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看法(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除了表达愤怒还能做些什么)(1)

来源|陈昌凯的心理学课

编辑|娜娜吖

这几年校园欺凌事件常常在媒体上出现,总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相信你肯定也注意到了,各种类型的、各个年龄段的校园欺凌事件,显然已经不再是某个学校或是某个人的特例了。

你对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看法(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除了表达愤怒还能做些什么)(2)

伴随着事件的发酵,我们能够感受到了各种愤怒、难过、无力等等情绪,然而更让我们担心的是这些事件可能很快会被其他吸引眼球的信息所湮没,不再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但那些事情解决了吗?那些事件中的当事人得到妥善的对待了吗?

所以,关注并不等于解决,更不意味着就能减少和避免。而要想真正地避免这样的伤害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就需要真正地了解校园欺凌的特性,了解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更要了解那些做出欺凌行为的孩子。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被打而已

校园欺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期并且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者骚扰,导致其身心遭受痛苦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定义来看,大多数的校园枪击案应该不是校园欺凌,因为那只是一次性的暴力攻击行为,并不是重复出现的。

另一方面,并不是说只有动手打人的暴力攻击才叫欺凌。其实,校园欺凌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直接的欺凌,包括常见的肢体暴力,言语暴力,都是直接的欺凌。而间接的欺凌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等方式恶意地对待被欺凌者,以及将其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

你对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看法(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除了表达愤怒还能做些什么)(3)

间接欺凌通常更多地出现在女生群体当中,通过种种迂回的手段去排挤某个人,从而使被欺凌者遭受很大的精神压力。更痛苦的是,被欺凌者还常常对这种情绪无处发泄,当她想要去沟通和解决时,欺凌者很可能以冷漠的态度进行回避。

可见,校园欺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被欺凌者造成的伤害都是非常巨大的。

也许了解欺凌者才能解决问题

通常,我们可能会更关心那个被欺凌的孩子,希望可以给他们更多的保护与抚慰,让他们能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恢复。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欺凌者,他们才是始作俑者,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真正对校园欺凌行为准确预测,也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

你对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看法(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除了表达愤怒还能做些什么)(4)

第一,欺凌者通常为男性。为了我们刚刚说的间接性的欺凌之外,对于直接欺凌行为而言,大多数欺凌者都为男孩,而且身体更加强壮(Kriedler,1996)。

第二,欺凌者通常没有共情能力。

第三,欺凌者通常缺乏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

第四,欺凌者通常拥有高神经质的倾向。

第五,欺凌者通常正在遭遇人生的困境。

因此,欺凌者常常自己正处在某种巨大的痛苦、困惑与混乱之中。而由于从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中无法获得有效的资源,自己又无力处理这些问题,便常常表现出了易怒、高敏感性、高攻击性等特点。因此,更容易成为校园中的欺凌者。

这绝不是为他们找的借口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为欺凌者辩护,推卸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我只是觉得当我们对他们进行指责和批评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或许他们正处在生命的某个特殊而艰难的时期,比如亲人的死亡、亲情的丧失,比如父母的抛弃、老师的歧视,或者仅仅只是学业的落后。

而对他人的欺凌行为,很可能成为他们保护自己,把自己和痛苦隔离开来的一种手段。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种向上发展的动力,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力,只是有时候选错了表达的方式。而对于欺凌者,他们也很可能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恢复自信、建立自尊,或者是保持生活的平衡。

因此,我也特别希望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中的相关人士,对于那些处在生命特殊时期,或是经历过一种重大事件的孩子们,予以恰当的关注,帮助他们学会共情,学会用恰当、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问题。

或许,这也是在为减少校园欺凌现象,做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你对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看法(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除了表达愤怒还能做些什么)(5)

关于主播:

陈昌凯。社会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