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很喜欢掏耳朵时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
你是不是很享受掏出大块耳屎后的成就感?
但是!你可曾知道,一次普通的掏耳朵的动作,居然会引发颅内感染,危害生命?掏耳朵动作不对,后果很严重!
此前,澳大利亚某杂志中的一篇报道中写道:一名女子因用棉签掏耳朵险些丢失性命,原因是这名女子习惯每天用棉签清洁耳朵,偶然一次清洁耳朵后,她突然感觉耳内一阵闷痛,无法听到外界声音,还有褐色的分泌物从耳道中排出。
到医院做了CT发现她不仅被细菌感染,细菌还“吞噬”了她耳后的头骨,出现了颅内感染。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该怎么掏?其实,耳屎的存在是有它一定的意义的。
1.润滑保湿
不同的人耳屎组成成分不同,主要分为干型和油型。一般来说干型比较容易脱落,油型可能会容易积在耳道里。其中,油腻腻的耳屎可以提供润滑作用防止耳道内的皮肤干燥,避免过于干燥引起耳痒和皮肤烧灼感。
2.保护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
3.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灭作用。
4.防噪音
我们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强声波震裂,而耳屎能起到过滤和缓冲声波的作用。
5.自洁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
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细胞从中心通过耳道壁向外移动,并向耳道的入口移动。耳道内的耳屎通过这种传送带一样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颌运动也辅助了耳屎不断被运出。
所以,正常情况下耳屎的排出其实没我们什么事,一般情况下就不要掏耳朵了。因为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引发疾病。比如:
- 掏耳朵最常会引起耳道湿疹;
- 掏耳时不慎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会直接捅破耳膜,可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 掏耳朵如果不慎,可造成外耳道皮肤受损,引发外耳道炎,出现疼痛,严重时会流脓;
- 掏耳朵过深,可能会伤及鼓膜,出现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 掏耳朵确实会导致颅骨感染。用棉纤掏耳朵时,棉签纤维会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会导致局部溃烂,引起耳后颅骨的感染。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掏耳朵的话,也不要用棉签去掏。因为棉签不但很难把耳屎掏出来,还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处,形成耳屎堆积。另外,还可能对耳朵造成损伤。
掏耳朵的正确姿势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人和小孩一定要有所分别。
1.如果耳朵实在痒,可以用手指在耳洞口轻挠两下。切记不要用尖锐的物品,不要过于深入。
2.适当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
3.如果出现瘙痒难耐的情况,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等,应及时去医院确诊。
4.游泳时应该保护耳朵。特别是耳朵有过炎症的人群
5.耳部出现不适,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会加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