山《独领风骚,千古第一人,150首毛主席诗词大全,值得收藏》,让我想起了我做的群文“伟人的心胸”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具有过人之处。但是,伟人也是由平凡人成长起来的。那么平凡人成长为伟人需要哪些条件?“心胸的宽广”、“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就是伟人必备的素养之一。

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伟人,而是要把每个人培养成有理想、有抱负、心胸宽阔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语文课上,老师就应该挖掘相关文章蕴含的这方面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扩展学生人生的格局。

我在备《沁园春 雪》的时候,就利用了这个构思,感觉不错,现在分享给大家。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课上也要培养学生)(1)

群文阅读 “伟人的心胸”教学设计

一、群文篇目:《沁园春 ·雪》《观沧海》《沁园春 长沙》《咏蛙》

三、教材: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单元

四、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教材上的两首诗:《沁园春 ·雪》《观沧海》,鼓励背诵课外的两首。

2.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3.感受伟人肩负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五、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主旨,感受伟人不同于常人的心胸。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六、教学难点:对《沁园春 ·雪》中历代帝王的了解以及写他们的作用。

七、课时计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学习《沁园春· 雪》

1.一读,读正确。结合文下注音读准字音。小声读、抽读。

2.二读,读出感觉。结合文下注释读出理解。

(1)设计朗读方案后放声朗读。

(2)反复读自己有感觉的诗句,并归纳出是什么感觉。

(3)抽生交流读出的感觉。

3.理解。

(1)理解内容:分层次,归纳层意

(2)理解主题:感受字里行间作者流露的充沛的情感,找出主旨句,理解主旨句,感受毛主席的抱负。

(3)理解写法:分析上阕与下阕的关系,体会融情于景的妙处;分析下阕选取历代帝王为意象的作用,体会诗歌中的议论。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课上也要培养学生)(2)

(二)学习《观沧海》

1.读。读正确,读出感觉。

2.比较。在反复诵读中比较。

(1)两文主旨的相同之处,并能清楚阐述,体会曹操的抱负。

(2)两文的写法的相同之处,一一罗列出来,进一步体会融情于景的表现力。

(三)讨论:从两首诗中你能说出抱负与自负的区别吗?从而感受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心胸。

(四)作业:

1.当堂练习背诵,隔天默写。

2.自主学习《沁园春·长沙》《咏蛙》。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课上也要培养学生)(3)

附:“伟人的心胸”群文阅读材料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课上也要培养学生)(4)

2.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课上也要培养学生)(5)

4.咏 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