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

引子

人类在不停地探寻与欣赏远古时期遗留下的文化宝藏。

绪,探寻它,靠近它 ,触摸它 ! 金秋的十月, 马导率队一行12人,乘坐T175北京西

色彩斑斓神秘的波浪谷撩拨人的心房,按捺不住遐想的

思开往靖边的列车,开启了我们的西北之旅。

不分你我,掺乎在一起,共同食用。打牌,调侃笑声不断,十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晚11点抵达靖边。 马导事先联系好的梁先生前来接站,驱车约四十分钟左右到农家院。

行驶的列车上大家情绪高涨,各自带的食

图为:列车上。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

第二天(20日):靖边天然景观——波浪谷

早上六点起来本想看日出,阴天未能如愿,但是我们也还是登上最高点遥望天空。风很大,吹散乌云,雨不会下了,这是我们最期盼的。被媒体和摄影者命名的‘波浪谷‘据说是堪比美国的犹他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波浪谷,只有天气好才能显出最佳的效果。

图为:高坡上遥望天空……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

早餐很简单,但是很香。开花馒头松软,小米粥新鲜,凉菜拌得可口。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

我们居住的农家院不远处有个牌楼,顺着牌楼宽阔的柏油路前行,就到了一线天波浪谷。沿途中,长长的隔离网阻隔了岩石与人的‘亲密度‘’’,当然我们知道那是为了保护岩石降低人为的损坏。

未来之前,透过图片与文字详尽了波浪谷之美,但当身临其景,亲眼所见,还是让令人惊呼不已,为之震撼!亲吻它,拥抱它,简直是美到极致,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対它的爱恋!

于陕西省距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 靖边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

天公作美,晴空高照, 岩石纹路清晰,像波浪,像螺旋,突兀不平,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幅画卷勾人心弦,让人不舍离去,以目相送。 查网上资料: 波浪谷

位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古以红色为主。这种红色的石头被称为"砒砂岩",形成6000万年。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

图为:新建的牌楼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0)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1)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2)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3)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4)

中餐是打卤面。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6)

主人知道我们转天一早要离开此地,晚餐准备得很丰盛,有酒有肉,举杯畅饮。马导,坦克,督察演唱《沙家浜》智斗,阿庆嫂的扮相乐得大家笑弯了腰,坦克即兴朗诵和督察字正腔圆的京唱博得大家一片喝彩声!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7)

图为:马导扮阿庆嫂,督察扮刁德一,坦克扮胡传魁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8)

第三天(21日):‘大夏国’都城遗址——统万成

一早下起了小雨,包车前往统万城。沿途的古物美景也不错过,水上丹霞地貌与百年的神木涧都令人驻足

图为:水上丹霞地藐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9)

图为:神涧古柳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0)

图为:神涧古柳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1)

图为:神涧古柳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2)

统万城当地人又称‘’白子城’’,已经废弃上千年了。

靖边县北,陕蒙交界处 系赫连勃勃所建,故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父系匈奴,母系鲜卑)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 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又称白城子。 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白城子历史悠久,经考古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在旧时期晚期,12000多年前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商周至秦时期为东胡游牧之地。汉、南北朝时期,为鲜卑、夫余所居。隋唐时,为契丹族游牧之地。辽时,在这里设长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古城。长春州是辽朝皇帝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等四位皇帝的行宫,是辽朝春季的政治中心,是辽代东北路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04年)设洮南府,隶属盛京将军。同年设开通县、靖安县,隶属洮南府。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设大赉厅,隶属黑龙江将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安广县,隶属洮南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撤将军,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洮南府、开通县、靖安县、安广县隶属奉天省,大赉厅隶属黑龙江省。宣统二年(1910年),设镇东县,隶属奉天省。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厅,存道、县,境内各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和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四年(1915年),设瞻榆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东北沦陷时期,境内各县隶属伪龙江省。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后,境内各县隶属嫩江省。1946年,先后隶属吉江行政主任公署、嫩江省、辽吉区行政公署。1947年,隶属辽北省。1949年,隶属黑龙江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

