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1)

前言本文较长,大约4300字,建议看完,必有收获

对于《道德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有人喜欢咬文嚼字,有人喜欢断章取义,有人喜欢唯我独尊,有人喜欢联系实际,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是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绝无对错之分。

因为悟“”本来就是个人的事,如何运用也是自己的事,根本就与他人无关。别人的观点能够启发你,就是最大的收获,如果被他人的观点左右以致丧失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则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如果“”是真理的话,那么《道德经》就是指向真理的路标,至于通过它找到的是何种真理,则取决于你自己的觉悟程度。

正因如此,我在阅读理解中并不执着于某一字、词、标点是否符合原文。毕竟,也没有完本可以参考。但是我比较看重某些字词在古今用法上的区别,因为它有助于提高理解效率。

事实上,如果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即使某一章的文字都发生变化或者直接删除都不会影响到老子想要表达的思想。(当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理解)

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2)

道德,还是德道

近年来有一个争论,关于书名应该叫《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就此不作真伪辨证,但可以谈一下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

”是存在的,它无法用语言描述,但可以用心来感受。它无处不在,无事不能。能却不为,不为而能。

”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化身,它同样无法用语言来详细描述,同样也只能用心来体会。

对“”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才能抽丝剥茧。

我个人更接受《道德经》的排序,理由如下:

老子先是尽可能让你对“”有个大概的理解,然后又拿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社会现象、人生现象来反证“”存在的影子。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意识到在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符合“”,哪些思想言行背离“”了。

这个排序就是: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它。当然,这是对我们个人来说的。站在老子的角度,我觉得应该是:说出一个事实,然后在现实中让你看到它。

所以,把《道德经》三字用现代白话扩展一下,可以是《“道”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在前,就不能把它理解成“悟道”,而应该是知“”。

那么《德道经》又怎么理解呢?

这里就需要弄清一个字的含义,那就是“”。在古代,“”同“”。所以,现在我们对“”的释义就有点浮浅,至少从阅读《道德经》来说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对“”理解为得到、有所得。同是一个“”,却有有所得无所得两种状态。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和接受一个理论——因“”而“”是谓有所得,无“”而“”是谓无所“”。

所以,这个排序可以拓展为《通过在人生中修“德”以求悟“道”》。这或许也是“格物致知”的由来。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因为你必须在每一件事上小心求证,直到你对人生中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有了足够的经验,不再为之纠结。只是,很多时候,当这个结果到来时,你已垂垂老矣,纵使看清、看透、看淡,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已浪费在烦恼与困惑之中了。

而且,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你就“悟道”了,这只是经验使然而已,就好比流水线上的工人,他可能比任何人都熟悉这个流程,但却不知道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

所以,很多老人虽然有足够多的经验,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如果套用他的经验,对于你来说可能毫无用处。除非,在他的经验中始终贯穿着对“积德行善”的执着。

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3)

对我们来说,先“德”后“道”,要比先“道”后“德”难度系数更大。

让我们假设一个场景:

一个对“道和德”毫无概念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的父母不知“道德”,但是心地善良。所以,他们教育孩子不能偷别人的东西,因为这是不好的行为。于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就会在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有足够的警觉。

如果没有对这个行为进行提前教育,那么孩子只能在挫折与惩罚中才会意识到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这就是的区别!

那么,“”在“”之前的理解方式不可取吗?——不是的。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不知有“道”),所以,挫折与痛苦对成长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越早经受磨难,越能早点明白事理。顺风顺水的人生,不堪一击。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这句话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为什么不看看这个过早出名的人,她的人生轨迹是怎样收场的呢?

有智慧的人会明白,知“”要趁早,吃苦要趁早。

由此引申,家庭教育可以不知有“”,但一定不能不知有“”;可以保护抚养孩子,但一定不要给他解决所有问题。

善良的孩子,越是经历挫折越能成为栋梁之材,造福社会;不知善的孩子,越是衣食无忧越难经受风雨,祸害无穷。

所以,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之前,讲“”的意义作用不大,但一定不能少了对善念的培育。

我赞成“”在“”前,是因为我已心智成熟,是因为我格了二十年物不得其所之后的思维模式转变。加之联系《道德经》的成文背景(老子出关,尹喜所求),所以我更接受“”在“”前,这并非是二选一的问题。

佐证我的观点,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知“”利于修“”(这么做是不对的(不‬善‬之‬事‬)——无为),悟“”即有德;但修“”却并不一定得“”(这么做可以提升自己的德行——有为)!

