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除了空调西瓜冰淇淋,短袖和凉鞋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凉爽,凉鞋还有着各种时尚元素。凉鞋对于现代人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鞋,需要就买,各种款式琳琅满目。

而说起古人,想到的都是妈妈的鞋底,朴素的布鞋,亦或是清宫剧里宫人们穿的鞋子。那么,古人穿不穿凉鞋呢?古代的凉鞋又是什么样的呢?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1)

古代的凉鞋不仅有,还有不同种类,材料也不同,有木质的,草鞋等,古人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充满求生欲的,矜持不暴露都是不存在的,凉快才是第一要务。

说到木质的凉鞋,实际上当今我们也并不陌生,这种鞋子在日本韩国都依旧非常常见,就是类似于日本现在也经常穿的木屐同样的东西。木屐在中国早已有之,不过现在穿的比较少,常被人们当做日本生活的一个代表了。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2)

《世说新语-简傲》里面有一个故事:“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及嘉宾死,皆著高屐,仪容轻慢。

这个地方说的是王子敬兄弟去见自己舅舅的故事,一开始“蹑履”是恭敬的样子,后来“皆著高屐,仪容轻慢” ,这里的“高屐”就是一种木屐,之所以说王子敬兄弟穿高屐是轻慢的表现,是因为木屐在古代主要是外出穿着,比较坚固耐磨,而且可以防滑,在室内穿着见客是非常不礼貌的。

《宋书-谢灵运列传》中也提到木屐这样的用处: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这说的是谢灵运到处跑爬山旅游的时候,穿着木屐,上山后跟高,下山前面高,可以减缓坡度,这个特别的发明又叫“谢公屐”,李白那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讲的就是这个版本的鞋子。这种鞋子就是古代类似凉鞋形制的一种鞋子。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3)

叶绍翁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游园不值》也有木屐的身影: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个屐齿就是木屐的鞋印了。

说起诗词中提到的鞋子,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这个芒鞋又是什么呢?实际上也是一种凉鞋,这是草鞋,又叫芒屩(jue)

不过这个草鞋如果是茅草之类的原料制成,因为穿起来不那么舒服,原料也比较便宜,那么不属于高档用品,人人都能穿。但是并不意味着草鞋就是平民专属,如果原料好,甚至出现过极为昂贵,断货甚至禁售的情况。而且在一些时代,还有专门属于贵族的草鞋。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4)

唐王睿《炙穀子杂录》记载:“夏殷皆以草为之屩,左氏谓之菲履也。”,可见很早以前中国就有草鞋了,《诗经·魏风》也有一句:“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的诗句,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草鞋用途广泛,冬夏皆宜。

在周朝,皇室有专门的人来做鞋子,叫“履人”,制作鞋子也非常注意形制。《仪礼·士冠礼》提到,夏天的穿葛屦讲究“玄端黑屦””、“素积白屦””,后来到了西晋,更是流行到“宫内妃御皆著之”(《炙穀子杂录》)。而且为了美观,还有升级方法,在鞋子上涂上漆,制成有颜色的草鞋,这样是不是就感觉一下褪去了草鞋的简陋和随意,变得高端起来了。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5)

不仅有凉鞋,实际上古代也有类似拖鞋的鞋子,《南越笔记》里写道:“粤中婢媵多著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这里所谓 “散屐”,就是类似于拖鞋的东西,沐浴乘凉的时候穿,真是悠闲又凉爽。而这里也提到之前出境过的木屐,涂上鲜艳的红漆则广受女子的欢迎。至于凉鞋,则是男女老少皆宜的良品。

因此,古人也怕热,舒适凉快的凉鞋和拖鞋古已有之,而且还可以检具防滑、辅助爬坡等优异性能,让人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古人捏小脚穿什么鞋子(竹杖芒鞋轻胜马)(6)

文/特约作者 元气爆破少女乖酱

图/网络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简傲》、《宋书-谢灵运列传》、《游园不值》、《炙穀子杂录》、《诗经·魏风》、《仪礼·士冠礼》、《南越笔记》、《梦游天姥吟留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