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选 10!获评全省“工业十强县”的为何是诸城?
近日,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厅公布的2021年山东省工业十强县名单,诸城市在108个参评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首批工业十强县中仅有的三个县级市之一(烟台市福山区、青岛市黄岛区、威海市环翠区、淄博市临淄区、诸城市、济宁市兖州区、邹平市、东营市东营区、滕州市、济南市章丘区),获得省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奖补、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支持。
究竟诸城有何过人之处,能够从如此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成功入围?从诸城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能够一一找到答案。
从综合实力来看,诸城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逐步构建起了产业链条较为完备、主导产业优势突出、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工业发展格局,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和车桥制造基地、全国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全国最大的禽类屠宰设备制造基地和食品机械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玉米淀粉和变性淀粉生产基地。目前,诸城工业除不含采矿业外,涵盖了28个行业大类、77个行业中类、116个行业小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7家,纳税工业企业5836家。2021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50.05亿元、同比增长11.55%;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85.6亿元、同比增长10.5%,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让诸城被评为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从发展潜力来看,诸城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优先”战略,坚持大力扶强领航企业,扶壮潜力企业,扶优上市企业,发展起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25家,其中过30亿元7家、过100亿元2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单项冠军、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2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家,上市企业7家,吸聚34名两院院士、4.7万多“新诸城人”来诸创新创业。经过这些年发展,诸城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47%,有效注册商标总量1.2万件,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和国标行标110项。诸城还被确定为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列入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产业被认定为省主导产业集群,健康食材和预制菜加工特色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对未来的发展,诸城充满信心,提出了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上市企业、纳税过亿元企业均达到20家的宏伟目标。
从创新活力来看,诸城坚定不移实施“创新诸城”建设战略,着力构建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体系。出台《创新平台建设和功能提升计划》《专利奖暂行办法》等引导激励政策,建成半岛慧谷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9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0家,累计引进高校院所分支机构120家,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培育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16项,完成专利申请28628件、专利授权16345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1.55%。同时,实施数智赋能增效工程,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发展到16家,上云企业2400余家,建成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3个、省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3个。诸城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省技术转移先进县。
从绿色动力来看,诸城坚持实施“工业绿动力”工程,建立总量减排倒逼机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对新上耗煤项目严格实行减量替代,先后实施福田奥铃汽车智能化改造等600多个技改项目,对240余条生产线进行了绿色改造提升。2021年,诸城全市万元GDP能耗降至0.32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省指标41.5%,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7.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4.01,同比改善10.5%,优良天数共291天。诸城正在加快发展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超前布局氢能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占总装机规模83.3%,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县,获批省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重点县并争取13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县……这些荣誉称号背后,是诸城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不懈努力、大胆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