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羊羊的地理教室首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西阁 | 审稿 山竹

欢迎在留言区总结要点,就当复习啦

还记得去年火遍全网的那道种葡萄的高考题吗?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

这种顺坡垄作的栽培方式,从广义上来说,算是一种改良过的畎亩法。“畎亩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挖垄沟、垒垄台等方式使得农业增产。

这种栽培方式从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到春秋战国时期,畎亩法栽培达到巅峰,虽然后期出现了其他的栽培方式,但大都是在畎亩法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乃至国外,都能看到畎亩法的身影。

那么下面我们就带着以下问题来研究它

01

什么是畎亩法

先说一下这个“畎”字,目前字典中读作(quǎn),如《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但在古语及太湖地区读作(jiàn),意思是田地中间的沟。现代字典读作畎(quǎn)亩,意思为田间的水沟。这里我们按照古语取作(jiàn),即畎亩法。(按个人喜好读即可)

它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挖沟渠时,泥土翻到两侧,形成高于地面的埂),有沟必有垄,二者密不可分,农民多称畎为垄沟,亩为垄台。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2)

畎亩法就是一种垄作法,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

所谓墒,是指土壤的湿度。所以畎亩法就是让土壤蓄水、保水为主的一种抗旱的栽培方法。随着不同地区的推广使用,畎亩法不仅具有抗旱功能,还具有防涝功能。

我国黄河流域的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其西部多为温带大陆气候,全年气候干旱,降水少,由此抗旱防涝则成为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工作。

在古代,小农经营为主,个人修建水利工程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畎亩法是有效缓解这一状况的好方法,当时被广泛应用,直到今天,我国多地采用的起垄种植来抗旱防涝,依然能看到畎亩法的影子。

02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是什么意思?

畎亩法对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1)上田弃亩

”上田“是指在地势较高的田地。

“上田弃亩“的原因:在地势较高的田地,相对于亩(垄),畎(沟)内的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相对湿润,利于抗旱,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上田弃亩。

”弃亩“将农作物种植在畎(沟)里,而不种在亩(垄)上。

去亩(垄)种畎(沟)的好处,除抗旱保墒外,由于亩(垄)的阻挡,可以减弱风力,减轻风力使农作物受到冻害或倒伏状况;同时畎可以形成人造阴坡,温度相对较低,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3)

(2)下田弃畎

“下田“是指在地势较低的田地里,“弃畎”是将作物种在亩(垄)上,而不种在畎(沟)内。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4)

“ 下田弃畎”的原因是在亩(垄)上种植,降水少的季节,畎(沟)内可进行引水灌溉,雨季降水多时,通过畎(沟)进行排水,减轻农作物受洪涝的影响,因此下田弃畎。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5)

“下田弃畎”的好处除灌溉排涝外,由于亩(垄)上经过人工修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吸收更多的养分,缓解风力侵蚀造成的肥力减弱;垄与垄之间的空隙(间距)较大,通风采光效果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目前,起垄种植在我国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 ,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红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对于降水量大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地区等,起垄种植这样良好的排水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6)

【知识拓展】 畎亩法与代田法

什么是代田法?

代田法是指在田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在沟里播种农作物,夏季作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在中途除草时,将垄上的土推进沟内,培植作物。沟变垄,垄变沟,使作物一直在沟里种植。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7)

代田法明显是依托畎亩法发展起来的,也是起垄种植的一种。

代田法的优点:

① 垄上养过杂草有肥力的土壤培到作物的根部 ,为农作物提供持续的肥力。

② 使得农作物根基更牢固,减少风力对农作物的损害。

③ 第二年沟垄互换,让土壤有休耕的机会,有轮作的效果。

相比代田法,畎亩法的缺点:

① 没有让土地得到轮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② 恢复土壤肥力时,需要时间较长,土地大部分时间都在休养,土地利用率较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羊羊的地理教室,转载请联系授权)

03

畎亩法栽培的具体要求

畎亩法看起来仅仅是垄和沟的组成,其实在实施畎亩法栽培时,有很多因素要注意,只有满足这些因素才能保证谷物的丰收,亩产的提高。

1.如何保证良好的土壤环境?

《吕氏春秋》中对亩和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创造一个“上虚下实”土壤耕作结构。

上层土经过人工犁地变虚后,土壤中的空气增加,浇灌后,水分易下渗。下层土壤是坚实的,可以防止土壤水分流失过快,土壤墒情变差,因此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是畎亩的基础。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8)

2.亩(垄)间的行距为何要固定?

亩(垄)具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后,不仅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作物间距变大,受光的面积大了),还便于农民中期进行再次犁地培土,方便下田除草。

中期培土的目的:

① 增加农作物根部土壤的厚度,增强肥力

② 培实土壤,防止风大倒伏

③ 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沟内水分下渗

3.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畎亩法要如何调整?

