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8年1月,我国“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的章含之不幸因病去世。
令人意外的是,一周后,其骨灰与养父章士钊合葬。
而这也是她临终前特意嘱托护士,转达给女儿的话。
只是对此,不少人感到疑惑,甚至是震惊。
因为在大家心里一直觉得,她一定会葬在自己最爱的丈夫乔冠华身边。
要知道,当年章含之与乔冠华的恋情可谓轰轰烈烈,甚至影响了她本人的事业。
乔冠华死后,章含之孀居25年,一直怀念着这个仅仅相处了10年的丈夫。
那么,章含之为何会做出这样超乎意料的决定?
从她的生平,我们可以窥见一丝端倪......
第一重人生: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无数人迷失在了繁华的大上海,也滋生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孽缘。
章含之的父母,也在其中演绎了一场爱恨情仇。
她的父母地位天差地别,一个是貌美聪慧的贫家少女,一个是游戏人间的富家少爷。
两人并没有如同话本中的主人公一样冲破世俗的藩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他们的结合,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而这悲剧的结晶,就是章含之。
章含之出生时,母亲正在同父亲打官司。
而章士钊作为女方的代理律师,见证了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
当时,章含之的母亲要求父亲抚养孩子,否则就要将孩子送给下等人家。
而她的父亲也不想要这个“拖油瓶”,只想花钱了事。
幸运的是,最终官司结果与章含之无太大干系。
因为章士钊收养了这个被命运嘲弄的小女孩。
父嫌母弃的章含之成了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从此命运被彻底改变。
章士钊家有三子,夫妻俩一直想要一个女儿。
自从收养了章含之后,章士钊便将她当作掌上明珠,给予了她无微不至地照顾。
等女儿稍大后,他又悉心栽培。
因此,长大后的章含之,俨然是一名出身高贵的名媛淑女。
她聪明伶俐,博学多才,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章士钊对章含之的翻译事业影响颇深。
正是在他的建议下,章含之才走上了这条道路。
1953年,章含之参加高考。
彼时,她正苦恼该选择什么专业。
事实上,水利专业是她心之所向。
但当时学校反复劝她报考外语。
在犹豫不决之际,父亲提点她:“我看你工科不一定合适,学外语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就这样,章含之报考了外语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
章含之天资聪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
但是她与父亲的矛盾,也在成长过程中凸显了出来。
章含之在某次访谈中提到,那时最让她难受的是语文课。
因为当时课本中有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
其中不乏鲁迅先生对父亲章士钊的批判,称父亲为“旧时代的守墓人”、“开历史的倒车”。
再加上,她的身份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
因此,每当学到这些课文,同学们都会偷偷看她,窃窃私语。
章含之的心情矛盾又纠结。
或许是那个时候性格比较叛逆,她曾一度想要与父亲划清界限。
后来回忆年轻时代的事情,章含之总是笑着说,多亏了父亲大度宽容,从来没有责怪过她,才没有酿成大错。
章含之虽是养女,章士钊却对她十分看重,比起几个哥哥也不遑多让。
1963年的12月,章士钊带女儿出席了毛主席的生日宴会。
也正是由于这个契机,章含之成为毛主席的英语老师,为她今后的人生开启了新的方向。
第二重人生:国家主席的老师1964年,章含之开始教主席英语,每周一个多小时,一直持续了大半年。
在授课之余,毛主席也会与章含之聊些别的事情。
有一次,二人聊起了关于英文教材的课程题材。
主席问章含之,应该以什么题材为主。
闻言,章含之坦然地回答:“要以文学题材为主。”
这时,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他认为应该以政治题材为主。
令人意外的是,章含之并没有服软,反而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数条佐证论据。
二人争辩了一会儿,虽然没有得出定论,但毛主席对她坚韧的品性很是赞赏。
正是这样的相处时光,让主席对这个小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时时关注。
不久,毛主席亲派章含之到军队农场锻炼,说要让她“经风雨、成大才”。
可谓用心良苦。
1971年,章含之进入外交部任英语翻译。
在外交部,章含之不负所望,屡次在各种重要场合担任翻译。
她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很快就被提升为副司长。
因为外交工作的特殊性,章含之与毛主席的见面更加频繁。
二人偶尔也还像以前教英语课那样闲话家常。
有一次,主席突然在闲谈中对章含之发火,斥责她“没有出息”。
原来,章含之与丈夫洪君彦的婚姻早就破裂了。
但在当时,离婚不是一件小事。
章含之的丈夫又是鼎鼎有名的北大教授。
为了维护家庭和名誉,她一直隐忍着没有提出离婚。
没想到,这件事情传入了主席的耳中。
被主席说破隐秘的心事,章含之又是诧异又是难过。
毛主席接着劝她,“我说你没出息是因为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你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怕别人知道?”
