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经过激烈的较量后,曹操、孙权、刘备成为最后的赢家,至于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张鲁、张绣、公孙瓒、马超、韩遂等众多诸侯,则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在这三位诸侯中,曹操生前虽然没有称帝(被曹丕追封为魏武帝),不过,曹操和孙权、刘备一样,都有称王的经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称汉中王呢?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1)

一、曹操

首先,对于曹操来说。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此,曹操号召天下的英雄豪杰讨伐董卓,也即曹操一开始是忠于汉室的。不过,看到关东诸侯各怀心思之后,曹操明白汉室已经无法挽救了,当务之急就是消灭群雄,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乱。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础上,曹操逐渐一统中原之地。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2)

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复《禹贡》九州。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城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称魏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曹操建立的封国,都城就在魏郡下辖的邺城。对于魏郡这一建制,始于西汉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更为关键的是,魏郡下辖的邺城,还是战国魏国的陪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3)

另一方面,对于古代历史上的诸侯王号,很多就直接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称,比如常见的秦王、齐王、燕王、赵王、楚王等。同样的道理,曹操的魏王,直接使用了战国魏国的名称。在战国时期,魏国的疆域包含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即地处中原之地。而就曹操建立的曹魏来说,其疆域范围和之前的魏国存在重合的地方。基于此,曹操使用“魏”作为自己的王号。

二、孙权

其次,就孙权来说。公元200年,年仅18岁的孙权开始执掌。公元208年,孙权联手刘备打赢了赤壁之战,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当然,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对于荆州可谓虎视眈眈,这促使孙刘联盟走向了破裂。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孙权看来,这是一个夺取荆州的最好机会。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4)

于是,为了偷袭荆州,孙权向曹操俯首称臣。公元220年,孙权夺取了荆州,并斩杀了关羽。当然,孙权也明白,此举会彻底得罪刘备。于是,在曹操去世后,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公元221年,曹丕将孙权册封为吴王,这意味着吴国的正式建立。而这,则是因为孙权的地盘,和春秋时期的吴国比较相似。

对于姬姓吴国来说,疆域包含今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虽然吴国在春秋末期就被越国吞并了。但是,吴国灭亡后,出现了吴郡、吴县等建制。在此基础上,孙坚、孙策、孙权父子,都出自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公元198年,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将孙策册封为吴侯。公元200年,孙策被杀后,孙权执掌江东,现在,孙权使用吴作为自己的王号,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5)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继续使用吴作为自己的国号,并在称帝后迁都建业。太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三、刘备

最后,就刘备来说。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又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璋除掉了张松,这直接引发了益州之战。到了公元214年,刘备击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在此基础上,刘备也不会忽视汉中这个益州的门户和咽喉。于是,公元217年,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公元219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夺取汉中之地。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6)

对此,有人要问了,刘备的地盘,明明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蜀国比较相似,他为什么不称蜀王呢?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郡,可谓他第一次在正面击败曹操,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刘备和曹操的交手,因为多次吃到败仗,自然十分狼狈,比如公元200年,因为被曹操击败,刘备只能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至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主要是孙权一方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到了汉中之战,刘备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并且,刘备在公元219年称汉中王,也体现出他以汉中作为基础,从而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决心。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多次北伐,也确实是把汉中当作了平台。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称蜀王的话,则会给人一种刘备只想着割据蜀地的感觉,这和自己匡扶汉室的旗号相违背,也利于刘备招揽忠于汉室的英雄豪杰。

曹操称王为什么叫魏王?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7)

另一方面,早在秦朝灭亡的时候,项羽分封诸侯,将刘邦册封为汉王。因此,对于刘备来说,作为刘邦的后人,不好直接使用汉王这一称号,于是,使用汉中王这一称呼,也是一个折中的选择。况且,公元219年的时候,曹丕还没有篡汉自立,如果刘备直接称汉王,显然会让汉献帝刘协非常尴尬,也会给别人攻击自己的口实。

到了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对于曹丕来说,迫使汉献帝禅让了皇帝的宝座,这意味着东汉王朝的正式灭亡。于是,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以汉作为国号,这也有延续东汉王朝的意思。当然,因为地处巴蜀之地,为了和西汉、东汉相区别,所以刘备建立的国家,通常被称之为蜀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