金朝时期,长春州沿用继续至金天德二年(1150年),后降为长春县,隶肇州(前郭县塔虎城)管辖。金承安三年(1198年)又在此复设泰州,城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蒙元时期,先属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属辽阳行省泰宁路、泰宁府,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明朝时期,隶属奴尔干都司所辖泰宁卫。清朝时期,属蒙古科尔沁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准放荒招垦。光绪三十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3)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4)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6)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8)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29)

浏览统万成,驱车到了榆林,入住怡梦园商务宾馆。简单地吃了午餐,九曲广场花园一逛。后又浏览了‘’六楼骑街‘’,上郡博物馆和汉画像石博物馆。

图为:怡梦园商务宾馆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0)

图为:民族融合雕塑,高16米,宽7米,长35米。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1)

图为:英胡饮马,此雕塑取意唐代诗人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的七言律诗。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2)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3)

图为:雕塑驮城人杰

驮城的由来: 相传榆林古城原来在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到处山清水秀。后来不知怎么得罪了风神,风神就白天黑夜地刮狂风,把很远很远的沙刮来,埋掉了城周围的田地、森林,并要把整座城全埕掉、人们眼看没办法活下去了,就相拥而哭、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了一匹。神驼,这匹神驼长得可大啦,它将城驼走,解救人们的灾难、风神听说神驼把城驮走了,对神驼可恨死啦,就在后边追、祥驼走呀走,风神追呀追,神驼走了三七二十一天,风神追了三七二十一天。

神驼到了榆阳河畔,累得连一步也走不动了,只好把城放下、神驼刚把城放下,风神就追上来了,只见沙从四面直向城包围过来,埋没了田地和森林、神驼这时可着急啦,见没有别的办法,为了保住城,只好将全身向东边一卧,用身子挡住从东边乱来的沙、因为西边有榆溪河,沙吹不过来,风吹沙堆高一尺,神驼长一尺,风吹沙堆高一丈,神驼长一丈,反正风怎么也把沙吹不过城来。后来风沙总算被神驼挡住了,但是神驼再也站不起来了,就变成了一室骆驼山。因此,人们便把榆林城也叫做驼城、驼城,驼城,骆驼驮来的城么、因为城又在榆阳河畔,也叫榆阳城。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4)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6)

六楼骑街

“六楼”指座落于城内大街有“一串珠”之称的古楼阁:四方台、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由于这些古楼阁下车辆皆可通行,因而有“六楼骑街”之美名。

榆林古城,又称驼城,位于榆阳区驼峰山下,建于明正统初年。古城东扼雁并,西卫甘宁,南敝三秦,北控蒙地,自古被誉为“秦关锁钥”、“塞上雄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内以大街为轴线由南而北,依次分布着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六座楼阁皆跨街而筑,与城南凌霄塔、城北镇北台遥相辉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称。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鼓 楼 鼓楼,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位于古城北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南北长22米、东西宽21.8米、高18.5米。承台为十字拱券中央相吻楼洞,承台上正中建二层砖木结构楼阁,屋脊为歇山顶。东西四角各建有二间配殿,南北廊道相连。南院建木牌楼一座。1974年鼓楼被毁,2004年在原址按原貌复建,2007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凯歌楼

南院中央有小木牌楼一座,楼四角建十字歇山角亭。 1974年凯哥楼被毁,2004年在原址原貌复建,2007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钟 楼钟楼位于榆林古城大街中段,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原为民国年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生祠,名曰:“长春楼”。后改名为“钟楼”,并在顶部八角亭中央悬挂铸铁大钟,为城区居民报时。钟楼共3层,总高24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4,8米。基台四面有券洞,承台东侧建砖拱过桥一座衔接登楼台阶。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承台、八角亭为中式仿古风格,二、三层为方形,四角挺出成八字形墙

