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车型结构分类,家用小汽车可分为三厢车、两厢车、单厢车。现在在路上满大街跑的都是两厢车和三厢车,但是很多人不明所以,什么是单厢?什么是两厢?什么是三厢?这里就来简单的介绍下如何区分一辆车是几厢车。

  三厢车、两厢车、单厢车的区别

  单厢车:如果从车的外观上看像是一个大盒子的形状,比如像大中小客车、面包车等,都是单厢车,那些发动机室很小,很不明显,发动机盖与前风挡玻璃几乎成一斜面,整个车身看来浑然一体,那么此车便是单厢车了。一般流线型的MVP可归于单厢车。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1)

  三厢车,顾名思义,将车分为了三部分:发动机部分,乘客车厢部分,和空间较大并与乘客车厢相隔离的后备厢部分。三厢车的外观在中国人看来大气,有品位,上档次。而两厢车由于后备厢结构较紧凑,并且与乘客车厢是相通的,一体式的,所以两厢车则是没有了后备箱。也就导致了两厢车和三厢车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优缺点。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2)

  三厢车由发动机、乘坐舱、后备箱组成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3)

  两厢车由发动机、乘坐舱组成

  三厢车与两厢车的如何选择

  1、灵活性的较量

  由于两厢车更为紧凑的车身设计,并且没有突出来的后屁股,所以两厢车较三厢车开起来更为灵活,在车多路况时穿梭在车流中更游刃有余,而在停车倒车时也更加方便。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4)

  2、乘坐空间的较量

  同一款车两厢版和三厢版的乘坐空间是不一样的,进入车内感受会觉得三厢车的后排头部空间要比两厢的小一些,别看三厢版是长一些,但三厢车到了后排,它的整体线条是急剧下降的,反而坐在两厢车后排乘客的乘车感受会更加宽敞舒服些。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5)

  3、尾箱储量的较量

  两厢车和三厢车的乘客空间没有区别,而从数据上看后备厢的容积也几乎相同,但从实际使用上来看,三厢车的后备厢的实际使用容积要大于两厢车,由于两厢车后备厢与乘客舱相贯通,所以在放置小件杂物时,如果堆积过高,高出后排座椅高度,在急刹车时将会造成杂物因惯性飞入后排车厢内,对后排乘客安全造成威胁。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6)

  而在汽车急加速状态下,过高的杂物也有可能撞击到后挡风玻璃,甚至将玻璃砸破,当然过高的货物也会影响驾驶者的后方视线,而三厢车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7)

  不过,再将后排座椅放倒后两厢车的空间优势就比较明显了,跟三厢车相比,在放倒座椅后由于没有高度限制,放置物品将会更加便利,但代价就是此时车内只能坐下你和你的副驾驶席朋友了。

  4、操控性的较量

  论操控,两厢车操控一般来讲都要好于三厢车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评价一辆家用车操控性好坏时,都会先看前后轮配重比是否达到或接近50:50,只有均衡的重量分布才能获得良好的操控体验,但由于大部分两厢车重量都集中于车头,而三厢版的尾部更长,尾部重量会更重,所以在这一点上三厢版的平衡性会更好一些。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8)

  而我们所说的两厢车操控优势主要为身材短小,利于操控。当你快速过弯时,由于两厢车车尾极为短小,后轮后面没有太大重量,所以车尾行车动态惯性更小,转弯也就更加积极,更短的车身让你在车流中的变道更加灵巧,驾驶乐趣要比三厢更好一些。综合来看,在价格较为低廉的家用轿车中,两厢车的操控是要优于三厢车型的。

  5、噪音性的较量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9)

  对于噪音的控制,三厢车还是要优于两厢车的,由于三厢车尾部和车厢是隔绝的,所以一部分从车轮拱传来的噪音将被隔绝在后备厢中,而传不到车内,而两厢车的后轮拱都在车厢内,所以车轮传来的噪音都会传至车内。

  不过由于隔音技术的提升,两厢车和三厢车的噪音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差异不会太大,所以光凭这一条来判断车辆隔音性还是不够的。

  6、安全性能的较量

两厢和三厢车的区别在哪里(两厢车和三厢车有什么区别)(10)

  关于安全性方面,大家普遍觉得三厢车更安全,起码追尾的时候有个“屁股”缓冲,吸收下撞击的动能,车内人员就更安全些。而两厢车的短尾巴几乎可以忽略,一句话,不经撞!其实,追尾的安全性实看尾部可变形空间的大小,可变性越大就越安全。

  其实,两车相撞时汽车的损坏程度并不靠铁皮是不是够厚,有没有保险杠,而是汽车的受力情况、车架的承受能力刚度及受力的传递路线是否合理。车辆安不安全用车辆厢数来判断未免过于简单和感性,两厢车的尾部的抗撞击能力以及变形吸能能力并不一定比同款三厢车差。厂商在设计时会考虑到两厢车的后部情况,加强后部的承受撞击时的能力,使用强度高的材料,加强C柱的承受能力等方法,两厢车的后部也设计有吸能区。(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