前者的逻辑是:知“”——“修德”——“悟道”;后者的逻辑是:“修德”(能‬知‬善‬的话‬)——知“”——“悟道”,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事实上,对真理的探索纠结于一字一句的偏差是毫无积极作用的。只要“顿悟”这个节点到来了,“悟道”是早晚的事。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顿悟”的节点往往来自痛不欲生的时候,比如抑郁症患者,比如大起大落的境地,比如劫后重生。当他能够走出来的时候,大都会有涅槃重生的状态。

窃以为,知“”在“修德”前,受的苦会少些,但一般很难让人理解;“修德”在知“”前,受的苦会大些,但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朝闻道,夕死可矣!若“悟道”,无处不悟。

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4)

怎样梳理《道德经》的思想逻辑

要想梳理老子在书中阐述的思想,就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理解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微妙变化。我尽可能通俗一点来说,也欢迎大家指正教诲。

一、关键词

“道”,“德”,“天”,“圣人”,“天下”,“善”,“恶”,“为”,“欲”,“争”,“寡”,“用”,“无”,“有”

——“”是存在的,它无法用语言描述,但可以用心来感受。它无处不在,无事不能。能却不为,不为而能。

——“”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化身,它同样无法用语言来详细描述,同样也只能用心来体会。

——“”(自然)的各种变化就是“”的外显形态

——“圣人”是得“”的人

——“天下”泛指人生

——“”是人可以接近“”的最好方法

——时刻有“”,就会“积德

——有“”了就可以称“”,到这一步可称“悟道

——“德厚”可称“至圣”,到这一步可称“得道

——知“”了,也就能够知道什么是“”,故可以“抑恶

——“”是刻意的做,“不为”是顺其自然的做,这个顺其自然是指在“道、德、善、心”之处升起的直觉

——除此直觉之外,那个指导你如何做的就是“

——“”有需求欲望两种表现形式

——“寡欲”就是满足合理的需求,若“纵欲”就不得不“

——“”是指如何使用“”,或者说依“”修还是拿“”填“”。

——“”是宇宙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意识

——“”都生于“”,何况人?何况人之思维?

——所以,“”是生于“”的,“”所拥有的空间是“”无法想象的,没有“”就不会有“”的存在

——即使“”再多,死后还是复归于“

——顺延至此,你的“欲望”还是那么强烈且无法控制吗?

除此之外,那些山、水、治国、用兵、交人、逐物、报应等等内容都是为了衬托依“”行事所带来的现实作用,当然,也可以把这些内容理解成:在你做那些事的时候,只要依“道”而为,自然会水到渠成做到极致,内心平和而宁静致远。

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5)

二、还可以这样去理解“道、德”,当然,它更多的来自于我与自己的对话,仅供参考!

——“德”既然无法描述,那么怎么养它呢?

在生活中“扬善”

——“善”是从何处发起的?

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发起的。

——“善”为什么由“心”起?

“天”、“德”、“心”、“一”,都是“”的不同形态

——可是人心有“善”也有“恶”呀?

”来自于“”(道),“”来自于“”。

——怎样“扬善抑恶”呢?

保持“心静”。

——如何才能让“心静”呢?

寡欲”(节欲)。

——怎样才能“寡欲”呢?

多看看身边那些纵欲者的下场。

——“养德”有什么好处呢?

多看看自然界中那些经久恒远的事物。

——“欲”指的是什么?

想要更多。

——吃饱也是“欲望”吗?

这叫需求,吃撑才是欲望。

——我有能力创造更多不好吗?

这个情况很难说,要看你“德行”是否厚重了。

——怎么知道自己的“德行”厚不厚呢?

它没有标准,但只要你在行善、回馈社会、福祉他人,你的“德行”就会不减反增。

——时刻这样小心翼翼,岂不是麻烦的很?

你成天胡思乱想也没看到你想停止的迹象啊?

——还是感觉这样会很累。

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胡思乱想的生活状态了。实际上,你只需要在这个习惯的模式下,稍微拿出一点注意力放在内心深处就可以了。

——想要更多难道完全就是错的吗?

错的不是“想要更多”,而是一旦深陷其中,“更多”就成了一个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

——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在一个无常的世界,没有人可以无限的得到更多,但可以得到永不满足的欲望。

——没有欲望那来的动力呢?

时至今日,这种动力给你带来了什么?是更大的房子,还是更好的车子?是更健康的身体还是更幸福的家庭?是满足,还是遗憾?是快乐,还是痛苦?

——我还是不想过平凡的生活。

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靠想就能想出来的。

——不想,怎么知道如何做呢?

时至今日,你想了那么多,而且还在一直想,那么你想做的都做了吗?做了的都做对了吗?

——你是说,想是无意义的还是努力是无意义的?

这要看你是有意识的想,还是无意识的想;是努力的在做,还是努力的在想。

——它们有区别吗?

有意识的想是你在利用思维,无意识的想则是思维(欲望)在利用你。

——我不觉得自己在成天胡思乱想。

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在胡思乱想了。

——“修德”就能“悟道”吗?

“修德”“德”,在“求”“悟道”明性,在“知”,正是“为”“不为”的区别。

——不能“悟道”,还修什么“德”?

“道德”不分。以“善”“德”便是知“道”,知“道”了,它便会在你身上发挥作用,至于“悟不悟”还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还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但是仍然感觉有点道理。

“悟道”其实并不会改变太多,它不会提升或降低你的能力,但它会改变你的心态,以及你做事的状态,同时也会让你想通人生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

——“悟道”之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人在这里,心(注意力)在那里。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悟道”?

活在当下!

一句话看懂道德经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道德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