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成都工作、还是去成都求学的外地朋友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一些成都本地人。在刚与成都人认识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挺有趣,特别是在交流过程中对一些拼音里含有韵母an的字地表达,比如:算、饭、玩、乱等字的发音让人记忆深刻,忍不住想要模仿两句,嬉笑搞怪。

成都人对外地人的看法(说成都人虚伪是普遍共识吗)(1)

正是这种延绵扁长、柔和欠力、调侃自信、略带优越的语言风格,让不熟悉成都本土沟通方式和语气特点的朋友不能通过直觉来判断每句话的真实性和肯定性,加之部分人习惯承诺一件迟迟不会有结果的事情,或是自夸一件本来难度不大但刻意放大事情的复杂性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顺带强调彼此间的关系亲密程度,这种圆滑似诚的特质也给外地朋友普遍留下了成都人说话“假打”、办事“虚伪”的印象。

成都人对外地人的看法(说成都人虚伪是普遍共识吗)(2)

不过,直接给成都人民贴上“假大方、假耿直”的标签未免显得有些主观和偏见,有故意黑的嫌疑。这么说就感觉好像除成都以外的人们都很“大气、大方”一样。我想成都人民是不会接受以点盖面的负面评价。也许上述情况有一定比例的存在,只是无法统计也无人统计比例所占的大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由于成都的外来人口众多,使得成都社会的复杂程度相较省内的其他城市更高、各项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在陌生的环境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将随之降低,人们出于保护本能,不得不更加谨慎、把自己伪装起来,因此更容易看到“假大空”、反而不易看到“真性情”。这是社会环境及人口结构所致,和地域本身无关。

其次,大部分外地人在成都无依无靠,相对“孤立”,他们与成都本地人接触的机会和比例最高,自然对与成都人接触的感受最深,这种感受也就成为了外地人的共同感受。在机缘巧合下彼此分享了出来,恰好经历相似、感觉相同,耳边彷佛听见杰克逊在唱You Are Not Alone。

成都人对外地人的看法(说成都人虚伪是普遍共识吗)(3)

于是,有了“知己”的背书后,人们在成都人的评价上似乎有了统一标准,并逐渐在外地人群中扩散传播,久而久之,成都人的“虚伪”印象变成了大家的普遍共识。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老狐狸”和“实在人”,我们不该带着主观和敏感去看待成都人民,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公正的,大部分的成都百姓都是热情好客、大方耿直的。不过,衷心希望作为“公众人物”的成都和“东道主”的成都人民能把更多的“主人翁”精神展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