凯歌楼位于古城北大街,与鼓楼遥相对峙,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为二拓榆林古城的南大门,原名怀德门。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朱厚照巡边到榆林曾住过这里,武宗改称其为太乙神宫。正德十六年(1521年),延绥巡抚姚镆改其名为凯歌楼。楼南北长29米,东西宽28.7米,高20米。基座为砖砌窑洞式,洞门通南北大街,上建二层砖木结构楼阁,分南北两院,东西各有悬山式配殿

,面,水磨圆砖柱,成西方风格。钟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二层南北阅台及二、三层砖雕花饰被毁,八角亭铸钟遗失,并将楼体用红色颜料涂刷,改楼名为“东方红楼”。 星 明 楼 星明楼位于榆林古城南大街中段,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15年—1517年间),清嘉庆、光绪年间均有维修。楼为十字歇山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通高19.5米,台明为四角高台,二十八根檐柱金柱立于台明之上,中间十字通道。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该楼因被车辆撞损,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进行了落架抬升。 ❂万 佛 楼

)榆林举人叶兰捐资维修。楼为十字歇山重檐三滴水木构架建筑,高约19米,台明为四座长宽均5米、高1.1米的正方形,四面通道。二十八根檐柱金柱立于台明之上,一层为文昌殿,二层为魁星殿。1956年被毁,2004年在原址原貌复建。2007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楼位于榆林古城南大街,因楼上有万余尊铜佛像而得名。始建于清康熙27年(公元1688年),为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楼基平面呈长方形,外包青砖,内夯黄土,为砖拱十字券洞承台。承台上建二层阁楼,楼通高18米,琉璃脊兽屋面。承台上分南北两院,北院为观音殿,廊柱卷棚式门厅,东西配殿各三间,南院为孔雀明王殿,东西也有配殿三间,楼东为砖拱过桥下踏步可通禅院。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 昌 阁 文昌阁位于榆林古城大街南端,又名四方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 ,嘉庆十五年(1810

图为:星明楼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8)

图为:凯歌楼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39)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汉画像石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大约延续了一百年左右。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全国画像石分区里独树一帜,像一面多棱镜,从各方面折射出1900多年前陕北榆林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不啻 榆林汉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灵禽瑞兽、农牧文化、游牧狩猎、车马出行、忠勇典故、乐舞百戏、高门望阙、厅堂楼阁、冠服袍带、短褐布衣、丹青妙手等,被喻为“石头上的史诗”。

榆林汉画像石一般采用当地的砂岩,制作时首先按照规定尺寸磨光石面,然后以墨线勾勒图像轮廓,再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细部,最后上彩描绘。可以说,画像石是集绘画与雕刻于一身的艺术品,对于历史考古、美术考古的作用不可替代。榆林汉画像石数量充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在全国汉画研究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为: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0)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1)

上郡博物馆 : 上郡博物馆是当地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馆, 馆内陈列内容为:一、明清民宅部分,内设婚俗房,二、民间艺术--剪纸。

图为:上郡博物馆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2)

第四天(22):书法艺术宝库——红石峡

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一早坐公交车先到镇北台,后去的红石峡,午餐后又在古街转了一圈。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红石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峡内榆溪河水流湍急,林木青翠,群花生艳,景色优美。东崖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在东西石壁上参差着大小不一的25处石窟。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旧时边将、文人来榆林,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题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

镇北台 位于陕西榆林市城北的红山山顶,俗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之说,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据说镇北台始建于明万历35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在只保留有两个城楼,城墙只剩土堆了。 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故陈运和诗赞“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 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

边形,南面有石砌的城门,占地约6.5万平方米。易马城每年正月十五以后,择日开市,一次为10日。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骆驼、马和各色皮毛到易马城,与长城以南的汉族商人携带的各种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交换自己所需的商品,当时这里牛羊成群、驼叫马鸣、人声鼎沸,一派繁荣景象。款贡城是蒙汉官员交往的场所,易马城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市场,它们

