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中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爷爷叫他们的父亲时,大多数是称呼“爹”,而孩子们在叫自己的父亲时,都会唤作“爸”。
父亲作为一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称呼由“爹爹”转化为“爸爸”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映射着时代的变迁。“爹”和“爸”究竟有何不同?为何古人喜欢称父亲为“爹爹”?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父亲为“爹爹”
在说到“爹”和“爸”的区别前,就要先对这两个字进行拆除剖析,古人在造字时,真实意图通过字的构成来表现。爹这个由“父”和“多”组成,史书曾有记载父的意义:“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男子作为主要劳动力,其地位不断提升,“父”类似于“斧钺”,不仅象征着权利,也像一个斧子一般代表着生产力。
而多不仅是“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景,更多的是“侈”,它代表一个父亲出行时,通常会携多个子女,在农业社会中,多子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潜力。
在古代,儿子多的家庭一般不会受人欺负,被人视为“人丁兴旺”,但子女少的家庭在当时不会有太多话语权,这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而子嗣的多少则很大程度取决于一家之主男主人公。
父加多字形成了“爹”,寓意为多个孩子的父亲,一般情况下,称呼“爹”的家庭中至少有三个及以上的孩子,如果一个家庭中只有两个孩子,在当时一般不会称呼父亲为“爹”。
有南方的小伙伴会疑惑:为什么在南方多子多孙的家庭中,很少听到“爹”这样的称呼,大多数“爸、阿爷”等。
像木兰诗中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阿爷指的就是她的父亲,“爹爹”的称呼之所以在北方流行,不仅和政治权利在北方有关,也和当时文化的碰撞有关。
文化的碰撞融合这要追溯到千年前的汉朝,大汉王朝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当时一些蒙古族、五胡华人等时常和汉人有所交集,包容性极强的汉朝从他们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学到了“die”的发音。
尽管无法确定他们的“die”是否是爹爹这个字体,但这个字寓意好、期待高,便在汉朝流传开来。宋朝曾有史料记载:“爹,北方人呼父。”
“爹爹”大多运用于普通家庭中,在一些颇有阶级观念的达官贵人家族中,“爹爹”的称呼较少,一些较为受宠的孩子可能在幼时会称呼父亲为爹爹,但在长大后,大多以“父亲、阿玛”相称。
看过“还珠格格”的小伙伴有所了解:萧剑称自己父亲为“爹爹”,尔康在家中称自己父亲为阿玛,五阿哥称自己父亲为皇阿玛。阶级不同,连称呼也有差距,对于北方的许多家庭来说,“爹爹”是较为普遍的称呼。
而“爸爸”的称呼不仅流行于古代,在现代社会也较为适用,在遥远的上古时期,“父”的发音并非“fu”,而是“ba”。
曾有史书记载:“翁公叟爸爹,父也”,这五个字都可以作为父亲的称呼,由此可见,“爸爸”这个称呼则在三国时期就已流行,尤其是南方地区,只是出于当时的文化习俗,“ba”虽被人熟知,却不被人重用。
它真正的广为流传则是在清朝时期,满族人建立清朝后,为了提高语言魅力,通常会使用一些叠词,而“爸爸”这个词则应运而生。
“采桑子”中曾记载:“金舜铭的侄子侄女都曾叫她姑爸爸,慈禧太后也曾让光绪帝叫她“亲爸爸”。慈禧虽然手握重权,但她是一介女子,能够自称为“爸爸”,由此可见她对权利的掌控欲。
“爸爸”称呼的广为人知清朝的“爸爸”不仅仅是父亲的称呼,也是权利的象征,而在清朝灭亡后,“爸爸”这个词被许多民国时期的新兴文人广为使用。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浸染,另一方面是新旧文化的碰撞,南北方开始普遍使用这个词。
相对于“爹”字,“爸”字下面的“巴”则寓意深远,它有“巴望、期望、盼望”,希望子女对父亲孝顺、父亲对子女宠爱,即使是家庭中有一个孩子,众人也希望“父慈子孝”。
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亲,他们巴望着父亲的关爱,“爸”字的出现距今已有1700年之久,这个词也可能是外来词汇,有野史记载,这个词可能是古代羌人的口头用语,古代羌人对父亲通常称呼为“爸”,在文化的不断冲击碰撞下,“ba”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爸爸这个词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推广,不仅仅是它的美好寓意,更多的是它印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这个词没有阶级划分、不带身份差距,标志着自由平等新时代的到来。
在“爸爸”的称呼中,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贫民百姓、无论是子孙满堂还是独生子女,都可以亲昵地称呼自己父亲为“爸爸”,这和“多子”家庭称“爹爹”的状况有所不同。
无论是“爹爹”还是“爸爸”“大大”,都是一种责任担当,古人有曰:“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在东汉时期,父亲就被视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主要教育者,他们的身上不仅有家庭重担,更有教育重担,这就是所谓的“子不教,父之过”的最好描述。
小结
“爹爹”的称呼是父辈对他们父亲的尊敬,“爸爸”的称呼则是新一代父爱的传承。
从古至今,父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不仅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下一代的标杆,如果一个父亲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这个孩子的人生将会留有许多遗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