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有种小吃特别出名,叫“托板豆腐”。就是小摊贩将刚做好的豆腐一块块装车,再码上一堆像古代士大夫们上朝时用的笏板一样,宽两寸余、长十余寸的窄长薄木板儿。用三轮车或“电驴子”拉到城市当街路口、人多之处,2元一板地叫卖。

遇到有食客来买,小贩就用小刀在大块豆腐上切出一条,放到木板上再剁几刀。双手托着递给客人。因为豆腐很嫩很软,食客吃时必须要用双手托着木板儿,弯着腰撅腚低头吃,或者说叫吸食。

因此,在临清吃“托板豆腐”,也叫“撅腚豆腐”。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1)

豆腐是地道的中国食品,自从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发明了豆腐,这道菜一直流传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临清人管吃托板豆腐叫“喝豆腐”,主张是不加任何调料,直接入口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2)

托板

托板豆腐是当地的名吃,摊主将豆腐切好,放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再用刀切成若干块,食客当场就可以吃。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3)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4)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这托板豆腐却是越趁热越好吃。而且也唯有不加调料趁热“喝”,才能更尝出豆腐的清新豆香。

关于托板豆腐的来历,在临清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有一个秀才进京赶考。家里很穷,好不容易凑了点银子做盘缠。一路上省吃俭用,来到临清还是花光了,不得不在街头过夜。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5)

次日清早,一个名叫“豆腐李”的小贩担着做好的豆腐走过来。他见秀才躺在街头,便放下挑子,推醒秀才,这才知道对方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闻听,“豆腐李”便拿出几块水豆腐放到木板上,用刀切碎,让秀才吃……

后来,这秀才考了状元,当了八府巡按,专程回到临清感谢恩人。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6)

此后,又白又嫩、温热可口的“托板儿豆腐”,便在临清流传开来,一直沿袭到至今。

临清高唐老豆腐 历史悠久醇香浓厚(7)

可口的托板豆腐你是不是也想要来尝试一下呢?

来源:山东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