站在镇北台这座古代军事要塞之顶,视野非常开阔,近可俯瞰款贡城、易马城,远则浩浩大漠尽收眼底,让人充分感受到镇北台居高临下、可攻可守的优势。明代诗人唐龙在 《秋日出塞》中写道:“鼓角山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红石峡,斩将到神京”说明这里是著名的古战场,在这里我们仿佛领略到了当年烽火报警、战马嘶鸣、刀剑相拼的历史画面。   易马城遗址,俗称买卖城。据史书记载,它是在明嘉靖初年鞑靼首领与明朝议和后开放的11个贸易市场之一 ——红山市,1564年改称易马城。原为小砖城,现仅存土墙,平面呈

四都是蒙汉团结友好历史的见证。

在秦长城、隋长城的基础上,由当时的延绥巡抚余子俊调用官兵4万余人,依山形,随地势,历时4个月修筑而成的。东起府谷县的清水营,西至宁夏盐池县的花马池,全长1770里,沿途烽火墩台林立,36座营堡遥遥相望。传递军情报警,白天以狼烟和旗帜为标志,晚上以火和灯笼为号,形成了一条气势磅磅礴的军事防御体系。

榆林境内的明长城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3)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4)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6)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8)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49)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0)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1)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2)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3)

第五天(23):中国之首淡水湖——红碱淖

一早乘长途公交车到红碱淖景区,中餐在景区旁的饭店,品尝了特色菜鲤鱼, 肉嫩味道鲜美,非常好吃!午饭餐后又返回宾馆拿上行李坐长途车到佳县。

红碱淖的“淖”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呈三角。

一望无际的碧水蓝天,晶莹剔透的神湖如一颗明珠般镶嵌在沙漠之中,故有“沙漠明珠”的美称。走上红碱淖桥,可以靠近湖心几十米,这种桥非常少见,它能出现在那里要归功于湖水的深度,红碱淖湖水最深处是10.5米,平均水深8.2米。 遗鸥,顾名思义,遗落之鸥。因其数量少,分布点少,直到1931才被人发现,但只被人认为海鸥在东方的一个变种,到1971年

进入风景区,首先看到一座美人石雕,就是汉时出使西域的王昭君。旁边不远处有一块大石,上刻“神湖”二字,这是红碱淖的别称

。,科学界才承认遗鸥的独立物种地位,1989,遗鸥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已经证实的遗鸥繁殖地少数几个荒漠与半荒漠湖泊地带,数量很少。2005年红碱淖的遗鸥种群已超万只,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除了遗鸥,每逢春秋,还会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那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鸳鸯等。

高大的骏马和温顺的骆驼沙滩上漫步。

红碱淖除了天上飞的,还有水里游的和地上跑的。红碱淖盛产淡水鱼,共有16种,主要经济鱼类是红碱淖大银鱼,红碱淖鲤鱼等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是大面积固沙防风林带,沙丘多已固定。可以看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4)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5)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6)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8)

第六天(24):佳县八景之一——白云山—香炉寺

佳县住了一晚,早上包车到白云山,炉香寺,之后赶往李家山住宿。

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拍参天,之后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古称,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白云山古建筑风格:包括庙堂、牌坊、亭台、通道、桥梁等,古建面积8,1万平方米。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势渐次升高,形成三条轴线,鳞次栉比,疏密得当。主轴、次轴均采用两翼对称这一传统布局,建筑大都用木结构,并充分利用榫卯结合之木构架,种类多达20余种。

白云山雕塑艺术:有石作的栏杆,旗杆、石狮、牌坊、台基、柱础、香楼等;有木作的梁、坊、雀替、门窗、神龛、神像、匾额、供器等;有砖瓦作的勾头、滴水、墀头、钱檐、脊兽等;还有金属,琉璃泥塑等多种多样雕塑饰品。

白云山壁画:有色彩艳丽的大型工笔画,有描述神话传说的彩色连环画,有中堂、条幅式山水风景画,有色调清淡的花草水墨画。这些壁画,都出自民间画匠之托手,大都为明清之作,保存了古代民间精湛的绘画艺术特色。

白云山书画珍品:明代万历年间山西粮道吴宗义所书的两块草书碑,如飞龙流水,自然有势;悬挂在真武大殿由开山道人李玉凤所书的木匾额“玉虚宫”苍劲有力,壮实浑厚,当年毛主席子看到时也伫立良久,赞不绝口。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59)