在主席的劝说下,章含之幡然醒悟,下定了决心。
不久,她就和洪君彦离了婚,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中彻底解脱。
后来,章含之在外交部的工作干得越来越好。
领导都意培养她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女大使。
谁料,任命已经下发,章含之却拒绝了外派任务。
而她做出这一决定,正是为了第二位丈夫乔冠华。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章含之为了男人放弃了大好前途实在令人惋惜。
乔冠华
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章含之是心甘情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只因为她认定乔冠华是她一生的幸福。
事实上,她与乔冠华的恋情,并不是美好的一见钟情。
他们的感情历经了大风大浪的考验,才终于修成正果。
第三重人生: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章含之调入外交部时,乔冠华正是外交部长。
他们相恋时,一个38岁,一个却已经是花甲之年。
巨大的年龄差异和职级区别,成为两人结合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一开始,章含之与乔冠华还有过几次囹圄,相处并不愉快。
彼时,乔冠华身为外交部长,压力很大,又因为几年前才丧偶,心情抑郁,脾气难免有些暴躁。
他们的感情升温,是在1972年11月,出访美国的行程中。
当时一行人正在美国。
中央却突然打越洋电话过来,点名要章含之回北京。
得知这一消息,章含之立刻买了8号的飞机票。
谁料,起飞前纽约下起了暴雨。
乔冠华执拗地不让他们去机场,说天气太差,怕出事故。
到了晚上,乔冠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致电机场,询问航班情况,反复叮嘱不安全千万不要起飞。
乔冠华此举,全为了章含之。
他对章含之的关心全都写在了脸上,随行人员也明白了他们之间的情愫。
前文提到,章含之拒绝了出任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的事情,正是在这不久之后发生的。
后来又几经波折,两个人终于想开了,排除了一切困难结了婚。
乔冠华也随章含之搬到了史家胡同住。
这一住,就是十年,直到乔冠华去世。
褪去重重标签,只做自己的章含之章含之少年得志,在学业事业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她考上北外后,本硕连读,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后来更是成为毛主席的英语老师。
在外交部任职时,章含之也十分“拼命”。
当年,章含之多次陪同毛主席会见外宾,担任翻译。
她后来回忆说,有关毛主席会见的一切资料都是要当日记录的,绝不过夜。
有时,来宾访问是在晚上。
会见后,她也需要同工作人员一起连夜把记录整理出来。
熬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饭。
还有一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当时,章含之担任总统夫人的翻译。
但是在答谢宴上,尼克松要求与夫人互换翻译。
原因是他的翻译个头太高,不如和女翻译站在一起看起来和谐。
周总理答应了这个要求,临时调配翻译。
章含之临危受命,担任尼克松的翻译,在宴会上表现出色,顺利完成了工作。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实战的磨练中,章含之在外交部逐渐站稳了脚跟,职级也一步步往上升。
令人惋惜的是,她职场得意,情场失意。
不过,虽然与洪君彦的婚姻是一地狼藉,但这段婚姻也给了她一个优秀的女儿——洪晃。
在教育女儿方面,章含之言传身教,给了她格外多的关怀和爱护。
即使洪晃并没有同她一样成为名媛。
但这个女儿也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名利双收,活得自我又自在,令章含之颇感欣慰。
或许是因为幼年时的经历,章含之的内心其实并不如表面那么坚强。
她一直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可以包容爱护她的一切。
而乔冠华正是给了她足够安全感的那个人。
其实,章含之真正与乔冠华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十年。
但这十年却足够让她带着思念走过接下来的二十五年。
自乔冠华去世后,她一直孀居未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章含之开始写作《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这本巨著花了她整整十八年的时间,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在书中,她把自己的人生悲剧与整个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真实地还原了那个年代社会各界的面貌.
其一经出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章含之所做的工作还远不止这些。
她先后为养父和丈夫出版了《章士钊全集》、《乔冠华文集》。
前者共10卷近500万字,其中所花费的精力难以想象。
到了晚年,章含之终于有时间能回看自己。
她曾笑称,自己这一辈子尽是活在别人的光环下,回忆别人的精彩人生,最后,她也要写一写自己。
章含之原本打算为自己写一本英文版回忆录。
可惜书未成稿,她便因病去世了。
2008年1月,章含之因为肺部并发症于朝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3岁。
她的灵堂搭建在史家胡同51号,这个她住了大半辈子的家中,了却了病中想归家的愿望。
后记在去世后,女儿洪晃从贴身照顾的护士处得知了母亲的遗愿:不要把她和乔冠华葬在一起,把她葬在父亲旁边。
对于这个决定,外人或许颇为疑惑,身为女儿的洪晃却很能理解母亲。
章含之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
在往生后,她只想得到安宁,而父亲身边就是最让人安心的地方。
洪晃尊重母亲的愿望,将母亲葬在祖父墓旁,一同下葬的,还有乔冠华的一缕头发。
参考文章
章含之往事谈片_罗银胜
“末代名媛”章含之 - 中国知网
风雨情深:外交伴侣乔冠华与章含之 - 中国知网
章含之:至爱华章,一生含之 - 中国知网
,