畎亩法的耕作要根据地形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虑的是水流和光照、风向等因素与地形的结合。

① 平坦耕地中的畎亩法

在地形平坦地区,由于我国北方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考虑光照的因素,东西向的畎亩,阳光不能照射到作物的根部,不利于作物生长。

修建南北向或西北—东南向的畎亩,这样有利于阳光照射到作物的根部,增强光合作用,同时在亩(垄)上种还可以增大昼夜温差。

为什么在亩(垄)上种植可以增大昼夜温差呢?

A.亩(垄)上种植,可增大表面积,白天受光面积大,增温快,夜间散热面积大,降温快,昼夜温差变大.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9)

B. 亩(垄)上水分减少,昼夜温差变大

(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数量,凡水多气少的土壤,热容量就大,增温慢,冷却也慢,温度变化小;反之,土温变化就大。)

一般我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亩(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

② 坡耕地中的畎亩法

在坡度较大的地形区,那么畎亩法作物多采用垄上种植,为了缓解坡地产生的水土流失状况,一般采用顺坡垄(亩)作和横坡垄作。顺坡垄作是在畎亩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典型的坡地垄作,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什么是顺坡垄作。

顺坡垄作,又叫顺坡种植,是指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在我国东北地区、地中海地区等均有广泛的使用。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0)

顺坡垄作的优点:

① 顺坡垄作的种植方式较为省力;

② 有利于排水;

③ 有利于通风透光,顺坡垄有利于增加农作物受光面积,增大温差。

顺坡垄作的缺点:① 顺坡垄作易加剧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保持

② 在降水强度大且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产生显著的径流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

③ 水流易顺沟流走,不便于灌溉

(2020年全国Ⅰ卷第36题考查了这个内容,文末有此题)

【知识拓展】 横坡垄作横坡垄作指的是垄的方向和坡向相互垂直的一种种植方式。横坡垄作时大致沿坡面等高线起垄种植。由于垄的方向与坡向保持垂直,从而使每条垄都形成了一个个小顺坡,便于保水、保土、保肥。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1)

横坡垄作:

① 能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下渗率,减少水土流失。

② 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小结】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2)

04

来做题吧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jiàn)(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1-4题。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3)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单选)

A. 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B. 增加土层深度

C. 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 增加耕地面积

2.我国南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单选)

A. 土层较薄

B. 光照充足

C. 温度高

D. 降水多

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单选)

A.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 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D. 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4.与图a相比,b畎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单选)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答案】

1.C

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可以看到,"上田弃亩"是把农作物种植在沟中,沟两侧为垄。受垄地阻挡,沟中既形成人造阴凉处,又可以降低风力的影响,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沟处相对于垄地来说,洼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相对湿润。所以"上田弃亩"可以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C对;沟与垄相比,沟处的土层垂直高度小,不能增加土层深度,B错;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需要增加腐殖质(如秸秆还田等)、施加有机肥等,而"上田弃亩"仅改变的是地形,与养分的提供无关,A错。故本题选C。

2.D

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相当于右图中的"下田弃畎",这是因为南方地区雨水多,雨季时减少水涝影响,旱季时便于灌溉。在几个选项中,垄与沟相比,垄土层较厚,垄上通风采光较好,垄上温度也较高,但相对整个南方地区来说,这几个因素均处于次要地位,其主要自然特征是夏季高温,降水多且集中,垄上种植,垄沟则起到排水作用。所以本题选D。

3.A

"畎亩法"改变的是地形,对地形的改变影响不了气候与对劳动力的需求,BD直接排除;从图上可以看到"畎亩法"会导致地表凸凹起伏不平,为方便耕作,土地平整最宜,且水稻生长喜水,土地平整利于整体排灌,A适宜;水稻虽然是喜阳作物,但过强过弱的光照对水稻生长不利,C不适宜。所以选A。

4.D

解题时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主要优势。农作物种植在垄上,是因为当地降水较多,图a中沟内土壤水分充足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A不符合。图b垄台上种植与图a垄沟内种植相比,温差较大,B不符合;增加地形高差后,高出的部分受外力侵蚀加剧,C不符合。而与图a相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处农作物在垄上,通风透光性较好。故本题选D。

(2020年全国Ⅰ卷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阳光玫瑰葡萄行距株距多少合适(种葡萄的高考题火遍全网)(14)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答案】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参考文献:

吕珊雁.古代黄河流域的种植技术[J].农艺.2014.10.65-66.

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1(25)45-49.

文明世界拼图.地理沟垄种植.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n/mip/958077124.html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