香炉寺

坐落于佳县城东北黄河畔的悬崖峭壁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

寺院由两部分组成,西边部分与山城腰部相连,内有龙王庙、娘娘庙、寄傲厅;还有石碑8块,石坊1座,壁画54幅,古柏2株等文物。东边部分一根高20余米,周长约15米,形似香炉的巨石,从黄河惊涛的拍打声中崛起于半空,这巨石称香炉峰。香炉峰顶建一观音庙,东西两部分由一5米长,1米宽的天桥相[1]连。人们站在香炉峰顶,如临空绝际,东眺吕梁山脉,起伏连绵,宛如骏马奔腾;仰望佳县山城,好象与天际相接;俯瞰黄河,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尤其是夕阳西下时,霞光将香炉峰映入黄河之中,酷似传说中的“蓬莱景”,故香炉寺又有“黄河小蓬莱”之称。“香炉晚照”也曾为古佳州八景之一。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0)

第七天(25日):河声岳色——碛口镇

游览了白云山和香炉寺驱车赶往碛口临县李家山,一路颠簸近3小时,司机技术高超,盘山而行,时速不减,这一路包车都遇上了好司机。

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黄河的河水在这浅滩上浪花飞溅发出巨大的声响,激起雪喷般的浪花,成为一道景观。

碛口古镇,是黄河两岸最重要的古渡口之一,晋商货物西运的水路。

爽”,城门里面上书“聚秀”。城门现仍保存完好。现村里建学校的地方,过去建有关帝庙。庙院内北有大殿,南有戏台。西城门外过去有三孔窑洞,内塑有菩萨、土地等神像。 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

李家山历史上只有村西一砖城门。城门外面上书“

凝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碛冲浪”、“麒麟沙滩”、“黄河土林”、“红枣园林”和以“西湾民居”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院”。古镇古色古香,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门对门,窗对窗,夜间屋里说话,对面总能听得清楚。老店铺、老字号、老房子上有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到处是文化,遍地见艺术。漫步在五里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碛口建筑: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

碛口主要景点:有“古镇风韵”、“水旱码头”、“卧虎龙庙”、“黄河漂流

”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形的建筑格局。

子(方言,由海带、粉条、黑豆等调制而成的小菜),吃起来黏而不绵、厚香适口。[3 黑龙庙 :黑龙庙是由商号集资所建,祈求风调雨顺、行船平安、商贸繁荣。据说明代时庙的规模很小,到清雍正年间增建戏台,乾隆年间又增建钟鼓二楼和东西耳殿。 西湾村:西湾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后随着主人陈氏家族的兴盛,辉煌于康乾盛世。作为碛口古镇巨贾陈家的庄园,西湾村与古镇碛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日寇侵华期间,西湾古民居受到严重破坏,现今遗存的30多座院古建筑和五条古巷,民沿街沿巷石匾比比

碛口美食:臊子碗脱:将碗置锅内蒸热,再擦去碗内蒸气凝结成的水珠,将荞面糊舀入碗内,上锅,以大火猛蒸,二十分钟左右便趁热取碗出锅,把未凝的糊糊均摊到碗内边沿,置阴凉处自然冷却,即成碗脱。出锅后辅之以辣油、芝麻酱、老陈醋为佐料,另加一勺

臊皆是,如“福多三备”、“岁进士”、“恩进士”、“明经第”、“福海寿山”等,这些牌匾的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各具神韵,

的凤凰,又名凤凰山。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李家山:为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三大发现之一。位于碛口古镇南3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村落远望如展

图为: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高27米,寓意为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48年东渡黄河,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27年。8级台阶象征着8年抗战的伟大胜利。花岗浮雕《走向胜利》,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气概。台基四角的浮雕,再现了东渡黄河的宏伟场景。整个碑体形似一艘巨轮,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1)

图为:碑前留影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2)

图为:窑洞内的陈设。通炕,被子很厚很干净。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3)

