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为美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废弃轮胎,为避免越积越多成为累赘,相关部门、单位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始终不尽人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美国最新修路技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美国最新修路技术
50/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为美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废弃轮胎,为避免越积越多成为累赘,相关部门、单位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始终不尽人意。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附近的一片水域,军方将退役、损坏了的驳船、拖船、坦克、桥梁残骸及其他混凝土结构一股脑推入海中,利用它们建造了45个人工渔樵。
该人工渔樵的进展和预想的一致,吸引来了大量的鱼虾蟹在这里栖息,尤其是得到目标物珊瑚群的青睐。若干年后,美轮美奂的珊瑚礁吸引了大量游客潜入水底一饱眼福,更是成为废物利用的成功案例。
受废弃轮胎影响最深的是佛罗里达,见到军方这一案例喜出望外,随即着手实施。方案可谓简单至极,直接把军方投掷的报废船只换成废弃轮胎,投放地点设在了劳德代尔堡的海底。而后在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协助下,200万多个轮胎被尼龙绳、钢板固定后沉入海底。
整个投放区域总面积220亩,平均水深20米,为方便今后潜水、最近投放点距离岸边只有2公里。这块承载着期望的人工鱼礁被命名为了奥斯本轮胎礁,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团糟。捆绑轮胎的钢制束缚装置抵挡不住海水侵蚀,纷纷生锈粉碎,一部分轮胎分离后被海浪冲击得到处流窜,稍有起色的珊瑚礁随之分崩离析;偶尔光顾的暴风雨时不时卷起一部分轮胎推向远处,落在附近沙滩上和卷起的垃圾混在了一起。
2007年后沉没海底的部分轮胎甚至滋生出了废弃物,污染了周围水域。军方再次伸出援手,总计打捞出了7.3万个轮胎,专家预计至少还有10万个轮胎安静地躺在海底,无疑是宣告轮胎筑礁计划彻底失败了。
失败归失败,方法该想还是要想,要不光指望工厂回收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转折发生在美国的工程师身上。新的工程思路是先将轮胎两侧面切掉、留出中间部分;然后把蜂窝状轮胎嵌入到公路基础层中,类似给公路设置了一个骨架,对内部的填充层也有束缚和塑性的作用;最后再往轮胎骨架里倾倒砂石、混凝土。
美国轮胎协会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铺设一立方米的公路,大约需要10-12个标准轮胎。以美国莫顿堡项目为例,该项目附近有一条通往发电厂的小道,每天通行的运煤车辆不低于300辆,而且车辆为保障发电需要基本都是满载。报告里写到自从换上新公路,维护成本锐减了75%。
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提到轮胎公路承载力大约是常规道路的2倍,每平方米承受150吨的载荷,35吨左右的货船如履平地,少有公路塌陷、路面龟裂的情况。而且因为轮胎的加入铺设公路消耗的材料减少了50%。
美国轮胎、公路管理部门将这一利用轮胎的方法包装成一个名为technical concrete崭新的发明,并顺利在本国取得了专利。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国轮胎铺公路的方法早已有实践,而且长度和施工难度都是美国难以比拟的。
鹤大高速公路有“中国最美公路”之称,全长1474公路,贯黑、吉、辽三省东部地区,是东北东部出海通往朝鲜、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鹤大高速公路开挖的隧道总计29.7公里,挖出了145万立方米碎石,这些碎石粉碎后和混凝土压制成了固体胚,经一段时间蒸气养护后,用来铺设高速两侧的护坡。问题是铺设上千公里的公路使用开挖隧道用的碎石做基础,显然是不可能。
我国技术人员另辟蹊径,将周边汽修厂、回收站及报废汽车处理中心的废弃轮胎统统收集起来,和尾矿、沿路火石灰及各种固体残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做垫层使用,大大减少了材料成本,而且由于是就近取材,减少了长距离运输,也压缩了时间成本。
事实上,鹤大高速公路项目使用的并非整个固体轮胎,确切地说是一种橡胶粉粒。橡胶粉粒由我国上世纪80年代研发的“橡胶沥青”技术制取。简单地讲,该技术是将废弃轮胎加工研磨成一定直径的橡胶小颗粒,然后将粗细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同时加入特种高聚合物改性剂以提高整体粘性,最后高温下与沥青发生一系列反应后的产物。
这种轮胎粉粒既满足强度需要,又有一定粘性,与其他材料重塑能力强。沥青路面铺设后,10年内不需要怎样维修。
相比我国的轮胎公路,美国technical concrete技术看似缺少含量,其实不然、还是有些“料”的。80年代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也是采用的轮胎式蜂巢网格,这种网格除了用轮胎做支撑外,还可用特制铝合金等材料做框架使用,接触填充泥土等材料,相比其他结构韧性足、承载力强。
自2008年以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15年我国废弃轮胎已达到3.3亿条,总计1200万吨,而到了2020年更是达到2000万吨,但轮胎回收利用却处于低位,如何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