图为:窑洞房檐上挂着红灯笼,晚间即照明又好看。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4)

图为:主人家的老物件。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5)

图为:雨伞整齐排放,也算一景。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6)

图为:主人家窑洞的全景。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7)

图为:西红柿滷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8)

图为:老板娘手擀的面条?擀得这么圆!厉害啊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69)

图为:香葱一碗。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0)

图为:调料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1)

第八天(26日):三晋第一名山——北武当

早7点40分我们到了武当山景区(坐车五公里)开始往上爬,往返用了约3个小时,速度还是不慢的,因为女将多,又大都是第一次爬山,应该算是很了不起了!

北武当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方山县境内,总面积约 88平方公里。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古称龙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复玄天大殿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更名为武当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称北武当山。这里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北武当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现公路早已开通,乘车可达万神庙,上山石阶有1455级,险峻处均置有铁索扶手。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先后有许德珩、启功、周而复、方毅、臧克家、溥杰、冯其庸、王朝闻、吴冠中等名人学者,题词作画,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当风采。

智”,“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一不经意,便摇摇欲坠。

三晋让游人惊叹不已的是那些天然雕饰而成形态逼真的怪石,如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

图为:新修水井碑记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2)

图为:天寿井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3)

图为:九龙出洞文字介绍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4)

图为:九龙出洞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5)

图为:仙龟望海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6)

图为:天壶顷露文字介绍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7)

图为:明代牌坊朝圣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8)

图为:明代牌坊玄天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79)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0)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1)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2)

第九天(27日):三代领导人题词革命烈士-刘胡兰纪念馆

全国唯一的女皇庙---则天廟

晨下起了小雨,我们一行人包车前往

早汶水县刘胡兰纪念馆,驱车行驶近3个小时,雨也越下越密,谁想到了纪念馆一张布告让我们大失所望:此馆装修闭馆,马导与看门的人好话说尽,人家就是不给开门,无奈只好在大门外照了一张集体像。又驱车前往刘胡兰故居,也是大门紧闭,一把大锁把游客拒之了门外。

驱车继续前行,前往则天廟,则天庙大门敞开,忐忑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图为: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前身为刘胡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 。1959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1959年、1976年曾两度调整布局,重新整修扩建。现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

刘胡兰是惟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

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和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

刘胡兰纪念馆始现有总建筑面积6.15万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3)

图为:毛泽东题词纪念碑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4)

图为:刘胡兰故居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5)

武则天庙

这是座中小规模的庙。从新建的仿古山门进入,两侧是已经干涸的池塘,再向前,看到达门外两侧是一对器宇轩昂的石狮,比常见的门狮要威武得多。这本不是则天庙的物件,而是来自武则天之父武士彟陵墓。而且还是目前山西已经发现的最大石狮!

原来是2013年时南徐村村民在村西山脚下挖砂,在13米深的砂坑中发现了这对巨石,出土后发现是这对石狮,于是文物部门将它们运到则天庙山门前安放。经文物部门研究,认为这是一对唐代石雕雌雄狮,原地应该在武士彟陵墓东门前的进口两侧。

这两尊蹲狮的底座高1.7米,高3.16米,总高4.86米,重数吨,由整块青石雕成,底座上的花卉、神鸟线刻,依然清晰。双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瞠目张口,半蹲座,前肢伸直,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为什么不朝外,而是面相山门,有村民觉得狮子太高大凶猛,正对外面,对周围民宅不利,所以就成了这个奇怪的摆放位置!

南面正对山门的是武则天雕像。该雕像取中年女政治家的身态,不穿衮袍,不戴冕冠,凤冠与龙钗都是缩小了比例的象征性头饰,以显露其面部与体态美,总高已5米,台高4米,台基边长9.9米。雕塑台正面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题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址。地处南徐村西北,正当乾位。

相传,则天庙原计划建于南徐村东南的泌水源头,正当人们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时,一夜大风,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知县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时,走来一位老翁,他说:“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在场人等如梦方醒,于是决定斋戒三日,就地建庙,即则天庙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6)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7)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8)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89)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氏真名称“曌”,起于她称帝前夕。是她的堂外甥,凤阁侍郎宗秦客所献的12个新字中的第一个字。这个新造的“曌”字,尽管意思与“照”字相同,但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这也可能是武则天独钟情于它,并选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则天二字是后世对她的称谓。即因武则天当年是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的,更因“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到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现。而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近代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流行的。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武则天这位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利州(今广元市)。本名不详,14岁入后宫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等。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或“武后”。

第十天(28日):古代文明时代风韵——汉画像石博物馆

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离石龙凤大街,早八点开馆,免费参观,请讲解收费30元。

展馆镇馆之宝是仿制品‘龙形觥‘ 青铜器,它出土于山西石楼县桃花者村。 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据研究,龙形觥可能是用来罚酒的器具。最为可贵的是,在它的装饰花纹中惊人的出现了鳄鱼的形象,这在国内的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

“龙形觥”形似牛角,前端的为龙形首,昂首翘鼻两角直立,长腹弧鼓,后端截平,整体像一艘龙舟。“觥”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尤其是两侧竟然有鼍纹和夔龙纹。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扬子鳄。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鼍”纹饰的,全世界仅此一件。

图为镇馆之宝‘龙形觥’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0)

左表墓-羽人戏龙马

‘’ 羽人戏马”由上下两块组成。汉画像石上的羽人是汉人所认为的仙人,而马则是汉人最为信任和喜爱的动物之一,这块画像石表现的是羽化升仙后与马戏的场面。

图为:左表墓-羽人戏龙马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1)

图为:‘’火牛阵”如今已裂成三块,但画面上的战斗场面仍让人能感觉到紧张的战争气氛。火牛双角上绑着利刃,低着头,四蹄奔腾直冲前面的敌人。整个场面被用极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出,火牛的气势和敌人的慌张跃然石上。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2)

1990年,马茂庄二号墓被发掘出来,共出土了28块画像石。虽然被发掘时,二号墓内的随葬品基本已被盗空,墓室结构还是完整。从横额,门楣,到壁侧的画像上的勾连蔓连、绶壁穿带的图形都保存得完好。

图为:马茂庄二号汉墓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3)

图为:马茂庄二号汉墓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4)

图为:道棠汉墓“虎食女魅”“女魅”是传说中的旱神。相传黄帝大战蚩尤时战事不利,黄帝便请来“女魅”助战而胜蚩尤。但是“女魅”是天上的女神,私自下凡后无法返回天庭,这位旱神使得大地变成赤地一片,民不聊生。最后,上天降下神虎将女魅吞吃掉,才解除了旱情。于是“虎食女魅”图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平安、吉祥的象征。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5)

桃花女和周公站像原本是石楼二郎坡的真武庙中,玄武大帝像两旁的侍立像。后庙毁,三尊铜像无人管理,铜向被弃部分遭破坏。

玄武大帝铜像重700金,通高160厘米,手持三尺青锋,身披鳞甲,赤足而坐,右脚踩于一龟蛇合体像。相传玄武大帝的真身是龟蛇合体。青锋剑和蛇头已被掰掉。

图为:周公造像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6)

图为:桃花女造像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7)

图为:玄武大帝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8)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汉画像石就是汉代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浓缩反映了汉代当时文化习俗、经济状况、宗教思想和政治变迁、军事布防等。汉画像石上保留的丰富历史信息,许多连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这样评价汉画像,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

图为:吕梁火车站队员们准备回京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99)

结束语:19号从京出发到28号回京共10天,费用共计:1102元。

赏了美景:长城第一台,唯一女皇庙,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三晋第一名山等,品了美食:抿尖面,碗托,纯羊杂等,拍了美照:快乐编排美姿--五角星-五环-小芭蕾等。

一行12人,像家人一样关系融洽,友爱和谐。幽默的话语和开怀的笑声相伴一路,顿觉十天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期待下次的活动。

带东北的朋友来吃一顿很苏式的面(一群北京美女一行12人来到陕北)(100)

原创作者:笑羊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